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自杀的措施
为了让公众对自杀引起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呼吁各国政府、预防自杀协会和机构、当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加入到当天的各项地方性行动中,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杀率的意识。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为“自杀一个都太多”。现在,我来和大家说说关于预防自杀的措施!
预防措施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世界预防自杀协会中国代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木知木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着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
能不能克服心理危机,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自信心。危机干预的关键在于进行“人格塑造”,帮助发生危机者恢复自信,改善心理缺陷,发挥个人潜能。心理学家解释说,危机有危险和机遇两种含义,如果它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家庭,并使人产生自杀或精神崩溃,这种危机是危险的。但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性干预,不仅会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其学会新的应对技巧,使心理平衡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也可以说,危机是一种机遇或转折点。
热线咨询是危机干预的方式之一。电话咨询具有匿名和快捷两个特点,它可以使咨询者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通过心理工程师的客观分析和耐心劝导,从而有效地释放压力,解除危机。
危机干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投入。世界著名精神卫生专家呼吁,除了现有的专业危机干预之外,还应广泛建立社区服务网络,让所有具有心理危机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疏导和有效干预。
防止自杀
多种方式
在心理因素中,应对和适应不良生活事件的能力、个人自我价值感和自信感、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主动寻求帮助的行为,都是阻止自杀行为发生的保护因素。在社会和文化因素中,保持同社会的密切联系,保持和朋友、同事、邻居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有关人员支持,接受医生建议等,都可以降低自杀风险。在生活因素中,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规律的健身运动、不吸烟、不使用毒品或成瘾药物,也可以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不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既是幸福的前提,也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恐惧死亡,因为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类为什么会自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那么什么是最大的生存恐惧呢?很简单,就是绝望,就是一个人对现状或未来彻底失去生存勇气的绝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社会要想防止自杀,首先要防止产生绝望的土壤。
有一些绝望基本与社会或他人无关,比如某人患了人类无能为力的疾病后对生活失去了勇气。这好像是他一个人的事,但我们也不能让他因此而自杀,因为他的一死了之,会把长久的遗憾和疼痛留给活着的人。我们应该帮助他战胜病魔,应该给他以关怀,应该尽力为他减轻痛苦,让他用自然的方法走完人生之路。
有一些绝望主要是社会或他人造成的,如前不久陕西旬阳县三农民因乡派工作组的粗暴行为而自杀,如某市因强制拆迁导致居民翁彪自杀。这样的绝望更要从源头上彻底避免,因为这种绝望导致的自杀,有些时候是以失去理性、报复责任人甚至滥杀无辜的形式实现的,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在这个方面,社会应做的事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这样一个信念或经验:社会虽不能完全避免不公,但政府是廉洁的,法院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即使是法律本身有问题,只要通过自己依法上诉和呼吁,也会得到纠正,自己总有一天会讨回公道!
预防模式
国际上已经形成自杀的三级预防模式。所谓一级预防措施,是指为防止引起致命后果的行为而采取的措施,目标在于降低自杀死亡率,这些措施包括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控制枪支、家用煤气和汽车排出废气的去毒化处理、有毒物质获得途径的控制、缓和新闻报道等。有关研究表明,减少自杀手段的可获得性,如在一般人群中有效地控制毒物的使用可降低自杀率,也不会造成其他自杀方法使用的增加。
二级预防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人进行早期干预,其措施包括自杀或危机干预机构的建立、控制造成自杀的便利途径、加强急诊服务等。
三级预防则指对曾经有过自杀未遂的人防止其再次出现自杀,其措施包括:(1)、心理咨询和早期危机干预;(2)、加强对高危个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3)、开展对导致自杀的环境因素的研究,并通过诸如职业训练、提高教育文化水平、调整易导致自杀的亚文化心态等措施以尽量减少环境文化对自杀观念或行为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预防自杀和矫正歪曲的行为方式。开展自杀原因和自杀预防的研究工作的协调工作,有效地宣传精神卫生知识非常重要性,为不同种类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培训,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自杀高危人群,监测普通人群的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特征。
相关措施
2013年9月1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预防自杀日”,2013年的主题为“歧视:自杀预防的绊脚石”。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自杀率为14.5/10万左右,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我国是自杀高发国家,自杀率呈现农村高于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大城市,老年人高于年轻人的特点。据原卫生部201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自杀率为6.86/10万。其中,农村自杀率10.01/10万,中小城市是8.37/10万,大城市的自杀率是6.41/10万。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在北京回龙观医院设有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并开设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免费为市民提供热线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截至目前,中心已经接听的热线来电超过19万人次,其中对自杀高危来电干预8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