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攀比,老师怎么办?

 我来答
远景教育17
2022-07-26 · TA获得超过51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5万
展开全部
为节约篇幅,先讲几点认识:

1.攀比植根于人性,无法消除也不必消除。它原本是一个中性的实然的概念,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当我们把攀比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的时候,主要是指超过某个尺度,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困扰的畸形现象。

2.攀比的本质,是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之所以说「错误」,是因为攀比在损害他人感受的同时,也往往损害了自己的发展。当攀比到达一定的程度,无法依靠生命自身的力量去觉悟或调节的话,就需要教育者的介入性支持。

3.攀比往往不是孤立现象。就是说,一个人很难「攀比」得起来,常常是一种小圈子的风气。

接下来,就直入主题,讲一讲对付攀比现象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概括为:

创设一个不易攀比的环境;

开展关于攀比话题的讨论;

帮助每个生命找到价值点;

塑造没有攀比的班级文化。

1

假设一个路段,事故高发,怎么办?

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增强司机的安全意识,而是对道路进行深度改造,包括拓宽、增设辅道、铺设减速带、增加提醒标识、改善照明条件等等。减少攀比现象也是如此,创设好的环境,有利于减少诱发攀比现象的因素。

老师可以与家长、学生进行约定,对可能诱发攀比的领域进行限制。列举如下:

1.鼓励穿校服,校服数量不足可以添加班服(班服可以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班级凝聚力),可以有效防止服装上的攀比。

2.对可以带到学校的物品种类和数量进行限制,防止学生带奢侈品进来。比如,严禁学生带零食到宿舍(教室就更不可以了),对允许家长带到宿舍的食品进行严格限制,如只允许带水果、奶、面包,然后进行严格检查。对女生(也可以包括男生)使用化妆品进行严格限制。超出规定的物品,要向老师申报并表明必要性,获得许可后方可带入或使用。

3.对电子产品的带入和使用进行限制。

4.鼓励家长在为学生添置必要的用品时,尽可能团购,然后为物品制作私人标签以作分别。

5.对学生在学校商店可以购买的物品种类进行限制。如果能直接限制学校商店的物品种类,就更好了。例如学校商店进货单必须符合学校规定,增加品种必须获得学校的同意。

是不是太严了?

当然不是,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不要助长他们的欲望,这才是根本的出发点。我反对千篇一律,例如女生必须剪短发之类,但是上述限制,原理和价值观与僵化的管理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上述所有的规则都允许有例外,但例外必须以合理的理由获得许可。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举措,必须争取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且有些措施不能强硬地推行,例如购买班服(凡涉及到财务的,老师理应回避)。但是你也不必取得每一个家长的支持,在家长不支持的情况下,允许部分孩子例外,比如不遵守上述某些约定。另外,有些家长本身是攀比的根源,你可以尝试说服他们,但不要勉强,只需要团结大多数,不让攀比成为风气就可以了。

消除了环境诱因,攀比现象至少就大大减少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变得专注。很可能,真做完这些,文章剩余部分就不必阅读了。

2

因为攀比是个群体现象。任何人的炫耀,都必须有足够的观众,否则,就成了「暗送秋波」了。因此,解决攀比问题,也要从整体舆论入手。

不要试图一次解决攀比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在不同的时期讨论几个核心问题,涉及到两个核心概念:

需要与欲望

尊重与羡慕/嫉妒

(解释详见「孩子攀比,父母怎么办?」)

这些核心概念,将成为学生理解攀比现象的基本工具,也有利于塑造他们健康的生活观念。

在小学低段,如果班上出现了攀比现象,那么,你要了解一下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攀比,然后根据这些素材,设计一个或多个虚拟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例如:

小明和小王是一对好朋友,小明家很有钱,小王家却比较穷。有一天,他们俩有一段对话。请你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你是小明或小王,根据你的想法,把对话补充完整,并想想怎么填写会比较好。

(对话一)

小明:我家里可有钱了,我妈妈每天都用奔驰车接我回家!我觉得很酷!对了,你家里怎么连汽车也没有呀?

