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论文言文翻译
1. 姜公辅文言文翻译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
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
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
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乃止。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
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
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见听纳。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
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
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士君子多之 多:赞赏 B.以市恩泽 市:收买 C.凡数千百言 凡:凡是 D.会有素恶居易者 素:向来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白居易仰酬恩造,耿直进谏的一组是( )(3分) ①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②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④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⑤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 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往往流传到宫中。
B.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可由公家为魏征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赏他的看法。
C.白居易在进谏吐突承璀之事时,言辞太尖锐,让皇上很不高兴。皇上认为白居易是对他无礼,难以忍受。
李绛劝说皇上,白居易事无巨细必定要说,并非说话轻佻,是为报答陛下,皇上想广开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D.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
正碰上有人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
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3分) (2)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见听纳。(3分) 参考答案1.C2.C3.D4.(1)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决心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
(2)皇上说:卿所说的正确。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纳。
【解析】 试题分析:1.凡数千百言意为(奏文)总共有几百上千个字。凡:总共。
所以选C。本题难度不大。
2.①白居易年轻时所写文章的特点,还未做官进谏。⑤是中书舍人王涯的上疏内容3.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没有替白居易求情,反而是落井下石。
4.要注意关键点:(1)自以的以,贮;(2)是、由是、见。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
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受到 那些有志有识之士的赞赏,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言论,元和二年(807)十一月,白居易被召入长安任翰林学士。
元和三年 (808)五月,官拜左拾遗。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被破格提升,决心竭尽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
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屡。
2. 文言文翻译: 圣人作《易》,立篆以尽
刘熙载·书概
圣人作《易》,立篆以尽。意,先天,书之本也:篆,后天,书之用也。
书之有隶生于篆,如音之有微生于宫。故篆取力气长,隶取势险节短,盖运笔与奋笔之辩也。 正书居静以洽动,草书居动以洽静。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沈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
书家一尚熟,而熟有精粗深浅之别,楷能用生为熟。熟乃可贵自世之轻俗滑易当之,而真熟亡矣。
篆尚婉而通,南帖似之;隶欲精而密,北碑似之。
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唐太宗论书曰:“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虞世南作《笔髓》,其一为《辩煮》,盖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受命也。
东坡论吴道子画“出新煮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推之于书,但尚法度与豪放,而无新意妙理,末矣。
它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故不善言草者,意法相害,善言草者,意法相成。
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学问、才能、志趣、构筑了人的精神风貌,也确立了一个书法家的创作风范。启先生的书法气象,一如他的处世态度:虚心涵泳,和缓谨勤。他原本是一名体育教师,从少年时起即精练杨氏太极拳,继而又攻形意八卦,还都有授业名师。但是,作稻梁谋精行了几十年的体育生涯却没有为他赢得声名鹊起,为此他还解释说,他不是那种“热炒热卖”的人。进入90年代后,他改行专业从事书法教学,对书法专爱有加,又值艺术成了商品的时代,但是他仍然是“动于天然”而保持着“不自知”的态度,满足于做个名副其实的“闾里书师”。据说他的亮相书坛,还是因为参加了一次家族文化活动。1989年,为筹措北京恭王府修缮经费,爱新觉罗家族在世的溥、毓、恒、启四代老少书画艺术家纷纷为之捐献作品,启先生在族兄启源先生的鼓励下捐献了两幅作品,即此博得喝彩,出了樊笼。随后,每有请托,启先生即付作品应酬,其声名逐渐远播港、澳、台、日本……创作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可见,启先生的书法创作能时出秀笔,原本与他的为人寄兴高远不无关系。
3. 文言文翻译
楼主你好,查找了资料,但是不多,一下仅从字面上理解。相关原文是:
文华因言:“贼易灭,督抚非人,致败。臣昔论邦辅,栻、濬遂媒孽臣。东南涂炭何时解。”
这是一个叫文华的人说的一段话,意思是:
”叛贼本来是很容易剿灭的,可是任用的督抚人员(责任人)时出现了差错,导致了失败。当初我提议任用曹邦辅,栻、濬这样的人就把消息传给了叛军。东南地区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够解决呢?”
这段文字应该是《曹邦辅》的传记,资料不完整,如果联系上下文,可能有别的解释。这里作为参考,希望有所帮助哦。
4. 把"易"翻译为轻视的文言文
◇《左传》襄公四年
。。。《虞箴》如是,可不惩乎?”
