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没有意义吗
一条小树枝上冒出一个小芽包,它为什么要冒出来呢?
它慢慢长大,成为一片树叶,树叶又慢慢变黄,枯萎了,一阵秋风让它飘落于地面,经过雨水冲刷泥土掩埋,慢慢的它最终消失了……
它冒出来了,供给树养分,树更茂盛了,它吸收二氧化碳,它排放氧气,它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它屏蔽噪音,它美化自然,它变成泥土……
曾经看到过一张图片:在街头,有两对母子,一对背上背着小孩的妇女为另外一对的小孩擦鞋子。
看到这个图片的人总会有某些触动,有的会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将来不要蹬街头擦鞋子,有的会想好好努力,将来给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条件等等
这对母子存在那里,不管她想不想有意义,已经有了某些意义了。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叔本华说--存在即是合理!
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没有意义了。
我前两天看了部不错的电影,推荐给你--《妙手情真》。
2、人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东西。其实要的很简单,要的只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他没有具体的概念,也许是一种感觉,也许是精神,也许是物质,我觉得两者都不可少,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但是,精神上的富有,显得更重要。精神的力量是无穷,意念是神奇的,只有精神富有,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3、人要有物质追求,生活的质量才有保障,但不可以为物质所迷惑,物质的背后是对理想的执著。我们只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活的洒脱点,人生时刻面临困境和挑战,敢于面对生活的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时刻追备着,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为我们深爱的和深爱我们的人好好活着。
4、存在了就有它自己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并不可缺少,因为有太多的人在关心着你。
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会有一些展望,当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寄希望于当下,这叫“识时务”,站在夕阳下描述朝霞,这是错位。老都老了,还能对自己充满雄心壮志,甚至豪情万丈,未免有些不太现实。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平凡中度过,或许也会有精彩的时候,但仅仅只是一瞬间。
人这一生只需要做好三件事:把自己的路走好,把生自己的人照顾好,把自己生的人引导好(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不要过多的干预,在适当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
其实人生本没有意义,我们只是在履行作为人的任务,人活的是一种精神,既然来了,就让自己活得精神一些。
人有一个误区,就是习惯于把自己看得太高太重,缺乏对自己清晰的辩识。如果细想一下,人真的很渺小很渺小,甚至非常的无知,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视野的拓展越来越深。很多时候,我们会对现状产生诸多的不满,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愤懑,甚至迁怒于命运的不济。是命运的问题吗?不是。我们仅仅只是局限于自己,根本没有认识自己,有些问题的结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所以说,人对于自己的愤怒,多半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连自己都没有操控好,何况其它。事实上,对自己认知的不足,这才是心结所在。接受自己,喜欢当前状态下的自己,内心平静了,其它的问题就解决了。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其实命运有时候是公平的,我们前面所有走过路都是后面路程的铺垫,走对了走稳了,后面的路就通畅了,起点是关键,原生家庭的环境是重点,后天的机遇略占一部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运气,但总的来说,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这是关键。
生命的过程在于修炼,是你的福气跑不了,该你遭的罪躲不掉。机遇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极少会有从天而降的幸运。
人生的意义,生命的颜色,绚丽与灰暗,在于自己去涂抹。我不太喜欢那些鸡汤文字,但不排斥别人去喜欢,在我看来,那些东西基本上没什么营养,补心补不了脑,多半是安慰剂,实际内容靠自己去充实。
人生就像一条河,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态,就像溪水、河水、江河海流,在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年龄下去完成不同的使命。年少和年轻时,学而多思,积累知识;中年时,丰富阅历;年老时,享受生活,不争不羡。
人生的意义是个体赋予的,而不是由外界所定义,借鉴别人的经验,把自己的人生交给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活出自己的本色。不求精彩,但求无愧。
人生最要的是什么?是在于你在不断的询问!用抽象去响应抽象,让人们继续深思。花一点时间,介绍人生的三层架构,亦即“身、心、灵”。因为不先说明这三个层次,则难免挂一漏万或言人人殊,进而演变为口舌之争。
首先,“身”代表身体以及随着这个身体而来的各种需求,譬如:有工作与薪水,有身分与亲友,以及可以让一个人活下去的物质条件。
其次,“心”代表心智运作的三个方向,亦即“知、情、意”。包括:上学念书,懂得生活常识与某些专业知识,不断接触新的信息等;亲情、友情、爱情,审美品味,藉娱乐以调节情绪等;在自己选择的作为上,日益提升自主性,并且愿意为言行的后果负责任等。
“灵”是指一个人的灵性而言,是他的终极关怀所在,他可以由此界定人生意义,亦即肯定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死后又是怎么回事。谈到灵性,宗教徒会将它理解为“灵魂”(soul);即使只是接受“祖先崇拜”,也无异于默认祖先的灵魂以某种方式存在着。非宗教徒则将它理解为“精神”(spirit),像古人所推崇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无论灵魂或精神,都将在人的身心活动结束之后,继续发生某种作用。如果否定灵性层次,则“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也就不必奢谈任何“人生意义”的问题了。
再回到前面的问题,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三句话可以参考,亦即:
一、身体健康(包括让人活下去的物质条件,尤其是金钱)是“必要的”。
二、心智成长(在知情意三方面不断发展)是“需要的”。
三、灵性修养是“重要的”。
于是,答案很清楚:人生的目的指向重要的层次。但是,强调灵性的重要性,并不表示可以忽略必要之物与需要之物。
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包括:拥有健康与金钱,朋友多而敌人少,然后专务于理性沉思,享受智慧所带来的喜悦。由于“必要、需要与重要”这三方面涵盖了一个人的全部需求,未必可以全盘兼顾,人生才有抉择取舍上的困惑、迷惘与苦恼了。在此,为了避免错过人生的重要目标,一个人需要学习分辨。以儒家来说,孔子最赞许的是颜渊,而他的理由是:颜渊的生活极其穷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他的“必要之物”少之又少;但是在这种“人不堪其忧”的情况下,“回也不改其乐”,亦即颜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快乐。这是因为他有“灵性修养”的目标,以孔子所教诲的“道”为乐,亦即表现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换句话说,是贫是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白灵性是怎么回事,因而觉悟了人生的意义。
一个人若想获得幸福与快乐,不妨参考儒家与道家的学说。但是,对许多不熟悉这些古老哲学的人来说,也许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的“需求理论”比较容易了解。
马斯洛提出五种由下而上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若想获得幸福,就须在拥有较低的条件之后,继续往上寻求更高的条件。这一套需求理论可以言之成理,但是仍有两点要补充:一是“自我实现”有些模糊,因为它也可能变成自我中心主义;二是马斯洛自己也察觉了这个问题,于是在他离世的前一年(1969)发表一篇论文,强调在自我实现之上,还有一个“自我超越”的境界。而所谓自我超越,显然与灵性修养密切相关。
结论很清楚:人在世间取得必要之物,发展需要之物,而目标必须置于重要之物上。如果抹杀灵性修养的重要,则人生找不到真正的归宿,也谈不上真正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