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和虎有关的地方?
第一个,虎林
既然按照从北到南的顺序,黑龙江的虎林肯定得第一个说,这里地处边境,过了乌苏里江就是俄罗斯。这里最早是古肃慎的领地,肃慎的历史几乎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长,据说在尧舜年间就有了。虎林的历史遗迹大约也给史书上关于肃慎的记载提供了印证,确实比较丰富,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黑龙江还有一个著名带“虎”字的地名,就是因为样板戏而全国知名的威虎山。不过威虎山是先有的戏然后才定的名,最早就是一个无名高地。
第二个,老虎滩
这就是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了,位于大连,属于海滨公园,用花岗岩雕塑了一群老虎。而这里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里依山靠海,每当海水涨潮,靠海的山洞在海浪的拍打下会发出虎啸一样的声音。现在这里主要依靠海洋动植物资源和现代化游乐设施吸引游客,对于我这样喜欢人文景观的吸引力不大。去过一次,没太多的感觉。
第三个,杀虎口
这里位于山西右玉县,是雁门关一线长城的重要关隘。这里最早叫做杀胡口,因为当时这里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势力的交界位置,双方经常发生战争,所以有这个杀气腾腾的名字。后来大约是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杀胡口就变成了杀虎口,否则也进不了今天的名单。不过这里跟中国人一个重要的迁徙活动密切相关,当时很多走西口讨生活的人都要过这个杀虎口,投奔塞外未知的希望。
第四个,虎坊桥
这就是北京城里的一个地名了,最近几年因为郭德纲先生和他的德云社,虎坊桥也跟着名声大噪。因为它就在德云社最早的演出场所之一,湖广会馆附近。不过这个地名还能跟上一期说的正德皇帝斗老虎的事儿联系起来,这就是当时给皇上养老虎的地方,当时叫“虎房”,后来不养老虎了,当时确实有座桥,就用谐音叫虎坊桥,但是现在桥也没了,就是个十字路口了。
第五个,虎牢关
看过《三国演义》的对这个地名都不会陌生,著名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但是却让这个地名大名鼎鼎。这里现在归河南荥阳市管辖,因为《三国演义》,也开发成旅游景区。其实这个地名也跟帝王养老虎有关,最早是周朝著名的旅行家、马友(这个名称见鄙号“五千年的点滴”专题)周穆王养老虎的地方,所以叫虎牢关,老虎的牢房,很形象。
不过这里也见证了罗贯中先生的一处地理错误,《三国演义》里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故事里,关二爷温酒斩华雄是在汜水关,三英战吕布是在虎牢关,是两个地点。其实汜水关和虎牢关是一个地方,就是不同朝代的不同叫法而已。
第六个,虎丘
喜欢旅游的朋友对这儿都不会陌生,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被称为“吴中第一名胜”,本人去过两次,对这里印象非常好,可以说流连忘返。虎丘得名是因为春秋时候吴王夫差葬在这里,埋完他之后,有三只白虎趴他坟头上了,这里就被叫做虎丘。也有人说是因为这座山丘的形状像老虎,所以叫虎丘。
吴王夫差的墓位于虎丘的剑池,剑池的得名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两边峭壁夹着的水道确实像一把剑,也有说是吴王夫差把他最爱的两把宝剑随葬了,所以叫剑池。至于吴王夫差有没有让宝剑随葬,他的墓没有打开,谁也不知道。还有一个“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这是因为镌刻着颜真卿的题字,“虎丘”两个字是后人补写的,“剑池”两个字是颜鲁公的真迹。
另外虎丘山上标志性的景观是虎丘塔,有意思的是这塔也是斜的,就是没有比萨斜塔名气大。还有一处高僧讲经的遗迹,叫做“千人坐”,但是因为这个字写的样子,再加上现代人从左往右的阅读习惯,很多人念成“坐月子”,您看看……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二州总是被连在一起,杭州也有个著名景点虎跑泉,据说龙井茶必须用虎跑泉的水沏出来才香,这个我真无缘一试。
第七个,龙虎山
位于江西鹰潭的道教名山,张天师修道的场所,现在也是著名景区。《水浒传》一开篇“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当时太尉洪信受皇帝委派,到这里来见张天师,天师化身一个小牧童从他跟前走过,他也算是目不识人。然后被老虎和巨蛇连续吓唬之后,又放走了一百零八个魔君,从龙虎山跑出去的妖魔都跑到了山东梁山兴风作浪去了。
第八个,虎巷
这是福建厦门鼓浪屿上的一条小巷子,之所以得名“虎巷”,是因为这里当年真的跑进来过一只老虎。老虎跑进人类居住地,其下场 可想而知的悲惨,逃不脱被打死的命运。不过这条巷子也就被命名为“虎巷”,这里跟鼓浪屿上著名的景点日光岩仅有一墙之隔。
第九个,虎跳峡
