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历史人物之韩信——命中注定的悲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作为武将,会有这么三种死法:老(病)死家中;战死沙场;功高被杀。第一种,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一生功成名就,最后即使是病死也算善终;第二种,虽说悲壮,但也不失军人本色,作为一名将军,能在战场的搏杀中死去,也算死得其所;第三种,则一定是悲剧。往往出现在当世名将身上,能打基本上保证了他不会在战场上被对手干掉,而不懂政治则注定了其结局的悲剧性。韩信,是其中的代表。
拒不出兵,刘邦闯营夺兵权 对峙鸿沟,韩信派使逼封王
韩信领兵出陈仓小道,奇袭章邯,打开了他为刘邦逐鹿中原的序章。在天才般的统率之下,他这一路确实显得顺风顺水,可刘邦那边却并不顺利。即使在张良、陈平两个人智计百出的辅佐之下,面对项羽,刘邦还是一败再败。在荥阳,刘邦和项羽相持,显然处于下风。他向各处求援,结果韩信按兵不动。不知道韩信是怎么想的,难道是认为刘邦还能多顶一会儿?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刘邦很生气。这在刘邦的心中种下了第一颗不安的种子——韩信不听话了。荥阳战败,刘邦丢盔卸甲,手下损失殆尽,可没想到他竟然敢带着夏侯婴直接冲进韩信军营,然后把韩信的虎符夺了。我脑补了很多当时的画面,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应该比较滑稽,但如果站在韩信的角度来看,这是相当严重的事情。将军的虎符被汉王直接“缴”了,说明汉王对自己已经不那么信任了。当然,刘邦批评了韩信,理由却是因为韩信治军不严。随后,刘邦把韩信手中的大部分精锐给带走了。
军事上的事情放在一边,但从政治上,这对韩信就是一次警告。不过,我们这位大将军似乎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刘邦从韩信处得到了一批人马,萧何从汉中老家又输送过来一批生力军,汉军回复了声威。然而,面对另一个同样不世出的神人项羽,刘邦还是讨不到什么便宜。即使项羽在政治上接连犯错,甚至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赶走了范增,但是在军事上,刘邦还是打不过项羽。于是,楚汉两军在鸿沟对峙,谁也没有办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此时韩信这边却仍旧高歌猛进,威服北方的燕国之后,又不顾齐国已经同意和刘邦结盟的事实,出奇兵横扫齐国。楚军大将龙且被杀,这本来是利汉不利楚的。可我们可怜的刘邦在鸿沟跟项羽苦苦支撑,眼巴巴等着韩信出兵增援,打破僵局。没想到,等到的却是给韩信传话,要求封“假齐王”(代理齐王)的使者。刘邦得知,跳脚大骂。虽然被张良、陈平强行拉住,改了口风,但韩信这一出在刘邦看来无异于是趁火打劫。两人矛盾加深。
纵横本色,蒯通游说韩信 念及旧情,齐王不肯背汉
按理说,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韩信的功劳和能力是足以做这个齐王的,但在主子危机的时候提出要求,实在显得不够厚道。但如果换一个角度,那就完全不同了。蒯通看出来了,也是这么做的。刘邦把齐王印给韩信送去了,韩信是心满意足了,但是蒯通的想法跟他并不相同。作为纵横家,他想的一定是凭借自己的智谋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那么现在韩信就是一个绝好的载体。于是,蒯通来找韩信。为了说服韩信,蒯通还是花了心思的,他先引用了相术(那时候的人都信这个),说从背面看韩信“贵不可言”,其实就是暗示韩信反汉王。而且还拿文种、范蠡和勾践举例子,警告韩信此后会有大灾。利害陈述完毕,接着分析了当时的情势,提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理念。整套理论可以说是严丝合缝,毫无破绽,而且可行性极高。我们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固然,蒯通有为自己谋利的私心在,但是,他说的理论和观点不可谓不准确。当时天下,项羽军十万左右,刘邦军二十万左右,而韩信则拥兵三十万(他的老班底被刘邦抢过一回,后面又拉起来的都是自己招募和收降的,对他的忠诚度没有问题)。那么,从战斗力来看,项羽虽强,但兵寡粮少;而刘邦的统兵能力跟韩信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如果韩信真的听信蒯通之策,想必中国的历史将要发生变化了。
