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表现如下:
一、强烈的求知欲望
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反映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就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因为,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无论是追求个人未来高质量的生活,还是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理想,都需要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二、强烈的参与意识
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二是指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项活动。
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希望工程”的捐款里有他们的真挚爱心;在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的活动中有他们刚毅的面容;他们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他们为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为社区服务感到自豪……积极的参与意识来自当代大学生日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都标志着大学生心理的社会性的发展和成熟。
三、强烈的情感和交友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社会的联系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的人际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一般人都会有和他人交往和建立某种关系的倾向。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挚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所谓友谊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发展起来的真挚情感,它反映着人际关系的状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024-07-19 广告
大学生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增强: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开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情感波动大:大学生处于一个情感波动大的时期,因为面临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都会对情感产生影响,情绪容易波动。
3.自我评价不稳定: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稳定,有时可能会过分自信,有时可能会过分自卑,需要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来稳定自己的情绪和自我评价。
4.追求自由和独立:大学生追求自由和独立,想要摆脱家庭和社会的束缚,独立思考和行动,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5.对未来充满期待:大学生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6.社交需求强烈:大学生社交需求强烈,希望通过社交来结交朋友、扩展人脉、增加社会经验。
总之,大学生心理特征是复杂的,需要理解和关注,同时要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来保持心理健康和稳定。
人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人,人总是存在于他所处的世界中。社会是发展 的,因此,当代大学生势必深受当代社会的影响,而具有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特 征,其主要特征有多元性、开放性、实用性和迷茫性等方面。教师了解当代大学 生的特征,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有效地 指导学生、帮助学生。
(一)大学生的多元性特征
1.群体结构趋向多元性
大学生的素质差别相去甚远,包含了智力水平、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生源性质及地域性差异,使大学生的群体结构更加多元化。
2.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
多元价值观使大学生产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髙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等。并进而使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产生多元化价值取向,有些学者将大学生的需求分为四类:①学术需求类,②社会地位需求类,③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类,④物质生活需求类。
3.群体行为表现多元化
大学生的不同素质及其不同的价值取向,使其在行为上表现出多元化倾向。从学习态度看,可分为主动学习型和被动学习型。
(二)大学生的开放性特征
1.思想上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在开放的环境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一反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单一的思维模式,面向社会,面向世界,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兴趣、极强的接纳能力和灵活性。
2.个性上的开放性
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影响下,当代青年大学生和受传统教育的父辈相比,受到了更好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还使他们具有更宽广的知识面,社会科技的发展使他们学习的途径更多,大学生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他们广见多闻视野开阔。这些促使大学生形成了更为开放的个性:他们不受传统规矩的束缚,而追求时尚、新奇的变化和挑战;富有独立意识,喜欢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富有自我意识,自信十足,有些甚至比较张扬;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并能加以发展形成特长。
3.人际上的开放性
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消除了“这里”和“那里”的界限,拓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大学生交往范围的不断开放扩大,使其人际关系向多元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
(三)大学生的实用性特征
1.价值取向上的实用倾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实际,如重实用、重眼前利益,即对“空头”、形式主义不屑一顾,而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文化观念上的实用倾向
受实用性文化氛围的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观念日益功利化,他们追求随心所欲的应时文化和快餐文化,在兴趣爱好上表现出一定的媚俗色彩。如在阅读上,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喜欢那些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读物”,而不喜 欢那些思想性强的读物,沉湎于轻松、娱乐、浅层次的阅读状态,这种“浅阅读” 是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的。崇高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反叛,他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追求的目标日趋功利。
3.学习研究上的实用倾向
从大学实施统一收费制度后,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学习与就业的关系,注重投入的回报。他们对教育质量提出 自己的要求,高投入低收益或同等投入的相对低收益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四)大学生的迷茫性特征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迷茫
有些大学生上大学前把大学理想化,并且踌躇满志,可进大学后才发现周围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儿女私情或无谓的消极颓废之中,不经意间产生了从众心理而迷失了自我。大学毕业生面临“供过于求”的挑战,即使“好学生”也未必找到如愿的工作,昔日大学生就业高枕无忧的局面一去不返,因此,找工作和尽心学习有时很难两全其美。
2.基本素质缺陷与心理需求矛盾引发的迷茫
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是“被人牵着鼻子学习”的,他们进大学后就很难适 应“无人管教”的大学生活,如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没课时就睡觉、玩游戏,感 到在大学里是荒废日子,更不知道应该学什么、看什么书。
3.社会责任与自我中心矛盾导致的迷茫
由于网络的发展,应试的压力,家庭的过度呵护,现在许多独生子女学生离 社会越来越远,他们不愿面对社会上的复杂关系,而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在处理
问题时把“家庭方式”带到学校、社会,如碰到不顺心时会采取自虐行为,这在家里会有父母疼爱来阻止,而他们不知道在社会上和家里是不一样的,这种自虐 行为可能会导致真实悲剧的发生。在集体中,有些学生对涉及的个人利益过于敏感,而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则不加关心;还表现为对别人要求苛刻,对自己要求松懈。总之,重视个人利益和自身感受,而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