位于云南香格里拉,是金沙江上一处极其狭窄,窄到老虎可以一纵身就跳过去,所以得名虎跳峡。这里水流湍急,是一处极其险要的所在,享誉世界的大峡谷,也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名列中国十大峡谷,很多冒险家到这里玩漂流。这里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三部分,最窄的是上虎跳,江心有一块巨石,传说那只跳过去的老虎就是从这里先跳到那块石头上,然后跳到对岸,所以那块石头又叫做虎跳石。
第十个,虎门
熟悉近代史的对这个地名肯定不陌生,林则徐在这里组织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虎门现在属于广东东莞市管辖,是珠三角的几何中心,交通要地,著名的景点有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讲述着一百八十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去年是虎年,老虎的元素很多,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虎的地名,中国大大小小的地名里带“虎”字的怕不有几百个,难免挂一漏万,所以今天只挑了些比较熟悉的和虎有关的地方来说一说。
一、虎丘
喜欢旅游的朋友对这儿都不会陌生,苏州著名的旅游景点,被称为“吴中第一名胜”,本人去过两次,对这里印象非常好,可以说流连忘返。虎丘得名是因为春秋时候吴王夫差葬在这里,埋完他之后,有三只白虎趴他坟头上了,这里就被叫做虎丘。也有人说是因为这座山丘的形状像老虎,所以叫虎丘。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山门内8号,在苏州古城西北3.5千米,海拔34.3米,景区面积72.8公顷,核心景区面积15.97公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虎丘又称海涌山,东晋司徒王珣与弟司空王珉于剑池两侧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寺,寺宇沿山而筑,“寺中藏山”为其一大特色。虎丘后山有“虎丘后山胜前山”之说,现存青石小桥、石牌坊、湖石假山。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二州总是被连在一起,杭州也有个著名景点虎跑泉,据说龙井茶必须用虎跑泉的水沏出来才香,这个我真无缘一试。
二、龙虎山
位于江西鹰潭的道教名山,张天师修道的场所,现在也是著名景区。《水浒传》一开篇“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当时太尉洪信受皇帝委派,到这里来见张天师,天师化身一个小牧童从他跟前走过,他也算是目不识人。然后被老虎和巨蛇连续吓唬之后,又放走了一百零八个魔君,从龙虎山跑出去的妖魔都跑到了山东梁山兴风作浪去了。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南宁市郊隆安县境内,距南宁市83公里,离德天跨国瀑布117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8.7%,是典型的亚热带岩溶雨林地貌。区内古木森森,巨藤缠绕,秀树参天,空气清新,有不少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主要景点有深山逗猴、溶洞奇观、石林盆景等。南宁至大新、靖西、凭祥、云南的公路贯通景区,交通十分方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综合自然保护区及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四大猴山”之一(四大猴山包含有海南的猴山(猴岛)、四川的峨眉山、广西的龙虎山、黑龙江的大兴安岭)。
三、杀虎口
杀虎口,也称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紧邻晋蒙两省交接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建于明朝,是明长城北部的关口之一。古称参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这里位于山西右玉县,是雁门关一线长城的重要关隘。这里最早叫做杀胡口,因为当时这里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势力的交界位置,双方经常发生战争,所以有这个杀气腾腾的名字。后来大约是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杀胡口就变成了杀虎口,否则也进不了今天的名单。不过这里跟中国人一个重要的迁徙活动密切相关,当时很多走西口讨生活的人都要过这个杀虎口,投奔塞外未知的希望。
四、虎跳峡
位于云南香格里拉,是金沙江上一处极其狭窄,窄到老虎可以一纵身就跳过去,所以得名虎跳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这里水流湍急,是一处极其险要的所在,享誉世界的大峡谷,也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名列中国十大峡谷,很多冒险家到这里玩漂流。这里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三部分,最窄的是上虎跳,江心有一块巨石,传说那只跳过去的老虎就是从这里先跳到那块石头上,然后跳到对岸,所以那块石头又叫做虎跳石。
