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内容如下: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原理
溶液中的氨氮多以铵离子或者游离态氨形式存在,铵离子或者游离态氨与纳氏试剂发生反应后可生成具有吸光功能的红棕色络合物,于波长420mm处对溶液中络合物的吸光度进行测量,通过分析络合物吸光度可以测量出溶液中的氨氮含量。
一般情况下,所测水样中会含有各种杂质,例如余氯、悬浮物、金属离子等,其中的有机物、硫化物等也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需要对测量水样进行一定处理,以消除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如果所检测水样混浊,可采用絮凝沉淀法进行处理,或者采用预蒸馏法获取澄清水。样。如果水中存在大量余氯,此时可以采用硫代硫酸钠清除,然后淀粉-碘化钾试纸进行检验,以确保水中余氯已经清除干净。
对于水样中存在的钙镁金属离子可在显色时通过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去除干扰。将经过去杂质处理后的水样与纳氏试剂均有混合,并放置一定时间进行比鱼测定。
资料扩展
纳氏试剂(Nessler)是指一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用于测定空气中、水体中氨氮含量的试剂。
性状
常温下略显淡黄绿色的透明溶液,随着暴光时间增加逐渐生成黄棕色沉淀,溶液会渐渐变黄。
反应机理
碘离子和汞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会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物,此颜色在波长420nm处会有强烈的吸收。而生成的这类红棕色络合物的吸光度会与其溶液的氨氮含量成正比,可用测试反应液的吸收值而测定氨氮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