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里的人全部都是单名啊????
其实三国时期起名字是很讲究的,生下来后一般会有名,字,号三种称谓。比如诸葛亮,填表格式应该是这样的格式: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其实卧龙的号也是诸葛亮是文人觉得自己太有才了,是自己给自己封的称号。
还有关羽应该填:姓关,名羽,字云长,“武圣”称号是多年以后人们给他加的。张飞名飞,字翼德。当时你如果打听张飞这样一个大众化的名字,可能会有好几个叫张飞的人,如果你再说明是找张翼德,姓、名和字都说全了,基本就不会找错人了。
有人对三国里记载的任务做过统计分类,有名有姓的1092人,绝大数是单名。除了诸葛亮老丈人叫黄承彦外,据现在专家考证,黄承彦可能是姓黄,字承岩,而不是名承彦。当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几乎清一色单名。出现这种现象大致与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是避讳礼制。先秦的《礼记·曲礼》里对名字的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取两个字为名,只讳言其中一个字,另一个字可以不用讳。
起名一个字两个字都可以。但随着避讳制度的也越来越讲究,“二字不偏讳”也成非礼了,不如“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意思就是还不如取名一个字更容易避讳。
第二原因是“王莽改制”,西汉灭亡时期,王莽上台后,来了个全面大改制,改地名、改官名和改人名,更是规定禁止名两个字的法令。谁也不敢跟国家法律作对啊。这个单字制度直接影响到东汉和三国以后长达三百年之久。
所以说三国时期里人物起名字都是单字是有历史背景的。起名字也是紧随着时代发展的,到了解放后,起名字基本就是姓和名,没有字了
扩展资料:
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
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
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020-07-2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