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为什么拔火罐会起水泡呢?以下就是我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拔火罐起水泡的原因
1、患者体内风寒湿湿毒较盛,以湿气最为突出。起泡也是一种邪气外出的表现。有时会在罐壁上出现小水滴,也是湿邪的表现。
2、留罐时间有点长。这一点因人而异,也是和体质有关系的。有人留罐20-30分钟也不会有起泡的现象。也有人5-10分钟就会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时间需要短一些,等对患者情况了解了,就可以适当放宽时间。
3、罐子温度较高,这一点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时做闪罐,如果造成罐体温度过高,这时留罐的话,会增加起泡的可能。
4、 部位的差异,同一个人拔罐,有的部位没问题,有的部位起泡。总的规律是背部、两胁、臀部容易起泡。
5、拔罐过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水泡的大小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体内痰饮水湿的情况。水泡比较明显,数量较多,色白,周围皮肤温度不高则为寒湿证;水泡不太明显,数量较少,色微黄,或者浑浊,周围皮肤温度较高则为湿热证。
拔火罐起水泡怎么办 ?
1、食盐1份,凉开水2份。将盐放入水中,搅匀后将纱布浸入,然后敷于烧伤烫伤处,随时更换。
2、生大黄适量。将大黄研成细粉,加麻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纱布包好,每日换药1次。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5、拔火罐的时间和间隔,一点要好好把握,有的人因为享受这个过程,就经常拔火罐,结果把自己的皮肤搞的很糟糕,引起感染,而且造成皮肤重度瘀青。
6、餐后1小时内不宜拔火罐,并且在拔罐过程中需要询问患者是否痛、烫或过紧,拔罐以局部皮肤呈红紫色为度,留罐期间注意保暖。
7、对于某些带有炎症或者本身患有基本疾病、结核病、骨质破坏、严重冠心病及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拔火罐不但无助,甚至会造成更强的破坏性后果。
8、拔火罐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切忌不要洗澡,不要着凉,否则无病也会引起疾病,更有甚者加重病情。
拔火罐罐印意义
1、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身体内有火,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罐印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如取穴不准时 也会拔无罐迹。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8、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
9、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
10、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拔火罐的原因相关 文章 :
1. 拔罐后痛是什么原因
2. 拔火罐有水是什么原因
3. 拔罐黑紫色是什么原因
4. 拔罐后皮肤发痒是什么原因
5. 拔罐起泡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