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多菲的诗歌有哪些特点?
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伟大爱国诗人、革命家,一生创作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诗之王。
他出生于一个家境贫寒之家,当过兵,做过流浪艺人。15岁起就开始写诗,19岁发表第一篇作品《酒徒》。1844年到布达佩斯,出版了两本诗集,其中有两首著名的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随后,他到各地游历,写下了《反对国王》《匈牙利的贵州》等诗篇。总的基调是,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诗歌深具民歌风味。
1846年参加革命后,裴多菲的思想与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主张以诗歌为武器,为革命斗争服务,创作了许多政治抒情诗,号召人民争取自由与解放。名篇有《我渴望着流血的日子》《啊,人应当象人》《给贵族老爷们》《致十九世纪的诗人》《男人,应该有男人的勇气》《为了人民》等。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地表现了匈牙利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具有充沛的浪漫主义激情和爱国热情,具有极大的鼓舞力量。1849年7月在反抗俄奥联军的战争中不幸牺牲。
裴多菲牺牲时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且有相当部分在战火中完成。这样的高产率,在欧洲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在匈牙利文学乃至其整个民族的发展史上,裴多菲都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一个多世纪以来,裴多菲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文学革命的一面旗帜,也得到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公认。他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在广为传诵。
他的《民族之歌》曾成为非正式的“国歌”,可见其诗歌影响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