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大名著《西游记》为何出自明朝?
基于这些必然存在的内在逻辑,占豪才提出“《西游记》为什么会出现在明朝”这一问。而我们下边也对此进行解析。听完解析之后,相信大家对《西游记》就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会明白为何《西游记》出现在明朝,原来出现在明朝有这么深的历史渊源和逻辑。
要搞清楚为什么明朝会出现《西游记》,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发展状况和过程,否则难知其来龙去脉。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除佛禅文化为古印度舶来品文化外,其它皆出于《易》。《易经》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之神、之基础。易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按时间周期来计算,至少超过万年。从历史文字记载上看,易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确立统治地位并取得大成的第一个时期是周王朝。
西周建立时,周文王对《易经》的再发展奠基了中华文化这个大厦的基础,自此中华文明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西周建立后,周公制礼乐,并发展出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为核心的西周贵族教育体系,“六艺”成为贵族必须掌握的六个基本才能,这“六艺”中的“数”就是《易》,那时称为“术数”(现代解释把“数”说成是“算术与数论知识”是纯属现代人用现代思维推的结论,不靠谱),简称“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后来儒学确立的六经中看出。儒学六经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这其中的《易》就是六艺中的“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朝手中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少,权威性越来越低,礼乐逐渐崩坏,诸侯争霸开始。也正是这一乱世时期,中华思想文化进入了更加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华文化随即在易文华的基础上,进化出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名家・・・・・・等流派。
之所以诞生这么些“家”,根本原因都是基于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了解决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在历史进化过程中,法家最终帮助秦朝统一六国,但法家的严苛使得它缺乏长期统治的基础,并最终很快被推翻。汉朝立后,经过黄老的道家之学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确立了独尊“儒家”。
但事实上,中华文化中儒家虽然长期把持着政坛,但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包括道家、法家、兵家等都并未退出过政治舞台,而是盘于一隅。譬如,法家的思想实际上融入了礼法之中,道家仍在皇家心中藏着,兵家在军事上立于不败之地,阴阳家从未真正出过精英们的心。
当然,自汉代以来,佛家就已在中华文化中找到了一席之地。易文化本身的兼容并蓄,使得佛教在汉代以后的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发扬光大。到了唐朝,释、儒、道三家终在中华文化这个平台上找到了共存的模式,成为中华文化大厦的三根最重要的支柱。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一贯是不排斥的,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唐朝时的中国非常自信,非常开放。鼎盛时期的唐朝首都长安,人口超过一百万,流动人口也很庞大,其中仅外国人就有十万之众。唐朝灭亡后,中国经历了五十多年的五代十国才建立了北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