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近视度数会增加吗?
成年人的睫状肌逐渐老化、弹性变差,因长期近距离工作,量测近视度数虽然增加了,但因不知之前的眼轴长度,所以,无法确定近视度数是否有增加。
因为 3C 产品的风行,眼科疾病正在历经一场变革,特别是近视年龄的提早发生,以及成年人近视度数增加的问题。像是小孩罹患近视的年龄已经提早到学龄前,但成年之后,是否因为 3C 产品而导致眼球眼轴增长、近视度数持续增加,医界仍在观察中。
多数的眼科医师在临床门诊中,并不会直接量测病患的眼轴长度。当近视病患到门诊测量近视度数时,医护人员会先帮病人量度数,然后点上散瞳剂,让调节眼球焦距的睫状肌放松后,再量测一次度数。
成年后测到的多是假性近视度数
对于睫状肌弹性好的年轻人而言,未点散瞳剂时的度数是 800 度,点散瞳剂后的度数是 600 度, 600 度才是真正的近视度数,即所谓「真性近视」,之前量测结果多出来的 200 度则是「假性近视」,是因为长时间短距离看书或是工作,睫状肌持续收缩而造成睫状肌痉挛。
国泰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梁怡珈指出, 18 岁以前的睫状肌弹性较佳,点散瞳剂之后,睫状肌就会真正放松,在 2 年前测得「真性近视」 600 度, 2 年后再测「真性近视」为 800 度,可以确定是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增加。
但在成年之后,睫状肌逐渐老化、弹性变差,因为长期近距离工作,到门诊量测近视度数, 2 年前测得「真性近视」是 600 度, 2 年后测得度数是 800 度。但是,因为不知道 2 年前的眼轴长度,所以,无法确定近视的度数是否有增加。这是因为病人长时间工作,加上睫状肌老化,即使点了散瞳剂,仍然无法放松,所以量到的 800 度,仍然只是假性近视而已,但有可能眼轴长度并没有增加。
这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年纪后,因为睫状肌的弹性变差、无法放松,所量测到的度数都是「假性近视」,无法验出真正的近视度数,也不确定眼轴长度有没有增加。
遗传因素,少数成人近视度数持续飙高
梁怡珈指出,医界对于近视的定义和一般民众的了解并不相同,一般民众是以近视度数来定义近视,医界却是以光学的角度来解释近视。
◎屈光性近视: 大多数在学龄前就被发现罹患近视的人,眼球眼轴的长度并没有增长,但因为先天的角膜和水晶体的屈光度太高,影像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不在网膜上,因而导致视力模糊,形成近视。不过,学龄前孩童因为先天角膜和水晶体屈光度过高,角膜和水晶体对影像成像配合不协调而造成的近视度数,并不会随着年纪增长而增加。
◎轴性近视: 因为眼轴增长,导致影像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就是常见的学童近视。基本上,婴儿刚出生的时候,眼球发育尚未完全,眼轴比较短,直到 6 岁时,才会发育到达成人的标准。
6 岁以后进入学校学习,却因为长期性的近距离用眼,原本应该要停止增长的眼轴,却持续成长了,于是就形成了近视,度数还会随着年龄而增加。依据梁怡珈的经验,国小低年级的学童度数增加的幅度比较快,每年增加 100 多度;高年级及国中的孩子,每年增幅为 75 ~ 100 度;到了高中阶段趋缓,为 50 ~ 75 度;大部分成年人的近视度数增加幅度也会趋缓。
◎病理性近视: 临床上,有少数的成人,即使 18 岁成年后,每年仍然呈现增加 100 多度的幅度成长,有人的近视度数甚至累积到 2000 度以上,称为「病理性近视」。这些病人眼球最外层的巩膜纤维很脆弱,但外表看不出来,需要切片才能确认。病理性近视和遗传有关,具有家族史,但医界还没找出致病基因,也还没开发出可以帮助病理性近视病人抑制度数增加的药物。
近视度数的累积提早了
在梁怡珈最近的门诊中,有碰过 3 、 4 岁就罹患近视的孩童,不同于先天性屈光性近视患者,有固定的度数,这些 3 、 4 岁学龄前的小孩就和国小学童一样,随着年纪的增长,近视度数从 200 度增加到 250 度、 300 度,一直累积,像这样的度数不断累积增加,应该就不是先天眼睛结构上的问题,而是后天环境造成的。
在过去 3C 产品发明之前,父母要等到小孩 6 、 7 岁时,才要开始面临近视的难题;但 3C 产品问世后,却提早了好几年。现代的父母在小孩 2 、 3 岁时,就丢智慧型手机给小孩玩,长时间近距离把玩、滑手机,难怪小孩的近视问题会提早浮现。
近视度数的增加,有没有可能延后结束?在最近梁怡珈的门诊中,每次都会碰到 1 、 2 名成人病患感觉到视力模糊、度数增加而就医,这些病患在工作上大多需要接触到 3C 产品,有的病患即使工作上少接触到 3C 产品,下班后还是会长时间滑手机。梁怡珈说,即使上大学 K 书、拼命玩手机,或是出社会后工作长时间使用 3C 产品,造成假性近视度数攀升,但眼轴是否会增加?仍需要研究证实。
对于眼轴长度增加的原因,目前医界还不是很清楚。虽然说医界已经找出 10 多个和近视有关的基因,但基因会不会表现,进而出现近视,和近距离工作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且是独立而绝对的因素。也就是说,只要长时间近距离工作或滑手机,就一定会近视,在梁怡珈的病人群中,有的小孩是大近视,可是父母却没有近视的困扰,这就可以说明是后天造成的。
避免高度近视,落实护眼行动
一旦罹患近视,就不可能回复到正常视力,即使施行雷射近视手术也是如此,如何避免近视度数不断地累加或避免成为高度近视呢?对于高度近视的定义,亚洲国家多设定在 800 度,欧洲国家为 500 度,因为近视的定义和眼轴长度有关,目前全球对于高度近视的标准还没有共识。
高度近视的人要小心会提早在 40 多岁时出现早发性白内障,罹患青光眼的机率比没有近视的族群高出 2 倍,还会有视网膜裂孔、剥离、退化以及黄斑部病变等并发症。梁怡珈建议, 600 度以上的近视族群,应每年到眼科门诊进行至少 1 次的眼底检查,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更精密的眼科检查。
眼睛是灵魂之窗,不论是否为近视族群,从小就必须开始落实护眼行动,才能常保眼睛健康,医师所提供的护眼行动如下:
1. 使用 3C 产品,最好每隔 30 分钟休息 5 ~ 10 分钟。
2. 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而减少近距离工作或滑手机的时间。曾有小鸡的动物实验发现,蓝光可抑制近视,红光却会增加近视,可是也有其他研究报告指出,蓝光会增加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机率。所以,不管哪一种颜色的光,重要的是增加在阳光下活动的机会,曾有研究建议 1 星期内从事户外活动的时间要 14 小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很难做到,但是,只要多外出,就可以减少滑手机的时间。
3. 摄取适量蔬果,有人建议要多吃含有叶黄素的营养素,由于叶黄素是脂溶性,不容易排出,过量会堆积在脂肪细胞内,让皮肤变黄。其实,民众只要从天然蔬果中摄取即可,深绿色、深黄色蔬果都含有叶黄素,均衡饮食摄取即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