五、虎牢关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是古京都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看过《三国演义》的对这个地名都不会陌生,著名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但是却让这个地名大名鼎鼎。这里现在归河南荥阳市管辖,因为《三国演义》,也开发成旅游景区。其实这个地名也跟帝王养老虎有关,最早是周朝著名的旅行家、马友(这个名称见鄙号“五千年的点滴”专题)周穆王养老虎的地方,所以叫虎牢关,老虎的牢房,很形象。
不过这里也见证了罗贯中先生的一处地理错误,《三国演义》里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故事里,关二爷温酒斩华雄是在汜水关,三英战吕布是在虎牢关,是两个地点。其实汜水关和虎牢关是一个地方,就是不同朝代的不同叫法而已。
六、虎门
虎门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截至2020年底,辖区面积178.5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虎门镇常住人口为838144人。
熟悉近代史的对这个地名肯定不陌生,林则徐在这里组织了著名的虎门销烟。虎门现在属于广东东莞市管辖,是珠三角的几何中心,交通要地,著名的景点有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讲述着一百八十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以上就是关于虎的几个地名了,每个地方都各有特色,如果有兴趣可以去走一走,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据唐陆广微《吴地记》记载:阖闾冢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
《越绝书》也记载说:阖庐冢在吴县昌门外,名曰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铜棺三重,澒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员之口三千,槃郢、鱼肠之剑在焉。卒十余万人治之,取土临湖。葬之三日,白虎居其上,故号曰虎丘。
这是今天苏州范围内有确切史志记载的最早的老虎。除了这次记载,虎丘是否还有老虎的记载了?
从《垂虹识小录》引用宋代人的记载里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垂虹识小录》:同里 宋周密《癸辛杂识》云:近岁平江虎丘有虎十余据之。同里叶氏墓舍在焉,其一大享堂,虎专为食息之地。
《垂虹识小录》是吴江的一种旧志,书中引用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明确记载在当时,虎丘有“十余”头老虎,也许是一个老虎的家族群,它们将同里叶氏在虎丘的墓舍及其大享堂占为“食息之地”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较之最早的一头白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虎丘曾经是名副其实的有虎之丘。
那么,除了虎丘因白虎而得名,苏州还有与虎有关的地名吗?答案是肯定的。
据《嘉靖吴邑志》记载:虎山,昔吴土于此山上筑宑养虎,因名山。
王鏊《正德姑苏志》亦云:武山,在东洞庭之东,本名虎山,相传吴王养虎于此。后避唐讳,改今名。
《崇祯吴县志》曰:东洞庭之东麓曰武山,周一十二里,本名虎山,吴王养虎于此,后避唐讳改今名。
三部明代志书都记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今天东山有一个武山,本名虎山,得名是因为某位吴王曾在那里养虎。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2500多年前的吴国,已经有圈养的老虎了。这也许可以刷新动物园养虎的历史纪录。
另外,《崇祯吴县志》还记载了光福也有一个虎山。
《崇祯吴县志》中说:邓尉山,在光福里锦峰山西南,去城七十里,汉有邓尉者隐此,故名。或作蔚,非也。北有龟山,光福塔在焉。前为钵盂山,山之西北为虎山,中通一溪,跨以虹梁曰虎山桥。桥之西南有上崦。
这个虎山是否与老虎有关?不得而知。
《嘉庆黎里志》有则有关老虎的记载,道出了黎里镇上浒泾弄的由来。
《嘉庆黎里志》上记载:康熙初,罗汉寺竹园中忽踞一虎,里人戒恐。有南栅胡大腹者,素有胆,只身往观,潜至竹林边,为虎所觉,陡起一爪,中大腹左腿,大腹负痛逃,腿遂废,故浒泾弄又名虎径云。
从上述记载看,黎里镇上的浒泾弄这个地名的来历确实与老虎有关,应该叫虎径弄更合适。故志书称“浒泾弄又名虎径”。
《民国吴县志》上还记载了几座“虎啸桥”:“虎啸桥,俗名火烧桥。”“赠大学士申乾墓,在娄门外虎啸桥。”“前中书舍人申绎芳墓,在娄门外虎啸桥。绎芳,博学能文,有声复社。”
“积功堂义冢十四所:隶吴县者,一在十一都下三十三图治字圩西虹桥虎墩,地七亩二分……;隶长洲县者……;隶元和县者……一在二十三都西七图桐字圩齐门外虎啸桥,地四亩六分二毫……”。
可见,在齐门外、娄门外都曾经有过叫虎啸桥的桥梁,桥名由来,也许与老虎有关。当然其中还提到了“虹桥虎墩”,这个地名不知与老虎有无关联?