然而,历史是不容假设的,韩信最终没有听从蒯通的计策。理由很简单,他要报刘邦的知遇之恩。蒯通无奈,不辞而别。
危机初现,齐王变楚王 昏招迭出,私藏钟离眛
鸿沟对峙,将士苦不堪言,刘邦和项羽都无力打破僵局,于是和谈。和谈成功了,项羽是老实撤兵了,而刘邦却在张良和陈平的强烈怂恿之下,瞬间撕毁合约,追击项羽。项羽大怒,翻身回来跟刘邦厮杀。刘邦又被打退。这个时候,陈平给刘邦出计让刘邦许诺各个诸侯的封赏,这样,韩信、彭越才陆续率兵参战(韩信又一次不管刘邦死活)。后面就是楚汉的大决战了。虽然项羽也是一个善于以少胜多的绝世将领,但这次他面对的对手是韩信。面对一个在统兵能力丝毫不弱于自己的人,而兵力还远超自己,项羽即使再勇猛过人,也没有胜算。垓下一战,项王自刎,楚汉争霸落下帷幕。刘邦根本就没有迟疑,又一次重演上一次的戏码,冲进韩信军营,直接将韩信兵符收入囊中,并将韩信封为楚王。很显然,赵国刚刚成为韩信的立足之地,刘邦跑过来给韩信踢到齐国;这回齐国刚刚成为根据地,韩信又被踢到楚国。
这是刘邦给韩信的第二个警告。当然,韩信这回是知道了,只是,他并没有像后来的张良那般韬光养晦,反而是怨气冲天。
没错,刘邦的整个江山一半是你韩信帮着打下来的,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至少表面上结束了),作为一个功高震主的将领,既然当初你决定不反,那这个时候就应该懂得收敛。不过韩信却在楚国很不老实地做了一些小动作。先是窝藏了逃犯钟离眛。因为当年钟离眛在项羽手下追杀过刘邦,所以刘邦对钟离眛很之入骨。那你韩信窝藏一个皇帝追杀的人是什么意思呢?然后,在得知刘邦对自己不放心之后,竟然在楚国阅兵。如果说你私藏国家逃犯,刘邦还能忍忍,但这向皇帝亮拳头的行为,换作哪一个皇帝能受得了!好了,刘邦采纳陈平计策,以行猎为名,要求韩信出迎。结果,韩信又怂了。他因为害怕而将钟离眛给杀了,并把人头献给了刘邦。钟离眛是你的朋友,要么当初你不要收留人家。他想的是,只要我献上钟离眛的人头,就能和皇帝和解。这太天真了!不出所料,到了刘邦的营帐,韩信就被抓起来了。而“卖友”的名头算是洗刷不掉了。
外联陈豨,韩信准备造反 问计萧何,吕后擒杀功臣
实际上刘邦不需要找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先把你抓起来,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看你怎么造反。于是楚王变成了淮阴侯。刘邦已经下手了,不知道韩信作何感想。不管他怎么想,苦闷之情是大肆流露。而他后面的表现,我是看不出来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拜会樊哙时,樊哙是毕恭毕敬,而韩信却表现出极度的蔑视,以跟樊哙为伍感到可耻;而在刘邦问出了那个“将兵”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是:陛下统兵十万足矣,而自己则是多多益善。就从这两点,不难看出,我们的淮阴侯不是情商不高,而是智商太低。
后来韩信竟然找陈豨作为外援,准备造反。我实在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当初在最具有条件的时候,都没有造反。陈豨是起兵了,但是韩信的计策同时也败露了。事实证明陈豨并非可靠之人,被樊哙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韩信造反的念头,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手上没有多少兵,但是他出神入化的统兵能力还是太具有威慑力了。即使是在长安,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搞定当今天下第一统帅。而此时刘邦因为外出剿灭陈豨,不在长安。吕后害怕韩信造反攻入城中杀死自己和儿子刘盈,所以选择先下手为强。强取是毫无把握的,只能智擒。于是吕后问计萧何、陈平。两人出计:吕后以皇后的身份在宫中摆酒庆贺刘邦平叛成功,要求所有高官全数参加,不得违抗命令。然后,再由萧何亲自去请韩信赴宴。吕后摆酒庆贺当然是假的,只不过是让韩信进宫的借口。很显然,下决心的吕后是不会接受韩信因病推脱的。接下来让萧何去亲自请韩信来,也可以消除韩信的一些防备心理。就这样,韩信被萧何骗入宫中。吕后没有啰嗦,直接将韩信逮捕。最后,韩信很惨,被诛三族!