小王:(    )

(对话二)

小王:我真羡慕你,你家里可真有钱!你妈天天用奔驰接你上下班。我妈妈只能用自行车接我,我家要是有你家那样有钱就好了……

小明:(    )

以「对话一」为例,小王的回答有几种可能:

1.我真羡慕你,你家里可真有钱!你妈天天用奔驰接你上下班。我妈妈只能用自行车接我,我家要是有你家那样有钱就好了……

2.你家有钱怎么了?有钱就了不起吗?不要太得意,小心哪一天就破产了……

3.你真幸福!不过我也很幸福啊,我喜欢我坐在妈妈自行车后面的感觉,搂着她,好温暖。

然后,逐一跟学生讨论这些回答,理解不同回答后面的心理,帮学生形成更好的理解和抉择。

实际上,情境设计可以随便来,但是,所有的设计,都要指向几种回答模型,并最终帮学生建构核心概念。或者说,这些情境设计,都是旨在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那些攀比的孩子,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理解)

2.如果你们家十分有钱,你会攀比或在别人面前炫耀吗?(选择)

3.如果你们家相对贫穷,你会攀比或者感觉到自卑吗?(选择)

4.如果总有人在你面前炫耀,或嘲笑你,你有几种回应方式?你觉得哪种回应方式最好?(应对)

如果到了中学(包括小学高段),可以设计有关攀比的作文或演讲,然后公开点评和宣读。这样做,除了帮学生澄清攀比外,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旦此事达成共识,或学生公开做了承诺(例如写了作文或发表了演讲),他就不好意思再违反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承诺/一致」原则。

3

以上是在讨论如何解决攀比问题,但未涉及到攀比的深层根源。

如前所述,攀比是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那么,要深层次地解决攀比问题,就需要消除攀比现象的心理根源。通常情况下,学生以外在的物质来表达优越感,往往源自学业上的落后甚至失败。学习不如人,他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努力学习吗?万一努力了也不如人呢?结果是不可控的,还不如走捷径。

因此,帮助每一个生命找到自身的价值,这是教育真正的核心。

怎么帮助每一个生命找到自身的价值?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只能陈述几个要点:

1.教育中对竞争的错误运用,使得一部分优等生成为其他学生的诅咒,这是要极力避免的。竞争是必须的,但竞争应该激发斗志,不能变成对人的机械的排名,不能变成对一部分人的贬低。一旦学生分了三六九等,那么,每个等级的人就会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攀比也就有了自己的土壤。

2.这一条是对第1条的补充,即真正地帮助学生,而不要评判学生,更不能指责学生。学生哪怕是班里最后一名,也愿意在学习上投入努力,乃是源于老师的支持,而这是可能的。一旦学生注意力的焦点在学业上,那么,攀比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因此,当你看到学生热衷于攀比时,你要当成一条线索或信号,很可能他在学业上遇到了困难(有时候甚至成绩依然很好),或者丧失了意义感。固然要解决攀比的问题,但是比攀比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回到更好的战场上来。

(因为有人要约我喝酒,所以最后两部分只能合一且写得十分简略了。)

最后,我想说,班级出现攀比风,意味着班级管理可能出现了某种故障。(当然,有问题是正常的,正是通过不断地排除故障,班级才得以健康发展。)班主任需要排查:

1.我们是不是丧失了目标,或者很久没有树立新的挑战目标了?赋予班级以目标,会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来。

2.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出现问题了?我们本来应该相亲相爱如一家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炫耀行为?

攀比有时是班级管理松散的副产品,可能提醒班主任要有必要的整顿了。

一句话,生命就是这样的,不开鲜花,必生野草。与其割草,不如种花。种花与拔草并行,那么,这一片园子必然欣欣向荣。

(全文完)
识庭风果0L
2023-03-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007
展开全部
答:把大部分的东西统一,可以抑制学生的攀比心。
攀比心的来源还是因为学生之间可以拥有不同的东西,一旦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些家境好的同学就会比那些家境一般的同学有更多的选择,难免会有攀比心。
具体做法有
1,统学生一校服。
2,禁止学生携带电子产品进校。
3,禁止学生穿戴饰品。
消除学生在学校的物质差异,可以有效预防攀比心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