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黛玉葬花体现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葬花体现了黛玉感情很细腻的性格特点,对待花草也是一样,在她的眼中花是很纯洁的,不能容许有任何外物玷污它。也表明了黛玉很注重一个人的清白与否,要洁身自好。
关于林黛玉葬花前后一共有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黛玉十二岁那年的三月份,当时黛玉是和宝二爷一起的。宝玉说就把落花都撒在水中,让花随着河流而去。
但是黛玉不支持他的想法。黛玉觉得把落花撒在水中,是对花的一种糟蹋,因为园内的水虽然是很清澈的,但水是流通的,园外的水并没有那么干净还有可能是臭的,这样一来花也就被玷污了。
于是她选择把花都放在了一个袋子里,然后埋在地里,让落花随着时间的脚步慢慢自化,这样才不会污染了花的洁白。
父母双亡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和少年期,此时正是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又是两次重大的冲击,父母的相继辞世,是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
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当看到宝姑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黛玉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黛玉的家庭可以说是一种破裂家庭,她先后失去父母,这对于处于性格形成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