
尚书郎是什么官?
展开全部
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
尚书郎之职,实源于三署郎。秦代政务比较简单,四尚书可以处理政务。汉代以来,政务增多,四尚书不足以应付政务,于是选三署郎官中有文学者入尚书台,东汉时,亦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帮助尚书处理文书事务,被选者便称尚书郎。
所以如此称呼,是因被选之人供职于尚书而又选自郎官。尚书郎之设,亦沿三署郎之旧,有郎中、侍郎之分,秦汉至南北朝的所谓尚书郎,只有郎中、侍郎两种,并无员外郎。初入尚书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下,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事务,通称为尚书郎。
扩展资料:
侍郎在西汉时曾是郎官之一,是皇帝外出时的随从,不是正式官职。东汉尚书权力变大时,侍郎成为尚书下属。当时每曹设6名侍郎,六曹共36人。
魏晋以后尚书曹数增多,一尚书辖数曹,郎官遂成一曹头目。《汉官仪》卷上:“尚书郎初上诣台,称守尚书郎,满岁称尚书郎中,三年称侍郎。
尚书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单于营部,一人主羌夷,一人主天下户口、土田垦作,一人主钱帛、贡献。尚书郎奏事明光殿。”侍郎随尚书一起成为朝廷正式要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各司司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