结尾
韩信的悲剧结果是必然的。
如果说,韩信开始就想跟天下诸侯逐鹿中原,那么当蒯通游说他的时候,绝不会出现优柔寡断的情况,最后竟会因为报答汉王的知遇之恩而放弃另起炉灶。在大争之世,这也是妇人之仁,可笑韩信还笑话项羽。实际上,韩信的理想可能仅仅是就封个侯(当初跟漂母对话的时候说过,自己封侯后会报答漂母的恩情),他不敢想自己再往前走会是什么样子。按理说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你有能力,即使不表露,别人都会怀疑你。更何况,韩信数次让刘邦不舒服。
那反过来,如果韩信从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脱离刘邦,那被刘邦辖制将会成为一个永远都不会改变的状态。既然如此,韩信那么多次让刘邦感觉如鲠在喉就是政治智力低下的表现。有哪个正常人会如此让自己的老板不爽呢?韩信就一次一次让自己的老板不舒服。实际上,这是韩信性格上的硬伤。从后来鄙夷樊哙,轻视刘邦的带兵能力可见一斑。
这可好,一个在能力上足够威胁老大的小弟,自己既不出去单干,在老大手下又总不听招呼,换作谁当老大,都不会留着这样的小弟。韩信的命运悲剧就是如此注定的。想想最后被诛三族,当初反汉王爷不过如此,他确实是“悔不听蒯通之言”。
一代名将陨落了,不过韩信的一生是光辉的,这毋庸置疑。在军事上,他拥有别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历史人物总是复杂的,这也才构造了绚烂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历史人物也都不完美,那些闪耀如流星一般的历史名人在天空中划过,留下精彩的故事给我们后人回忆,仅此一点,我也倍感满足。
拒不出兵,刘邦闯营夺兵权 对峙鸿沟,韩信派使逼封王
韩信领兵出陈仓小道,奇袭章邯,打开了他为刘邦逐鹿中原的序章。在天才般的统率之下,他这一路确实显得顺风顺水,可刘邦那边却并不顺利。即使在张良、陈平两个人智计百出的辅佐之下,面对项羽,刘邦还是一败再败。在荥阳,刘邦和项羽相持,显然处于下风。他向各处求援,结果韩信按兵不动。不知道韩信是怎么想的,难道是认为刘邦还能多顶一会儿?不管他是怎么想的,刘邦很生气。这在刘邦的心中种下了第一颗不安的种子——韩信不听话了。荥阳战败,刘邦丢盔卸甲,手下损失殆尽,可没想到他竟然敢带着夏侯婴直接冲进韩信军营,然后把韩信的虎符夺了。我脑补了很多当时的画面,如果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应该比较滑稽,但如果站在韩信的角度来看,这是相当严重的事情。将军的虎符被汉王直接“缴”了,说明汉王对自己已经不那么信任了。当然,刘邦批评了韩信,理由却是因为韩信治军不严。随后,刘邦把韩信手中的大部分精锐给带走了。
军事上的事情放在一边,但从政治上,这对韩信就是一次警告。不过,我们这位大将军似乎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刘邦从韩信处得到了一批人马,萧何从汉中老家又输送过来一批生力军,汉军回复了声威。然而,面对另一个同样不世出的神人项羽,刘邦还是讨不到什么便宜。即使项羽在政治上接连犯错,甚至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赶走了范增,但是在军事上,刘邦还是打不过项羽。于是,楚汉两军在鸿沟对峙,谁也没有办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此时韩信这边却仍旧高歌猛进,威服北方的燕国之后,又不顾齐国已经同意和刘邦结盟的事实,出奇兵横扫齐国。楚军大将龙且被杀,这本来是利汉不利楚的。可我们可怜的刘邦在鸿沟跟项羽苦苦支撑,眼巴巴等着韩信出兵增援,打破僵局。没想到,等到的却是给韩信传话,要求封“假齐王”(代理齐王)的使者。刘邦得知,跳脚大骂。虽然被张良、陈平强行拉住,改了口风,但韩信这一出在刘邦看来无异于是趁火打劫。两人矛盾加深。
