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巧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面临的问题越多?
小时候,孩子所谓的乖巧懂事,有可能是因为迫于家长的威严或者是压力,所以孩子才表现的很乖巧,很懂事。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孩子开始有属于自我的一面。
这个时候,孩子的认知也发展了,他对父母不再会言听计从,而是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就开始付诸实践。
有很多孩子开始跟父母作对,有很多孩子父母已经管不了了。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不要总是不让孩子调皮,不让孩子捣蛋,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有句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孩子为什么会有反抗?一定是因为从父母这里得到了压迫。
其实每个孩子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继续发扬不好的一面,我们需要引导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好。
正如孔子的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的不同回答是一样的道理。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路向孔子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接到听到指令后,是否应当立即行动?”听到子路的问题,孔子回答道:“有父兄在,应当想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行动。怎么能听到指令就去行动呢?”听到老师的建议,子路就匆匆地去征求父兄的建议去了。
过了一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跑过来,问老师一个和子路一样的问题。然而孔子却跟冉有说:“ 听到 了指令,就应当立即行动,不要迟疑。”听到老师的回答,冉有脸上变得轻松了许多,向老师道谢后便去做事了。
同一个问题,老师却给了两个人不同的答案,这让在旁边的另一个学生西华感到很奇怪。于是就问老师:“问什么他们两个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老师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呢?”
孔子说:“他们两个虽然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但是他们两个的禀性不同,给的答案也不能相同了。冉有 性格懦弱,遇事畏缩不前,所以我就鼓励他遇事要勇敢,胆子要大一点。而子路平时好胜心强,做事的时候比较容易莽撞,所以我就有意识地 提醒他,遇事不要着急谨慎一些。
所以我们的孩子有不太好的一面,我们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正如孔子一样,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