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孩子磨蹭、拖拉的毛病?
2021-05-28
孩子的磨蹭,常常是家长造成的。
错误1: 家长代劳
有些家长本身就是急脾气,但孩子偏偏是慢性子。于是在孩子还在小心翼翼地探索“应该怎么办”时,家长就看不下去,直接上手代劳了!
错误2:家长不断催促
适度为孩子增加紧迫感是正确的,因为孩子在六岁以前,孩子缺乏对时间的认知是很正常的,需要家长不断引导和提醒。
错误3:家长不愿让孩子接受拖沓的后果
有些家长,她在面对“孩子很磨蹭”这个既定事实时,做出了“催促孩子”、“为孩子代劳”这种选择,而不愿让孩子自然地完成这些事情,最后迟到。于是,孩子从没直接得到迟到的教训,也从没感觉到拖沓会带来什么后果。这就会让孩子觉得——拖拉磨蹭也没关系,反正我妈会管我!
错误4: 家长课后作业加码
晚上写作业磨蹭的情况,很恰当地诠释了一个俗语:磨洋工。因为在完成学校的作业后,许多孩子还要完成妈妈从教辅上找来的练习题。
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的毛病呢?
1.分条列项,大事化小。
2.把事情变成游戏或竞赛。
3.限定时间,做不完也要停止。
4.跟孩子约定确切的时间,如“这个动画你可以再看十分钟”等。
5.用一些小游戏来培养孩子的时间感,如读秒游戏等。
6.切忌给孩子贴标签,如“这孩子就是磨蹭”。不要打骂孩子。
7.尽量创造让孩子专注的环境,不要在孩子专心做事时不断打扰。
8.无论如何不要代劳,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识。
总之,如果您家有个“小磨蹭”,请首先让孩子明白这些事都是自己的事,做得好不好、快不快,都需要自己承担后果。相信孩子如果能想明白这些,无论是洗脸,还是写作业,都可以做得又快又好了。
明明可以有效率完成的事情,偏偏总是拖着不办。实在是令我们很苦恼,担心如果不管不问,拖延症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后面我在给儿子报名心和的青少年课程时有向老师反映过这个问题,心和的老师给我分析,对于改变拖延症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孩子一个稳定的节奏,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并且自主完成。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比如规定孩子几分钟之内要做完什么事。其次家长要锻炼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帮孩子制定一个放学后的时间安排表。
最后,家长需要给孩子自主和空间,鼓励孩子独立做事,选择自己的选择,做出自己的决定。
正视孩子的拖延,关注孩子的拖延,才能让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更加顺畅。
根据老师的这些建议做了一段时间,现在我的小孩的状态是有改善了好多,希望对你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