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卷了吗,卷子?
在这个人人都在卷的社会,今天的你卷了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一词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处,还记得我第一次看见这个词是在高数老师的朋友圈,那时候为了考研而断网的我还不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被补课后才明白这是现在的热梗,与之相关的还有”躺平“一词。
对于内卷,官方的解释是: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而在我看来,内卷离不开”竞争“。而竞争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达成了某种共识。即我们对于价值有比较类似的评价标准。
面对大学校园中的”卷“,我们应该这么面对呢?
一、把握适度原则
在大学里有一门叫马原的课,里面有一章讲了”质“和”量“的关系,其中有一句话:”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
内卷和躺平就好似竞争的两种表现形式,而且是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要在竞争的社会实践中把握好适度原则。掌握好竞争的分寸,远离为了卷而卷的恶性竞争。
二、决定自己未来的方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因此,为什么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自己。换条路走,那还有谁卷得到我们呢?
大学生本来就是一个由无限可能的群体,同时,又容易被身边同学、朋友的决定所影响。像是考研带动全寝的,考教资带动全寝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从众性的努力,其实源于自身缺乏规划,容易被周围的人影响。
对于未来没有想法和规划的大学生,就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别人带给你的价值观,随波逐流的千千万万个大学生站上同一条赛道上,茫然的焦虑着,找不到方向,最后反倒成了陪跑的。没有方向的努力其实就可以被等同于内耗。
在熙攘的信息社会,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独立的想法,选择自己的道路。并为之努力,未来必是繁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