纵横本色,蒯通游说韩信 念及旧情,齐王不肯背汉
按理说,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韩信的功劳和能力是足以做这个齐王的,但在主子危机的时候提出要求,实在显得不够厚道。但如果换一个角度,那就完全不同了。蒯通看出来了,也是这么做的。刘邦把齐王印给韩信送去了,韩信是心满意足了,但是蒯通的想法跟他并不相同。作为纵横家,他想的一定是凭借自己的智谋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那么现在韩信就是一个绝好的载体。于是,蒯通来找韩信。为了说服韩信,蒯通还是花了心思的,他先引用了相术(那时候的人都信这个),说从背面看韩信“贵不可言”,其实就是暗示韩信反汉王。而且还拿文种、范蠡和勾践举例子,警告韩信此后会有大灾。利害陈述完毕,接着分析了当时的情势,提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理念。整套理论可以说是严丝合缝,毫无破绽,而且可行性极高。我们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固然,蒯通有为自己谋利的私心在,但是,他说的理论和观点不可谓不准确。当时天下,项羽军十万左右,刘邦军二十万左右,而韩信则拥兵三十万(他的老班底被刘邦抢过一回,后面又拉起来的都是自己招募和收降的,对他的忠诚度没有问题)。那么,从战斗力来看,项羽虽强,但兵寡粮少;而刘邦的统兵能力跟韩信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如果韩信真的听信蒯通之策,想必中国的历史将要发生变化了。
然而,历史是不容假设的,韩信最终没有听从蒯通的计策。理由很简单,他要报刘邦的知遇之恩。蒯通无奈,不辞而别。
危机初现,齐王变楚王 昏招迭出,私藏钟离眛
鸿沟对峙,将士苦不堪言,刘邦和项羽都无力打破僵局,于是和谈。和谈成功了,项羽是老实撤兵了,而刘邦却在张良和陈平的强烈怂恿之下,瞬间撕毁合约,追击项羽。项羽大怒,翻身回来跟刘邦厮杀。刘邦又被打退。这个时候,陈平给刘邦出计让刘邦许诺各个诸侯的封赏,这样,韩信、彭越才陆续率兵参战(韩信又一次不管刘邦死活)。后面就是楚汉的大决战了。虽然项羽也是一个善于以少胜多的绝世将领,但这次他面对的对手是韩信。面对一个在统兵能力丝毫不弱于自己的人,而兵力还远超自己,项羽即使再勇猛过人,也没有胜算。垓下一战,项王自刎,楚汉争霸落下帷幕。刘邦根本就没有迟疑,又一次重演上一次的戏码,冲进韩信军营,直接将韩信兵符收入囊中,并将韩信封为楚王。很显然,赵国刚刚成为韩信的立足之地,刘邦跑过来给韩信踢到齐国;这回齐国刚刚成为根据地,韩信又被踢到楚国。
这是刘邦给韩信的第二个警告。当然,韩信这回是知道了,只是,他并没有像后来的张良那般韬光养晦,反而是怨气冲天。
没错,刘邦的整个江山一半是你韩信帮着打下来的,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至少表面上结束了),作为一个功高震主的将领,既然当初你决定不反,那这个时候就应该懂得收敛。不过韩信却在楚国很不老实地做了一些小动作。先是窝藏了逃犯钟离眛。因为当年钟离眛在项羽手下追杀过刘邦,所以刘邦对钟离眛很之入骨。那你韩信窝藏一个皇帝追杀的人是什么意思呢?然后,在得知刘邦对自己不放心之后,竟然在楚国阅兵。如果说你私藏国家逃犯,刘邦还能忍忍,但这向皇帝亮拳头的行为,换作哪一个皇帝能受得了!好了,刘邦采纳陈平计策,以行猎为名,要求韩信出迎。结果,韩信又怂了。他因为害怕而将钟离眛给杀了,并把人头献给了刘邦。钟离眛是你的朋友,要么当初你不要收留人家。他想的是,只要我献上钟离眛的人头,就能和皇帝和解。这太天真了!不出所料,到了刘邦的营帐,韩信就被抓起来了。而“卖友”的名头算是洗刷不掉了。
外联陈豨,韩信准备造反 问计萧何,吕后擒杀功臣
