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孩子在学校与在家里的表现截然不同,父母应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三招——立规矩改气氛讲文明。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点赞,关注支持哦。家庭和学校有什么不同呢?无非就是氛围不同,学校有规章制度,能和更多温柔的老师相处罢了。但是其实家庭也可以通过改变家庭氛围,让孩子变得更加礼貌与知礼。该怎么做呢?
一.立规矩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在学校,在社会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要遵守,这些规章制度能够让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规范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家庭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只有立规矩,才能让孩子知道在家里也不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地方,知道可为和不可为。
比如吃饭自己吃啦,衣服自己穿啦……到了一定的岁数还可以规定做一些轻松的家务活啦,比如扫地,洗菜之类小朋友可以做到的。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相应的规矩会让他们更加明白事理,懂得付出,才不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不懂得感恩父母。
二.改氛围
改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正所谓“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早的启蒙教师。某种程度上,孩子就是父母的投射。所以父母想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到“律人律己”,所以父母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给孩子提供更多积极的情绪。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提升自我。
经典书籍《傅雷家书》,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夫妇对孩子的循循教诲,看到一对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包容,信中对孩子的解惑,对孩子迷茫时的指点。多少少年少女在读这本书时,被傅雷夫妇的舐犊情深所感动。我们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无法做到像傅雷夫妇高瞻远睹和通透了明。但是我们依然应该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氛围,做更加开明的父母,与孩子一同生长,不原地踏步。而改善氛围,就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让孩子体验到爱和温暖,也让孩子懂得规矩。
三.讲文明
中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在外讲究礼仪文明,对内更是要求父母做到“为子做则,是为礼”。孩子应该做到“百善孝为先”。对孩子和父母都做出了种种要求。而在现代,大家对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像古代那般严苛。但是,父母对于孩子仍被要求以身作则。孩子则被要求,尊重父母,孝敬父母。虽然形式可能不大一致,但是核心仍然一样。所以父母应该教导孩子讲文明,懂礼仪,做一个社会主义好宝宝。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个友好氛围的家庭,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一个有规矩原则的家庭,能够更好塑造孩子的世界观,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