除了虎啸桥,苏州的旧志上还有虎啸塘、虎啸巷的记载。
《同治苏州府志》在记述昆山之“巷”时,有记载。
《同治苏州府志》记载:火烧巷,县学后,以其名不佳,改称虎啸巷。
《民国吴县志》在记述“冰厂”时,提到了胥门外还有一个叫“虎啸塘”的。
《民国吴县志》记载:冰厂,《康熙长洲县志》:冰窨在葑门外,严冬收藏,盛夏需以护鱼鲜,并以涤暑,所谓纳于凌阴者也。按:今有公兴金冰厂,在胥门外虎啸塘岸……
不知是否即我们今天在三香路上能够看到的“虎哨桥”所在的塘岸?这个“虎哨桥”也许就是旧志所言“虎啸桥”,“哨”是“啸”字之误。
▲曾经三香路虎啸桥栏杆上的“金狮”
如果这些地名都与老虎有关,那么,至少说明在苏州古城的东面、北面和西面都曾经有过老虎的踪迹。
《万历常熟县私志》云:邑未筑城时,山南樵者负薪入城,归途遇虎,手担逐之至湖田,虎伤左腿死。万历癸丑,黄泗浦虎渡江来陷沙中,为逻卒所获,解县,众拥入县堂看。
说明在明代万历年间,在常熟县城外、今天张家港黄泗浦都出现过野生老虎。
《光绪常昭合志稿》“太常卿陶正靖墓,在伏虎塘东。”“监察御史邓彦章墓在北门外伏虎桥南。”可见,常熟县城的北门外,曾有伏虎塘、伏虎桥两个与虎有关的地名。
《民国鹤市志略》:虎路泾,在鹤颈湾东北二里许。明嘉靖间,忽有虎患,营兵持械逐之。虎自北而南,毙于二十二都,泾为虎所经由处,得名以此。清乾隆间,诸生黄某家泾旁,自号虎泾某某。
鹤市是太仓的一个集镇名,因集镇地形如鹤,为明代王俊所创,故名鹤王墅,宣统二年(1902),鹤王乡。因为在吴方言中,“鹤”与“岳”同音。之后,改名岳王乡。
综上所述,在今天苏州的版图上,历史上几乎都曾有过“虎踪”,有些“虎患”还留下了与之有关的地名,被载入当地的地方志书中,至今仍有“踪迹”可寻。
今年是农历壬寅年,也就是虎年。说起老虎,还真的与杭州渊源颇深。如杭州的别称武林,就是从“虎林山”而来;杭州的虎跑泉也是全国知名。据统计,杭州共有“虎”地名172条。
今天(2月6日)是大年初六,跟着小时新闻一起来看下杭州那些与“虎”有关的地名。
耳熟能详的“虎”地名
武林
古钱塘县治在今灵隐山一带,古时此山“丛薄蒙密,异虎出焉”,因称“虎林山”。到了唐代,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之讳,改名“武林山”。从此,“武林”亦成为杭州的别名。
虎跑泉
摄影/孙小明
虎跑泉,在西湖南部,虎跑寺内,与龙井、玉泉合称西湖三大名泉。相传有老虎在此刨地挖泉,清澈的泉水随即涌出,故名虎跑泉。
《咸淳临安志》卷三十八记载:“虎跑泉,旧传性空禅师尝居大慈山,无水,忽有神人告之曰:‘明日当有水矣!’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涌出,因名。”也正是因此,“虎跑”的“跑”不念pǎo,念páo,通“刨”。
狮虎桥
位于拱墅区,宋名师姑桥,跨清湖河。清讹称狮虎桥。1974年填河改建道路,狮虎桥毁,其名成区片名,派生狮虎桥路、狮虎桥河下等地名。
经考证,狮虎桥河下2号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之一,这也是目前已确认的,这一时期杭州市唯一一个省委机关旧址。
争奇斗艳的“虎”山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杭州,各类“虎”山争奇斗艳,如老虎山、老虎岗、虎山、虎峰、虎阁山、虎形山、虎尾山、虎出山、伏虎山、虎石坞等等。究其含义,大多以形似老虎或曾有老虎出没而得名。从地理位置来看,尤以萧山区、富阳区、桐庐县居多。
老虎山
杭州的老虎山至少有9座,分别位于拱墅、西湖、余杭、富阳、临安、桐庐等地。
拱墅区的老虎山,在半山东北,青龙山西南。远望去,山顶树木郁郁葱葱,山脊由北向南,巅如虎头,身向西伸,尾向南延,形若伏虎,故名。
临安区的老虎山,位于青山湖街道,据记载该山原称伏虎山,相传有老虎盘踞,后改为老虎山。
虎形山
