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识庸医文言文阅读
1. 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和全文翻译
翻译:明代的名医戴原礼曾经到京城,听说有一个医生
非常高明,治病总是非常见效,(于是)亲自前往观看。偶然间看到一个求得药的人已经离开了,那个医生追出来告诉他说:临煎药时(要往里面)加一块锡。”戴原礼听了以后心里感到奇怪,便恭敬的问那个医生是什么缘故,医生说:这只是古代的药方罢了。他竟然不知道古方是“饧”,也就是糯米煎成的糖。唉,当今的平庸的医生每每妄称自己对古方非常熟悉,大多只是连锡、饧都分不清楚的人罢了!
走:跑 故:原因,缘故
这个故事是说当时的庸医理解古方锡和饧都分不清楚,轻则影响医疗效果,重则伤及性命,
启发:这个故事不仅引人发笑,更启人深思。讽刺一些不高明的医生。它说明了读文言文时“识字”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医生分不清医书的锡、饧,轻则影响医疗效果,重则伤及性命;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对识字、辨字决不能掉以轻心、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自以为是,不然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失误。本文还讽刺了那些盲目从众,听信传言,去看庸医的百姓
2. 《庸医》文言文翻译
译文:有个医生,自称精通外科。有一位副将从战场下来,被流矢(乱箭)射中,深入皮肉里,请这个医生来治疗。这医生手持剪子,剪掉了箭杆,跪在地上请求奖赏。副将说:“金属箭头还在皮肉里,必须赶紧治疗。”医生说:“取肉内的箭头是内科的事,这不是我的责任。” 词语解释: 阵:战场 延:请 管:箭杆 谢:奖赏
有个医生,自称精通外科。有一位副将从战场下来,被流矢射中,深入皮肉里,请这个医生来治辽。这医生手持并州剪,剪掉了箭杆,跪在地上请求奖赏。副将说:“箭头还在皮肉里,必须赶紧治疗。”医生说:“取肉内的箭头是内科的事,没想到也一起要求我来治疗。”
3. 在鲁迅的 父亲的病 中几位名医的表现,揭示了这些人什么实质
在鲁迅《父亲的病》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当时社会黑暗,人们为了钱谋财害命,所谓的名医甚至是草菅人命不顾性命只为一心谋财,贪财,阿谀奉承,体现人心的险恶狡诈,当时的社会吃人不吐骨。《父亲的病》选自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扩展资料:《父亲的病》创作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可从最后几段的对话中看出来。
《父亲的病》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e68a847a686964616f31333431366330,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
作品包括纳米布沙漠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