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震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有: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
该地震区包括: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辽宁的铁岭、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
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
此外,还有"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等。
中国主要地震带
1.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同时,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2.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区。这个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偏中,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它发生地震的频率和强度相对较高。
3.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这个地区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为青藏高原的边缘部分,地形极为复杂,跨多个地震带,地壳活动相当强烈。
4. 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这个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为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具有多震的特点。
5. 台湾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其地震强度也相当高。
此外,中国还有25条地震带,它们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分别是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震带的地震强度和频度各不相同,对当地的影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