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濡以沫真正的含义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其意一为:泉水干涸,鱼用唾沫相互湿润。后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新华多功能字典)。
其意二为:泉水涸竭,鱼就吐沫以相互沾湿。后即用来比喻人同处困境,互相救助(辞海)。此二种释义相异之处只在于:一强调微薄的力量,一不强调。释义分别出自于《新华多功能字典》与《辞海》。
濡:沾湿,浸润。沫:唾沫。[1]成语出处
此语出处有二,其一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呴:吐口水,吐沫。中华书局译为:泉水干涸了,鱼就共同困处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与其称誉尧而非难(nàn)桀,就不如善恶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此语出处之二为《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