富阳、桐庐、淳安均有虎形山。富阳区的虎形山,位于洞桥镇。清光绪十九年(1893)《分水县五里方图》上有“虎形山”标载。今又称“狐狸山”。考方言发音,“狐狸山”实为“虎形山”方言音谐误。
老虎坪
仅桐庐县就有2座山名老虎坪,分别位于分水镇、百江镇界上以及富春江镇。位于富春江镇上的老虎坪,海拔262米,因顶有地坪,昔有虎豹出没得名。
虎山
位于富阳区,古又称龙山、龙虎山。明嘉靖《新登县志》载:“达龙虎,越桐庐,走白峰。又曰龙山,其形如龙虎,山其状如虎,地势似在新登析桂间。”
虎尾山
位于富阳区。主峰海拔406米。因似虎尾而名。清光绪三十年(1904)《富阳县舆地小志》图、光绪三十二年(1906)《富阳县志》图均有标载。又称猪食坞山。
虎镇山
位于桐庐县凤川街道。俗称大庙山。因山势至此忽昂藏,如虎作威,有静以镇之之象,故名。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写有《虎镇山记》,感慨“登临之际,不觉豁我凝眸,畅我幽情,而虎视眈眈之念,与山同一镇静矣!”
白虎山
位于萧山区南阳街道龙虎村北。因山形似虎,故名。龙虎村则因北濒青龙山、白虎山,故名。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在白虎山麓建“百尺楼”望吴。白虎山西北麓有戍城抗倭遗址,旧称“赭山巡检司城”。为抗倭防地,南设烟墩以报警,卫戍杭城。2004年,戍城抗倭遗址被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公布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虎爪山
位于萧山区义桥镇。形似虎爪,故名。《读史方舆纪要》载:虎爪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下临大江,与钱塘、富阳分境,山回环磅礴,踞峙江滨……虎爪山即诸山之支阜,而临江突峙,当舟楫必经之会。以地势而言,实杭、严、金、绍四郡之险也”。现西麓因采石,其形已变。
虎嬉台
位于桐庐县横村镇、瑶琳镇界上,白云村里毛山自然村西侧。海拔654.4米。相传,东晋时期著名道学家郭文引虎采药于此,石上遂留虎迹,故名。
霸气外露的“虎”洞
老虎洞山
富阳、萧山区均有老虎洞山。萧山区老虎洞山,位于闻堰街道,因南山坡上有巨石天然叠成之洞,相传为老虎栖息之地,故称老虎洞,山以洞名。相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于此卧薪尝胆;明刘宗周有联云:“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名。”
除了老虎洞山外,杭州各地还有诸多洞穴名老虎洞。如桐庐瑶琳镇老虎洞,在琴溪村童家坞自然村西侧。洞穴浅窄,远视形似老虎,故名。桐庐分水镇老虎洞,口朝天,较深,昔时因虎豹出没得名。建德老虎洞,位于李家镇李家村,洞内地平面面积约100平方米,洞深50米,为天然石灰岩地下溶洞。
老虎洞窑址
位于上城区凤凰山北麓,因窑址处在凤凰山老虎洞,故名。1996年发现,1998—2001年间进行两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宋定都杭州后,先后在杭州城内建起修内司和郊坛下两个官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层即修内司官窑。
1.海南抱虎岭
抱虎岭主峰海拨220多米,是海南岛民东北部的第二高峰(次于铜鼓岭),自古誉为文昌名山之一。
抱虎岭南北走向,山势狰狞,整个形貌似巨人抱着一只老虎,南为岭头似虎首,北为岭尾似虎股,中间顺势弓形下弯中有小处隆起,状似巨大骑虎腰抱虎颈。岭岩临海挺拔,气势磅礴,似斧削般俊奇,山上怪石嶙峋,悬石叠岩慑人胆魄。特别是那巨大的老鹰石,似坠似飞,而又稳伏于山岭之东,呈现出捕虎壮士的坚毅和雄姿,充分展示了自然造物之伟大。
2.杭州的虎跑泉
