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文言文翻译
1. 汉书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
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郡守。
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引导教化他们。
他选拔明达有才能的郡县小吏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将他们派遣到京城,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他还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去送给博士。
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成归来,文翁起用他们担任高职,依次选拔,有的人官职达到郡守刺史。 文翁又在成都街市修建学校,召来属县子弟作为学生,为他们免除徭役,成绩优异的提拔担任郡县官吏,次等的担任教民务农的乡官。
文翁常常选拔学官学僮,让他们在非正式场合任职。每次出巡属县,从学校学生中挑选通晓经术行为端正的人与他一起前往,让他们传布教令,出入内府。
县邑吏民见此而感到荣耀,几年后,大家都争当学校学生,有的富人甚至为求当学校学生而愿出钱。因此蜀地风气大变,蜀郡在京城学习的人与齐、鲁接近。
到汉武帝时,便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郡国设立学校从文翁开始。 文翁死在蜀郡,当地吏民替他建立祠堂,每逢节气祭祀不断。
直到现在,巴蜀之人喜欢艺文礼乐,也是文翁教化的结果。
2. 汉书的文言文翻译
译文
文翁,是庐江郡舒县人。年少时喜好学习,通晓《春秋》,以庐江郡县吏的身份被提拔。汉景帝末年,担任蜀郡郡守。他为人仁爱,喜欢用感化的方法进行治理。文翁发现蜀地偏僻狭小有蛮夷风气,便想引导教化他们。他选拔明达有才能的郡县小吏张叔等十多人,亲自诫勉,将他们派遣到京城,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有的学习律令。他还减少郡府开支,购买刀、布等蜀地物品,由计吏带着去送给博士。几年后,蜀郡学生都学成归来,文翁起用他们担任高职,依次选拔,有的人官职达到郡守刺史。
文翁又在成都街市修建学校,召来属县子弟作为学生,为他们免除徭役,成绩优异的提拔担任郡县官吏,次等的担任教民务农的乡官。文翁常常选拔学官学僮,让他们在非正式场合任职。每次出巡属县,从学校学生中挑选通晓经术行为端正的人与他一起前往,让他们传布教令,出入内府。县邑吏民见此而感到荣耀,几年后,大家都争当学校学生,有的富人甚至为求当学校学生而愿出钱。因此蜀地风气大变,蜀郡在京城学习的人与齐、鲁接近。到汉武帝时,便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郡国设立学校从文翁开始。
文翁死在蜀郡,当地吏民替他建立祠堂,每逢节气祭祀不断。直到现在,巴蜀之人喜欢艺文礼乐,也是文翁教化的结果。
3. 文言文翻译: 《琢冰》 《汉书》
【琢冰】
原文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无人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文而无质,亦犹如是也
翻译
从前京师有个将冰琢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它们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栩栩如生,形体如同真人。京师天气寒冷,放到厅堂背阴处,过了一天也不会变;变了就修饰修饰它们。前往观看的人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
一天,他对众人说:“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教授他我的技艺。”没有人答应的。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琢金玉,做夏、殷、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成为宝贝还不会坏啊?现在就琢冰成玩物,它们的形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
有文采而没有内涵,也如同这冰雕啊。
4. 《汉书班固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汉书》班固文翁,庐江舒人也。
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①。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②, 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徭③。县邑吏民见而荣之, 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
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 ,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 ,文翁之化也。
【注释】:①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选拔。②饬(chì) 厉:整治、激励。
③更怪:指汉代的兵役和劳役。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少好学, 通《春秋》 通: 通晓B。 亲自饬厉, 遣诣京师 诣: 派往C。
县邑吏民见而荣之 荣: 以……为荣D。 文翁之化也 化: 教化2。
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文翁欲诱进之。
(2) 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自文翁为之始云。3。
为教化蜀人,发展教育,文翁采取了哪些措施 ?4。 文翁立学宫,兴教育,蜀地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这种兴学的做法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谈谈。
课外文段答案1。(2分)B(“诣”意为“到……去”)2。
(4分)(1)(2分) 看见蜀地边远偏僻,有蛮夷的风习,文翁就想去引导进化(或引导改进)它。(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陋”“诱”意思的各计0。
5分。)(2)(2分)就下令天下各地都设立学宫,是从文翁开始设置的。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立”“为”意思的各计0。 5分。)
3。(2分)文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选送“有材者”到京学习;②按等次重用学成归来的人;③兴建学宫,倡导学习;④免去学习者的兵役和劳役,让其安心学习。
(每点0。5分)4。
(4分)变化:前:“蜀地僻陋有蛮夷风”(1分);后:“至今巴蜀好文雅”或“由是大化”(1分)。 第二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答内容只要扣住兴学并谈出自己的体会,且言之有理即可计2分。
不够合理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