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姐姐》给人的观感这么不好?对此你怎么看?
因为这不是每个“姐姐”想要的结局!如果你站在姐姐的视角,站在女人的立场,你会发现姐姐的愤怒有理有据!父母生了弟弟和姐姐断的挺干净,姐姐自己挣学费生活费,根本就是已经独立了,这个泥潭一样原生家庭,她本来已经快要挣扎着出去了!出了事就人情世故、藕断丝连了,要求给弟弟关爱了,弟弟是无辜的了,那他是从姐姐的肚子里出来的吗?不是,在弟弟出生这件事上,姐姐也是无辜的!
姐姐也是人,谁给过姐姐关爱呢?姐姐也是人,谁给过姐姐关爱呢?弟弟是个孩子很苦,那姐姐呢,她吃的苦呢?她在弟弟没出生之前就已经在准备当一个姐姐了,她一直在哭,哭了很多年,她父母看到了吗?
如果性别换一换,换成哥哥带弟弟会怎么样?可是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是哥哥,在影片计划生育如此严格的年代,那就根本不会有弟弟,这逻辑现实到令人毛骨悚然!而且,并不是说把弟弟扔了才算新时代独立女性!
按照影片的逻辑,目前的安然其实是没有能力照顾一个尚且年幼的弟弟,把弟弟托付给寄宿家庭不是抛弃弟弟,是让两个人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有什么问题吗?再说放到现实里,没有哪个寄宿家庭会和一个毫无威胁的姐姐签订什么狗屁协议,这仅仅是编剧增加的一个多余的矛盾来突出最后姐姐选择的困难程度。所以最好的结局就是各自有各自的好生活,而姐姐也不可能完全抛弃弟弟,弟弟在寄养家庭得到好照顾,姐姐偶尔跟弟弟通个电话,知道对方安好,互不打扰,这才是最好的结局!而影片一味的突出为了养弟弟而养弟弟,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的浮空电影,所以这部电影就是荒诞的,宛如一场闹剧!主创团队想表现现实中的挣扎,但姐姐还是过于弱化了重男轻女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也过于美化了亲情能和解一切伤害的能力,正是这种美化直接导致了人物形象的崩坏!
开放结局也好,电影渲染的姐姐和弟弟间的亲情也好,都让人感动不起来,只会为类似的受压迫的女性感到深层悲伤和绝望!给不出解决方案,说到底还是在逃避现实,甚至可能给更多的女性一种错误的期待!姐姐作为“无情不孝冷血孤僻”的异类,最后在亲情的教化社会的绑架下,终于成了一个“温柔善良充满母性”的傀儡,梦想和爱情全部祭天,如何不让人窒息?一个小时候差点被淹死想尽办法要“逃”的女孩真的渴望亲情吗?她应该不渴望,但是编剧和导演觉得她渴望!
我看过一个说法,《姐姐》抄袭天涯论坛人家发布的真人真事,现实中姐姐把弟弟送人了,自己拿着卖房子的钱去北京生活了!说真的还不如按照本来的故事拍,本来的故事冷漠悲凉但是就是现实,但这样的现实才是这样的“姐姐”会做出的选择,这样现实的姐姐人物逻辑才是正确自恰的!
现在电影里的姐姐重蹈姑姑的路,变成了下一个为弟弟牺牲的羔羊现在电影里的姐姐重蹈姑姑的路,变成了下一个为弟弟牺牲的羔羊!她本来已经可以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了 现在她为了“爱”回来了 这个家对于姐姐来说是个囚笼,锁住她的是一条名为亲情,名为血缘的铁链!所以这个这种的电影不能引起感动是正常的,牺牲姐姐的命运去换来弟弟的快乐,真的能让人共情吗?
能共情,是血淋淋的共情,是悲哀,是痛苦,是屏幕上那个无力的女孩,也是现实中那个无助的自己,所以看完难受又悲愤!也许可以和原生家庭和解,也许可以不恨,但绝对不是这样和解,这样不恨!好的电影应该告诉人们尽力去挣脱枷锁,而不是努力告诉大家,这个枷锁你也可以选择不挣脱,这是你的自由。
还有,请不要一边说我可不要娶伏地魔,一边怪你这个当姐姐的居然不帮助你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