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古代的建筑中,门口经常会摆放两尊石狮,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这是因为历来中国人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尤其是在皇家建筑以及大臣府邸经常摆设在古代的庙堂以及衙门、大户人家中也可见,用以镇宅护卫。也就是说有“辟邪、安家”的作用,直到现代,也有许多建筑物的门前摆有石狮子。
一、石狮子的由来
狮子本就属于大型猛兽,其体型巨大、动作灵活,狮子原产地在非洲、南美等地,在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当时在社会上还引起不小的轰动,远道而来的狮子不仅受到重视与礼遇,而且当时的人们对于狮子更是情有独钟,称之为“瑞兽”,几乎到了和老虎相同的地位。而且在佛教中把狮子当作灵兽,许多寺庙都供奉有菩萨骑狮子的雕塑。
二、走向民间
在唐宋之后,许多居民大多数居住在“坊”中,“坊”是当时官府划定的围墙、坊门等,只要用于防火防盗,而且在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便于抗震。在古代时期,人们因为受到科技条件的限制,一般树立比较高大的建筑都需要用石块堆砌,以增加其稳定性。当时的工匠通常在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等动物,久而久之便有了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
三、石狮子的作用
在古代门前摆放石狮子说法一是有辟邪吉祥的作用,古人认为石狮子可以驱魔避邪,所以用来看家护院。石狮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可以彰显权贵。在古代一般的宫殿、王府等都用石狮子来守门,这样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还有一种功能就是起到装饰的作用,一般在桥头等地方可以看到有摆放石狮子。但是到了现代,虽然摆放石狮子的传统被延续了下来,但是其中的迷信色彩已经没有人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