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卦之法
1.第一步:把49颗棋子随机分成左右两组。象征混沌初开,天地一分为二。左边象征天,右边象征地。
2.第二步:从任意一组中拿出一颗棋子(也有说只能从象征地的右边一组拿出一颗),象征人。这就是“三才”。
3.第三步:数清楚象征天的棋子个数,将这个数字除以4(4在这里象征的是一年四季),得出余数(如果被整除,当余数为4)。然后从这堆棋子中拿掉余数个棋子。
比如,这组棋子一共有20颗,那么:20÷4=5,没有余数,那我们就把4当作余数,从这20颗棋子中拿掉4颗。
4.第四步: 将象征地的那组棋子也按照第三步的方法做。
5.第五步:把第二步里用来象征人的那1颗棋子,以及在象征天和象征地的两组中拿掉的棋子,归在一起拿掉。
1.第一步:把“一变”最后剩余的左右两组棋子重新混到一起,然后再随机分为两组。
2.第二步:和“一变”的第一步一样,分出三才。
3.后续步骤:与“一变”的后续步骤相同。
1.前面步骤:与二变的过程一样。
2.第五步:只计算象征天和象征地两组里的棋子数量。
经过了“一变”、“二变”、“三变”后,开始计算最后棋子的数量。一般而言,三道流程算完,最后的得数只有4种情况:24,28,32,36。假如最后得数是32,32÷4=8,我们要把这个数字记录下来,拿出一张纸来,在这张纸的最下端恭恭敬敬地记下这个数字:8。这就是得到的第一个爻。三变成一爻,六爻成一卦,所以要重复进行六次,共十八变。 难怪那么耗时,原来要进行十八次变,哈哈哈~~~
假设我们依次算出了从第一爻到第六爻,我们在纸上的记录 由下向上 分别是六个数字:8,8,6,9,8,8。
那么是不是该分阴阳了?
之所以将数字记录下来,而不是直接转成阳爻阴爻是有原因的。
刚才的豫卦构成就成了“少阴,少阴,老阴,老阳,少阴,少阴”(8,8,6,9,8,8)。
既然有了老少,就引出了《周易》里重要的原理: 老变少不变。
所以,按照方才这个豫卦的六爻顺序重新画一个卦,在这个新卦里,把原来豫卦里的 老阴 爻变成 阳 爻,把原来的 老阳 爻变成 阴 爻,而 少阴 爻和 少阳 爻都照搬不变。 即6,9要变爻,7,8不变爻。 于是,在豫卦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个新卦,这就是谦卦。
知道了规律后,这时候就该查查《周易》了。翻开《周易》,先看《易经》,这部分记载的全是占辞。
“六三”那句话就是豫卦第三爻的占辞,而“九四”那句话则是豫卦第四爻的占辞。
六三和九四的理解 :
初九和上六的理解 :
按照朱熹的说法,这两句爻辞就昭示着我们这一次占卜的结果。而且,这两句爻辞的内容要以“九四”的那句爻辞为主。也就是说,我们算的这一卦最后要以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这句爻辞来判断吉凶。
看看白话版本的周易看看能不能理解:
感觉还是难以理解,也不知道是凶是吉。
看来还是要有新的概念拿过来帮助理解了。“ 得位 ”和“ 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