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厌学了怎么办,我讨厌的不是知识本身,但是我对现在学校制度越来越抵触,上课听不下去?
超焦虑
很多童鞋的开学焦虑,来源自厌学情绪。
从开始的不愿意写作业和学习,到逃避学校,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心情很急迫,但无计可施。
厌学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了,不分种族、年龄、地域、国家,和学习成绩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学习带给他的不是成就感,他也不感觉到快乐,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得更多是压抑、是痛苦,是一种压力和责任。
凡事有因就有果,心理问题也是一样,今天小点就想聊聊学习这个话题。
从字面上看,厌学就是厌恶学习。
具体说就是在情绪上感到学习是令人厌倦的,是痛苦的;在行为上有逃避学习活动的行为。
比如做作业拖拉、磨蹭,上课走神,多动。
严重者出现具体的症状包括一些躯体症状:头晕头疼、心慌心悸、失眠不安、嗜睡、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眼睛不适、耳鸣、对声音敏感等。
比如曾有个高中生,都会发烧、腹痛,还因此住过院。但是,后来家长发现,他只在新学期和大考前这样子。这就是 躯体化的反应。
厌学的学生先要解决他的情绪问题。
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不要做无谓的催逼。
这样不但无效,反而可能让厌恶和焦虑的情绪加重,让人产生更强烈的抵触情绪。
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动机,没有动机就好比当然不会有行为的发生。
如果学生为父母、教师的期望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地位,此类动机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比较差,容易受到情境因素的冲击。
研究发现,人绝大多数的身心疾病都和压力有关,厌学也是如此。
它是压力情绪下导致的一种回避行为,当行为本身变成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时,人本能的就会有逃避行为或者无法逃避而处于痛苦之中,这也是很多抑郁症的发病诱因。
厌学者大多会缺乏欲望和动机、目标感,依赖感较强。
你问他今天有什么打算吗?他会说,不知道。
你将来有什么人生梦想呢?他也说不知道。失去了目标感,怎么可能会有动机呢?
学习是人类进化的方式,是人与俱来的本能,所以我们会主动尝试、探索、要求自己学习。
如果外在的压力(比如家长、老师等),限制了他的这个能力,他就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行为就会退缩,就会依赖,而学习活动本身,其实就是一套规则,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模式,只是效果的差别。
所以当然要建立正确的规则了,规则感的建立越早越好,越早越自然。这就是很多教育者建议家长们,在在学龄前,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品质,而学什么东西反而不重要。
1、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满足感。掌握一个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当,学习严重受挫,就会越来越没兴趣,甚至产生讨厌的情绪。
2、学习要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培养自学兴趣 。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学习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学习气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
3、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并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采用激励、奖励等各种方法,实施和完成计划,养成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兴趣的过程也是自学的过程,主动地学习,从学习中找到快乐,这样学习兴趣就会慢慢地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