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如何培养

 我来答
内蒙古恒学教育
2022-11-08 · 专注于教育培训升学规划
内蒙古恒学教育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以下是数学思维怎么培养: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注重理解概念打好基础。你发现没有刚入学的学生,面对数数的时候都很熟练,但是对什么是数这个概念完全不清楚,所以,很多小学老师在教学过重中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时要下一番功夫。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含义,对含义的教学,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含义,才能让思维迈开步子。教学时,学生可以根据实情数数,由实物(如铅笔、小棒、图画),抽象到用数字或者算珠来代替数,最后空洞的概念抽象到具体的数。数的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开始,逐渐引导,让学生理解,数表示某一事物的多少。
2、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实践,提高活跃思维。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思维是和动作分不开的,是形象思维。通过实践证明,老师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形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牢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思维的活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现象,体验实操,才能够深刻的发展到抽象思维的理解,最后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各种感官来学习,我们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学会思考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3、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应该要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比较完整的叙述思考过程。通过语言的描述来检验学生想数学思维是否有条理,有根据,要靠语言来检验,所以,我们老师或者家长要从一年级开始要重视训练学生说来促进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通过一问一答一摆的形式,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说。只有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把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构建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季教育17
2022-07-18 · TA获得超过565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0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62万
展开全部

  数学思维如何培养?在 教育 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不断改进创新的 教学 方法 ,并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保护和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思维如何培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数学思维如何培养

  用实践操作唤起学生兴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

  作为数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亲自动手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如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这一节,我让学生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让学生掌握圆柱体体积公式。教学时,我先要求学生自己认真观察老师的推导过程,看看这个近似的长方体体积,表面积同原来圆柱体体积,表面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学起来兴趣大增,掌握知识点轻松自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中让学生进入实践操作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行程问题后,我出示这样一题,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现两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两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由于题目中没说明行驶方向,所以两车出发2小时后相距路程是多少?并无一个标准。因此,我组织学生在教室按照四种情况进行演示:1、两学生同时相向而行;2,两学生同时背向而行;3、两学生向同一个方向行驶走得快的在前;4、两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而走得慢的在前。通过这样实践操作,学生深受启发,于是在短时间内很快解决了本题。

  类比迁移法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1、运用类比迁移法启迪学生思维想象。教学两位除以一位数笔算时,我出示这样一个例题,63÷3时,由于学生会做6÷3或3÷3,我先用一张纸把63遮住一个数,让学生说出商,然后换遮一个数,又让学生说出商,这样启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63÷3,这时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了一定兴趣,教师此时顺水推舟,指点学生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引导学生仿照上述过程来解决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问题,学生通过比较模仿并展开联想,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一个能概括多个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归纳 总结 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面积的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X高÷2,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可将公式变为底(长,边长)X高(宽,边长)X2÷2=底(长,边长)X高(宽,边长),又因为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出来的,因此梯形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为零时,(即梯形上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面积公式成:底×高÷2,即三角形面积公式。通过分析、归纳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熟悉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师良好的创新教育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尽情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和学生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要利用班集体集思广益,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或将几个想法组合成一个较好的平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展示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视觉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一定的活动,如几何图形拼图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 故事 演说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和快乐,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尽到培养和保护的责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早期是不成熟的,教师要允许他们在探索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关键是要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本身也就是在培养他们的创新态度。教师要以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进行多元化的发展评价。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在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插嘴”,影响正常的讲课,教师要把这种现象理解为学生思维敏捷的表现,理解为学生的思路紧跟或超过讲解的速度的表现,理解为这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萌芽而正面引导,不要理解为学生不遵守纪律,捣乱课堂。

  否则,将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不管学生在课堂内外,不管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不管是否超出讲授内容或怎样离奇,都要给予积极评价,明确的赞扬,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表达你对他们的关注和赞许。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风,不要让学生成为“小绵羊”,不能让学生完全按教师自己的设计轨道行走,要让学生积极发言,积极思维,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发表与大家不同的见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受到激励,师生间产生情感交流,相互感染,共同体验教学和学习成功的愉快和喜悦。

  3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加强双基教学,提高思维能力

  (一)注意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做好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脑海当中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没学完一部分知识点内容之后,要及时的做好复习课和综合练习课的准备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一个具体的分析比较,让他们脑海当中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入化,从不同角度来加深对各项概念的理解,进而能够在新知识点和就知识点当中形成严密的锁链关系,形成脉络清晰的只是网络结构。比如说分数的意义与除法相比较而言拥有者深切的内在联系,与此同时分数的基本性质,比值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之间也是拥有许多相同之处,我们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还需要综合的对各项基本性质进行总结,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完好的串联。

  (二)引导学生掌握概念,法则等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掌握好大量的基本概念,法则等等基础知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比如说对于分数这个知识点的概念,就要求学生要对其的基本性质,大小的比较,约分,通分以及四则运算有一个精准的了解,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一个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分数的基本概念要做到铭记于心,只有对基本概念拥有正确的认识,其他的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火花。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意思是说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往往都是通过产生疑问这一个环节而引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发现,良好科学的教学疑问往往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引起学生产生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思维的构建过程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思维活动分析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养成。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具有创意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抛出,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紧张的思维状态当中。

  比如说在进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至少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包含各自独有的质因数。”在过去的教学 经验 当中发现,这一节知识点的讲解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内容,也是让学生对算法进行精准深刻理解的关键所在,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许多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进行思考,为了快速寻找到答案,于是思维就变得积极活跃起来,在课堂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4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关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教师在教学时要真正关心学生、爱学生,时时关注学生的反映,并根据不同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造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起来。

  2.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改变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过多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使他们成为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主体。

  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幽默等品质,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喜悦。要注意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 渠道 ,只有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教师要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关 文章 :

1. 怎样训练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

2.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

3.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浅见

4. 怎样提高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

5. 怎样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清亮且温柔丶行家K
2023-02-21 · 超过10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83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要结合孩子不同阶段学习能力进行。孩子学数学一般会经历这几个阶段:
浅层阶段(3岁前):认为数字仅仅是一个字。
初级阶段(3-6岁):物品的量,比如“我吃了4颗蓝莓”。
中级阶段(6-9岁):事物的关系,比如4点总是在5点的前面到来。
高级阶段(9-12岁):这些数量之间不仅可以比较,还可以操作。
深层阶段(12岁后):数字是数量的符号,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数字量化。因此,幼儿阶段家长不用刻意的去让孩子去学数数、计算,只需将生活中的“数学”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教给孩子,克服视知觉的局限,对数量有一定认识就可以。
在学前阶段,可以宝宝三岁左右进行,逐步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顺畅地建立起数学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学习数的概念,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在这阶段建议可以结合数感星球的【数感学园】L1-L3阶段进行孩子数学思维启蒙。
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5-6岁处于快进入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真正的数学思维训练开始,这时候孩子的大脑经过前运算阶段,对事物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这时候只要家长选择的启蒙方式得当,不止是10以内加减法、100、1000以内加减或者简单的乘除,孩子也能逐步做到。在这阶段建议可以结合数感星球的【数感学园】L3-L4模块进行孩子数学思维训练。
在学龄阶段,孩子已经进入小学数学学习阶段,除了学校固定课程学习知识,主要是激发孩子兴趣,提升孩子主动探索学习能力。建议可结合数感星球的【同步练习】模块结合小学教材进行复习,同时使用【数感学园】L5-L6模块进行预习及数学兴趣激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