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公车上书的意思是科举时代进京赶考的举人上书朝廷建言国是的故事。
公车上书有多种含义:是科举时代进京赶考的举人上书朝廷建言国是的故事。指清末历史事件公车上书。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公车上书》是孔维克创作的中国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在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公车上书是中性成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公车上书的历史典故:《史记滑稽列传》载:汉武帝时,齐地人东方朔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他广泛地阅读了诸子百家的书,因此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他到长安后,到公车府给皇帝上书,共用三千个木简。
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勉强抬得起来。武帝花了两个月才读完东方朔的奏章,读完后龙心大悦,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后来,公车上书这一典故,用来指向帝王上书,以求得任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