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更是几点
三更指当天的23:00至第二天1:00。
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扩展资料:
1、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19:00-21:00为一更,21:00-23:00为二更,23:00-01:00为三更,01:00-03:00为四更,03:00-05:00为五更。
注:此处“更”在古汉语中读“jīng”。
2、十二时辰制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8)未时:日_,又名日跌、日央等。(13时至15时)。
(9)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