虎跑泉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居西湖诸泉之首,和龙井泉一起并誉为“天下第三泉”。虎跑泉处于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侧院内,距市区约5公里,其是一个两尺见方的泉眼,泉后壁刻着“虎跑泉”三个大字,为西蜀书法家谭道一的手迹。该泉泉水晶莹甘冽,原有三口井,后合为二池。
虎跑泉是一个两尺见方的泉眼,清澈明净的泉水,从山岩石幡间汩汩涌出,泉后壁刻着"虎跑泉"三个大字,为西蜀书法家谭道一的手迹,笔法苍劲,功力深厚。泉前有一方池,四周环以石栏:池中叠置山石,傍以苍松,间以花卉,宛若盆景。游人在此,坐石可以品泉,凭栏可以观花,怡情悦性,雅兴倍增。
3.峨眉的伏虎寺
伏虎寺,又称神龙堂、伏虎禅院、虎溪精舍,位于四川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邻,晋代为一小庙,唐代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
伏虎寺,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兴年间改建,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金身泥塑弥勒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后系韦陀殿,内有韦陀像。寺内有华严塔亭,中置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一座,塔高5.8米,共14层,塔身铸有4700余尊小佛像,塔体镌刻《华严经》文。华严铜塔以其时代久远、体形高大和铸造精良而居中国铜塔之最。
4.苏州的虎丘山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角,是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主要景点有剑池、虎丘塔等。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为旅游者的神往之地。景区现有面积100公顷,保护区面积475.9公顷,作为苏州的一个重要旅游窗口,虎丘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AAAAA级风景区,全国文明单位。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
5.老虎山公园
老虎山公园位于李沧区黑龙江路以西、文昌路以东、金水路以北、十梅庵路以南。但是,它为什么叫老虎山呢?难道是因为山形像老虎?还是以前真有老虎?
《崂山志》中有记载,在老虎山西坡,正对着南岭村的半山腰里,有一块两米高的巨石,石上矗立着2.5米高的大石,石头呈淡淡的红灰色,远看极像虎头,额上“王”字清晰可辨,故名“虎头石”。虎头石所在的地方是一座由9个山头连成的山峰,老百姓叫它“老虎山”,又叫“九顶山”。
6.白虎山
连云港最著名的“虎”字地名莫过于白虎山了。白虎山位于海州区,东依古城墙,南靠锦屏山,西临蔷薇河,东对石棚山。山高62.8米,“马耳晴岚飞彩凤,虎峰夕照应非熊”,海州八景中的“虎峰夕照”即为此地。
白虎山通体灰白,奇石连岗,山形如白虎蹲伏。据晋代干宝《搜神记》记载,秦时东海有位名叫黄公的人,善用赤金宝刀制蛇御虎。当时,郁州岛(云台山)上经常有白虎出现,伤害人畜。
黄公登山御虎,手举赤金宝刀仰天而歌:“佩赤刀兮长镇,御白虎兮都州。”吓得白虎窜山越海向海州逃遁。黄公纵身追赶,白虎中刀而亡,刹那间变成了一座通体皆白、形似虎踞的小山,就是现在的白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