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的思维特点如下:
1、3-4岁处于直接行动思维(思维依靠动作):
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
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实物的动作。
直接行动思维有个好处:它属于无意识思维,不太消耗能量,孩子不感到累。皮亚杰认为:若剥夺孩子的动作就会影响孩子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动作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心理学有个简单的实验:在墙上挖个洞,洞后不断移过卡片,让你数数移过多少卡片。如果要求你必须盯着它,什么都不做,你很快就数的出错了。
假如我给你一些豆子,数一个放一个豆子,或者用笔画一下,你就会发现正确率高多了,不容易出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动作伴随,注意更集中更长久。
所以动作对于小孩子很重要。要想让幼儿注意保持集中就要围绕同一目标不断变化活动,一次活动时间不宜长,而且应让活动变化起来,在丰富的活动中,保持注意的集中和稳定。
2、4-5岁具体形象思维非常突出: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若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
于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出现了,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孩子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
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心理学上认为,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表象分两大类,一类叫实物表象;另一种叫情景表象。什么叫情景表象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这些实物的关系联系起来,靠着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情。
比如,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从穿衣服到出门、上汽车、下汽车到幼儿园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后他就会有一个从家到幼儿园印象。因此,我们说具体形象性思维点型的特征就是:依靠表象的联想去思考。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教育三至六岁的孩子时候,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建立大量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
3、5-6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特征:
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复杂性的判断,下一些结论呀,比如警察是干什么的呀?——抓坏蛋的,罚款的,抓小偷的等,用语言下一些结论,他能进行一定的概括了。
能够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表现是能够推理,从语言上进行推理。能够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以数数为例来看这三种方式的特点:
很小的小孩要数数的时候是手一定要接触到物体的,但是大一点的孩子用手指一指或用眼睛看一看就可以告诉你几个的,再大一点的可以借助加减法、乘除法计算较多的点数。
由此可见具体动作逐步可进入形象思维的阶段,处于抽象思维的前期,更多的是依靠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思维,最后过渡到抽象思维运算。高水平的具体形象思维的人可以把很抽象的理论用具体的语言、具体的形象、具体的东西来说明。
三种思维形式是交叉式向前发展的,比如不是说一过了6岁生日抽象逻辑思维突然就发展起来了,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发展要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