于是晋侯好田,故魏绛及之。
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
贵货易土,
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
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
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公说,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
冬十月,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国人逆丧者皆
髽。鲁于是乎始髽,国人诵之曰:“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
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
5. 文言文 易术翻译
译文:凡是做魔术的,多数是虚伪不真实的。
金陵(今南京)有个卖药的人,用车载一个很大的人像。有人问病,就将药经过大士的手拿来,有药留在大士手上不掉下来的,就给人服用,每日可赚千文钱。
有个少年人在旁边观看,想得到他的魔术,等到人群散了之后,邀请他到酒家饮酒。饮完酒不给钱,少年竟然走出去,酒家店主就像没看见,如此这般来了三次。
卖药人就询问他的办法。少年说:“这不过是小技巧罢了。
如果你答应互相交换,非常幸运。”卖药人说:“我没有别的,其实大士手是磁石做的,药有铁屑,就被粘住了。”
少年说:“我更没有什么高明的,不过是先付钱给酒家店主,约定请客饮酒时,店主绝对不过问而已。”他们(彼此)都是大笑而结束。
6. 古文中的“易”字有哪些解释,越具体越好
易
(1)交换,换。贾谊《论积贮疏》:“罢夫羸老易之而咬其骨”。《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交易。《周易·系辞下》:“聚天下之财,交易而退。”
(3)改变,更换。《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五人墓碑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容易。《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
(5)简易。曾巩《范字贯奏议集序》:“公为人温良慈恕。宽易爱人。”
(6)轻易。《后汉书·梁统传》:“故人轻犯法,吏易杀人。”
(7)轻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8)轻视。《五蠹》:“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童区寄传》:“贼易之,对饮酒,醉。”
(9)怠慢。《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慢易大姖,不震厥教。”
(10)平坦。《战国策·秦策二》:“地形险易尽知之。”
(11)引申为平易、和气。《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12)蔓延。《左传·隐公六年》:“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
(13)修治。潘岳《射雉赋》:“或乃崇坟夷靡,农不易垅。”
(14)《周易》的简称。如诗、书、礼、易、春秋。
(15)通埸。边界,《汉书·礼乐志>;:"吾易久远 ,烛明四极。”
(16)很,非常。。《谭嗣同》:“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
(17)姓。今有易中天。
上述有的义项接近,本可合并,为易于理解,故分条列之,
7. 文言文《易其须眉》翻译
原文: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须眉立乎侧。齐君指之而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须眉于先生也。”子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义,富百姓,而伋得寄帑于君之境内,从襁负之列,其庸多矣。若无此须鬣,非伋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实圣。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圣不以须眉美鬣为称也。人之圣在德,岂在貌乎?且吾先君生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不病毛鬓之不茂也。”
翻译:子思到齐国去,齐国国君的胡须眉毛很美的宠臣站在国君旁边,齐国君指着宠臣笑了,并且说:“如果容貌可以互换,我将不吝惜这个须眉漂亮的人,把他送给先生你。”子思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所希望的是国君你修习礼义,使百姓富强,从而使我能够在您的国家做生意,互换所需,我所要的就这么多。有没有须眉,不是我所担心的。往日尧身长十尺,眉毛雄美,实在是圣人。舜身长八尺有余,脸上下巴没有须毛,也是圣人。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勤于思考以致使身体劳顿,有的眼睛不好,有的头秃背驼,也是不因为须眉漂亮才被称为圣人的。人贤明与否在于德行,怎么会因为容貌?我国先朝国君生下来没有胡须眉毛,但是天下的诸侯却不因为这而不尊重他。因此说来,我只担心品德不够高尚,不担心毛发不茂盛啊。”
8. 论马 文言文翻译
南宋·岳飞《论马》【译文】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
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里,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没事一样。
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
现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
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原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
臣有二马2,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3,饮泉一斛4,然非精洁5,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而驰6,其初若不甚疾7,比行百馀里8,始振鬣长鸣9,奋迅示骏10,自午至酉11,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2,若无事然13。
此其为马14,受大而不苟取15,力裕而不求逞16,致远之材也17。值复襄阳18,平杨么19,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20,饮不择泉。揽辔未安21,踊跃疾驱22,甫百里23,力竭汗喘24,殆欲毙然25。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26,好逞易穷27,驽钝之材也28。【注释】:1、“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
称(chēng):称道,赞许。2、臣:我,岳飞自称。
3、噉(dàn):同“啖”,吃。至:达。
刍(chú):牲口吃的草。4、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5、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
不受:不食饮。6、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
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7、若:好像,似乎。疾:快。
8、比:等到。9、振鬣(liè):竖起马鬣。
鬣:马脖子上的长毛。10、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
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11、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
午: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2、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3、若无事然:像没事一样。14、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5、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
苟:苟且,随便。16、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
裕:充沛。17、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8、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
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19、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0、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1、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绳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2、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23、甫:刚刚。
24、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25、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
殆:近于,几乎。26、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盈:满足。27、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8、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
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拓展资料】:百度百科-良马对《论马》节选自《良马对》,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用问对形式谈良马和劣马,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内容嘲讽与斥骂兼具。
“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的良马,用以喻栋梁之才,但却不容于社会,相继以死。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却活得长久,却能苟合于世。
这篇散文以良马、驽马为喻,来论说人材,确实是有真知灼见。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
词存三首。创作背景:宋高宗赵构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在军中得良马否?”于是,岳飞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回答了高宗的询问。
后除岳飞为太尉,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三百户,继又除宣抚使兼营田大使。三月扈从高宗至建康,论恢复大计。
此时为岳最得志的时期,《良马对》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