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征文获奖作品诚信
【诚信征文获奖作品】诚信
历史与文博学院诚信征文 一等奖作品
15级历史二班 苏诗幻
诚信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智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孔子云:言必诚信,行必中正。
千百年来,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至今,世人提倡诚信为人,诚信处事。以诚待人,方得人人敬之;以信服人,方得人人夸之。无论是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甚至于国家之间,都需要诚信,无诚信者则无立足之地。正所谓“人无诚信则不立,家无诚信则不和,业无诚信则不兴,国无诚信则不盛。”
诚信似山,沉稳肃静
商鞅建木立信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年前的商鞅为了让秦国的变法有效的执行下去,在城墙南门立了一根木头,贴出告示说: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没有人相信这个似乎不太正常的大老爷,毕竟那根木头有点力气的人都可以抱的动,这十金似乎来的太容易,或许其中又有什么阴谋呢,毕竟“钓鱼执法”在你头上胡乱按罪名是这帮官老爷最擅长的把戏,众人围着木头嬉笑调侃,却无一人去动那一根木头,这时一个壮汉上前轻松搬起了那根木头向北门走去,众人哄笑一片,甚至有人说:“瞧着吧,这家伙要倒大霉了,官家的钱有那么好挣吗?”当众人随着这个壮汉到达北门时,有人哄笑,有人叹息……此时商鞅却如约拿出那十金,郑重的交予那个壮汉之手,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他们明白了这个人是认真的,他们也明白了这次秦国的变法也是认真的,他们更明白了“于子孙千秋万代,每一家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不是一句空话……
诚信似河,执着向前
“亦存抱柱心,洪波耐今古。莫从桥下过,恐忆少年侣。”这是《庄子》中一个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尾生抱柱。当洪水来袭之时,尾生在想什么呢,他在想那个美丽的姑娘为何迟迟不来赴约?也许是被家人绊住了脚,无法出门?也许是在匆匆赶来的路上?也许,也许她根本忘了这个约定……我们从庄周的只言片语中无法得知尾生的心情,但我们却知道‘梁柱’从此成了守信的标志,尾生和《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一样执拗的守着也许别人早已忘记的诺言,至死方休。有人嘲笑他们偏执,却没有人想过是不是我们太过圆滑,人人都带着面具,行走在这红尘浮世,互相客套寒暄,说着半真半假的话,揣摩着别人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我们骄傲的称之为长大,原来长大就是互相不再信任,那这杯长大的酒是否有些太过苦涩了。
诚信似光,照亮人心
秦朝末年,政治黑暗,沉重的官役,徭役,连年的战乱,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在这乱世凶年里,似乎没有什么是可信的.,礼乐崩坏,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摇摇欲坠,可有一个人的话却掷地有声,这个人就是楚国人季布。在项羽战败之际,刘邦拿出千两黄金悬赏季布的人头,在这果腹都成问题的乱世里,一千两黄金该是多大的诱惑啊,可这一次没有人说话,他们都无声而默契的选择默默保护季布,即使最后可能人头落地,也没有人动摇。不为其他,只为“季布一诺,胜过黄金千两”,曾经季布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那么,这一刻,季布,就由我们来兑现诺言了,也许我们识字不多,也许我们根本不知诚信如何书写,可我们却用行动莫言无声的践行着你曾经教会我们的“诚信”。
商鞅用十金书写了一个国家的诚信,尾生用生命昭示了一个人的诚信,季布用行动教会了一群人诚信……,诚信是一轮赤金明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本来还摇摆不定的生命天枰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神莫神,于至诚”。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唯有诚信才是叩响心灵的钥匙。有了诚信,才会虚心,才肯丢下自己去理解别人,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去接纳别人。有了诚信,我们的心胸就会像大海一样博大而包容。有了诚信,当我们在高大的猜疑栅栏面前徘徊时,才会“诚之所感,触处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