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什么?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家人欢乐团聚的日子。在春节各个地方吃的东西都会有所不同。
一、南方
1、汤圆
时间: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2月5日(正月十五)。
春节时候多吃一些元宵。元宵有些人也管它叫“团子”或者“圆子”,最后一点点演变就成了汤圆,意思是全家团团圆圆。
大年初一,一家人通常会围坐在一起吃汤圆。南方人一般吃汤圆都是吃甜的,里面包裹着白砂糖以及黑芝麻或者是其他的豆制品。
此外,元宵节吃汤圆已经是普遍的习惯,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有的地方也称“煎堆”“油堆”)的习俗。食物有别,寓意却一样。这两种食物都为小圆球形,表示团圆。
原先“油团”的“团”字并不是现在所用的这个团圆的“团”字,而是“抟”字,它表示的是一个把做油团的面戳圆的动作,但随着时间的演化以及文化的融合,也就演变成现在的“团”了。
2、年糕
时间: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
由于年糕大多数是用糯米为原材料制作加工成的,所以会比较黏,和过年的“年”正好是谐音,所以寓意全家人年年高(糕)升。南方人过春节讲究的就是大年初一,一定要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糕。吃年糕就是为了图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3、豆芽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
春节的时候还会吃豆芽,因为黄豆芽形状就和古代那个“如意宝玉”的形状非常相似,寓意着吉祥,所以豆芽也会吃一点。
4、扣肉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等。
扣肉和灌海椒是重庆人春节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扣肉要做得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有的还会加入梅干菜,香气扑鼻,或者直接吃,或者夹在面饼里吃。
5、团年鱼、团年肘子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1月23日(大年初二)等。
湖南春节一定要吃“团年鱼”和“团年肘子”,取义“团团圆圆又一年,辞旧岁迎新年”,鱼和肘子都要选个大的,越大就越丰盛、越吉利;在菜上还会撒满辣椒,代表来年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6、三全、三糕、三丸和鸡汤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1月23日(大年初二)等。
湖北是鱼米之乡,在湖北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当然还有美味的鸡汤。少了这些,就少了很多年味。
7、糖环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1月23日(大年初二)等。
如果说在南方最应景的传统美食,那大概就是糖环了,它的寓意就是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并且糖环具有着悠久的历史,糖环在锅里炸至熟透之后会呈现金黄色,也有黄金满意的意思。
糖环是广东惠州人过年传统小吃之一。对惠州人来说,过年必备的年货是糖环。旧时惠州,每逢春节前几天,大多数家庭都会亲自动手油炸数斤糖环,春节用来接待拜年的亲朋好友。糖环是惠州民间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食品,是春节不可缺少的贺年食品之一。
二、北方
1、饺子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1月23日(大年初二)等。
在北方的年夜饭桌上,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一道大宴美食。饺子,又名娇耳、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除夕守岁吃饺子,意为“更岁交子”。此外,饺子外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之意。
2、年糕
时间:2023年1月22日(大年初一)。
春节吃年糕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风俗,福建的红/白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北方的粘粘糕等。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吃年糕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高。
3、杀猪菜
时间:2022年12月30日(腊八节)、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1月23日(大年初二)等。
在农村,过了腊八之后,人们开始杀猪宰鸡,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送到仓房里冻起来以备节日期间用。谁家杀猪都要用酸菜和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杀猪菜”。
东北地区过年虽然少有新年特色,但餐桌上还是要求鸡、鱼、猪肉俱全。旧时过年东北要杀猪来庆祝,猪的各个部位都会做成美味,而其中杀猪菜也成了过年大菜。
4、米肠
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
米肠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在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虽然它算不上是主食,但是将它当作主食一点也不为过。主要是用洗干净的猪肠,然后放入绿豆芽菜、菜帮、糯米、猪血合成的馅料,所以米肠吃起来软糯可口,一点也不油腻。
5、粘豆包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等。
粘豆包,又叫“年豆包”,是用黄小米和小豆馅制作而成的。蒸粘豆包和蒸馒头一样要发面,发面的“发”寓意“发财”、“发家”,蒸粘豆包则象征“蒸蒸日上”。
包粘豆包,是东北过年不变的习俗。粘豆包是东北满族特色食品,满族人喜欢粘性的食品,粘性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狩猎、砍柴等。
爱吃粘性食品这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非常的普遍,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食用的时候,只要将粘豆包在锅内蒸透,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
6、猪前蹄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等。
猪蹄也叫猪手,春节啃猪蹄是给来年有个挠头,吃了猪蹄可以“挠一挠”,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抓到更多的财富和幸福。而北方人过年吃猪蹄还有个讲究,必须是猪前蹄,因为前蹄是往回挠,而后蹄是往后蹬。
7、小鸡炖蘑菇
时间:2023年1月21日(除夕)、1月22日(大年初一)、1月23日(大年初二)等。
小鸡炖蘑菇是东北过年的必备硬菜。这道菜既是宴客菜又是款待“贵客”的佳肴。东北有一句话“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断魂”,就是说新姑爷第一次到丈母娘家,一定要用这道菜招待。
春节吃汤圆,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上海人习惯在春节这天吃汤圆。
春节吃鱼,寓意着年年有鱼(余)。豫南一带的人喜欢在春节这天吃鱼。
春节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西北很多地方都会在春节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