实际上刘邦不需要找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先把你抓起来,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看你怎么造反。于是楚王变成了淮阴侯。刘邦已经下手了,不知道韩信作何感想。不管他怎么想,苦闷之情是大肆流露。而他后面的表现,我是看不出来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拜会樊哙时,樊哙是毕恭毕敬,而韩信却表现出极度的蔑视,以跟樊哙为伍感到可耻;而在刘邦问出了那个“将兵”的问题时,他的回答是:陛下统兵十万足矣,而自己则是多多益善。就从这两点,不难看出,我们的淮阴侯不是情商不高,而是智商太低。
后来韩信竟然找陈豨作为外援,准备造反。我实在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当初在最具有条件的时候,都没有造反。陈豨是起兵了,但是韩信的计策同时也败露了。事实证明陈豨并非可靠之人,被樊哙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韩信造反的念头,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手上没有多少兵,但是他出神入化的统兵能力还是太具有威慑力了。即使是在长安,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搞定当今天下第一统帅。而此时刘邦因为外出剿灭陈豨,不在长安。吕后害怕韩信造反攻入城中杀死自己和儿子刘盈,所以选择先下手为强。强取是毫无把握的,只能智擒。于是吕后问计萧何、陈平。两人出计:吕后以皇后的身份在宫中摆酒庆贺刘邦平叛成功,要求所有高官全数参加,不得违抗命令。然后,再由萧何亲自去请韩信赴宴。吕后摆酒庆贺当然是假的,只不过是让韩信进宫的借口。很显然,下决心的吕后是不会接受韩信因病推脱的。接下来让萧何去亲自请韩信来,也可以消除韩信的一些防备心理。就这样,韩信被萧何骗入宫中。吕后没有啰嗦,直接将韩信逮捕。最后,韩信很惨,被诛三族!
结尾
韩信的悲剧结果是必然的。
如果说,韩信开始就想跟天下诸侯逐鹿中原,那么当蒯通游说他的时候,绝不会出现优柔寡断的情况,最后竟会因为报答汉王的知遇之恩而放弃另起炉灶。在大争之世,这也是妇人之仁,可笑韩信还笑话项羽。实际上,韩信的理想可能仅仅是就封个侯(当初跟漂母对话的时候说过,自己封侯后会报答漂母的恩情),他不敢想自己再往前走会是什么样子。按理说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你有能力,即使不表露,别人都会怀疑你。更何况,韩信数次让刘邦不舒服。
那反过来,如果韩信从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脱离刘邦,那被刘邦辖制将会成为一个永远都不会改变的状态。既然如此,韩信那么多次让刘邦感觉如鲠在喉就是政治智力低下的表现。有哪个正常人会如此让自己的老板不爽呢?韩信就一次一次让自己的老板不舒服。实际上,这是韩信性格上的硬伤。从后来鄙夷樊哙,轻视刘邦的带兵能力可见一斑。
这可好,一个在能力上足够威胁老大的小弟,自己既不出去单干,在老大手下又总不听招呼,换作谁当老大,都不会留着这样的小弟。韩信的命运悲剧就是如此注定的。想想最后被诛三族,当初反汉王爷不过如此,他确实是“悔不听蒯通之言”。
一代名将陨落了,不过韩信的一生是光辉的,这毋庸置疑。在军事上,他拥有别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历史人物总是复杂的,这也才构造了绚烂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历史人物也都不完美,那些闪耀如流星一般的历史名人在天空中划过,留下精彩的故事给我们后人回忆,仅此一点,我也倍感满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