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毕业后,同学情谊就淡了?
展开全部
因为维持情谊的代价太大。
这个代价不单单是指物质,还有时间和精力,以及你们彼此间的阶层。
大学不同于其他学段,同学大多来自天南海北,本身就受地理的限制没法经常见面,而不见面感情自然逐渐淡漠,线上联系无法取代真正见面带来的感觉,但要是见面的话就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可大家都是需要生活的,而大部分人为了生活已经筋疲力尽了,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分给大学情谊。除非你们见面带给你们的精神慰藉可以完全抚慰彼此双向奔赴时付出那些东西带来的疲倦,你们的友谊才能长久维持,但这是大部分人难以做到的。
还有就是彼此的阶层不同,在学校里自然一起上课一起住,但走出社会就会发现是不一样的,你们家庭不同、工作不同带来的壁垒也是一个大考验。尤其当彼此的工作完全没有交集的时候,会慢慢分离彼此间的交际圈子和关系,这是很难受但又很现实的问题。想要维持友谊,就得主动打破这种阶层,要么你融入对方,要么对方融入你,这就是考验友谊那个坎。
情谊的维持是需要牺牲和迁就的,当你们的情谊敌不过这些的时候,自然会慢慢淡去。
展开全部
今天看到一个话题:毕业后你还会和同学联系吗?
有位朋友的回答特别戳心,他说“毕业几年,大家都低头忙碌着,当你抬起头来想看看身边的人的时候,他们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
手机号码换了,微信也联系不上了,从此这个人便跟你断了联系。到最后,还能够保持联系的同学也就那么一两个。
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有6个人,毕业之后还能够经常联系的只剩下一个。而那一个不是当时跟你最要好的,而是离你最近的。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其实很现实,当你离得远了,便没有联系的必要了。
刚毕业的时候,我们会在群里聊工作、聊心事。我们约好半年相聚一次,但是还没有到半年,大家就走散了。
有的人回了老家,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活。有的人去了北上深,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再过几年,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那些没有结婚生子的,忙着在职场拼杀,这个群彻底寂静了。
即便还有一个跟你离得很近的同学,可是你会发现你们已经一年没见面了。
拉开两个人的不是距离,而是来因为你们两个人已经属于不同的圈子了。
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叫思。我上了大学,而她高中毕业就出门打工了。每年放寒暑假回来我都回去找她,可真的见到了,你会发现两个人的相处再也回不到从前那样轻松愉快了。
你不懂她的生活,她也不懂你的圈子,于是彼此都在小心谨慎地照顾着对方的情绪。
大学毕业之后,在广州工作了几年,我回到家乡。我再次主动去找她,想要再续曾经的友谊。可我又一次失败了,当她说出“像你这样的大学生怎么会知道我们的难处呢?”我就知道她早已经把我排除在她的世界之外了。
果不其然,只要我不找她,她从来不会主动找我,而我找到的时候,通常也是聊不到几句就没下文了。
我决定放过彼此,不在纠结于这段让彼此都不适的友谊。在我心里,她依然是我最重要的朋友,只是我不会再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了。
毕业之后,“圈子”和“阶层”决定了你们的友谊能够走多远。
就像一个穷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跟一个富人成为朋友,尤其是那些内心认为自己贫穷的人。
在思的心里我和她之间始终有一条分界线,我上了大学,而她没有。她认为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我无法理解她的悲苦。
在我看来,她的悲苦更多的是来源于她的自卑和好强,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过得不尽人意,更害怕别人用施舍的眼光看待她的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阶层的人无法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无法和比自己强大的人做朋友,因为你看到对方的成功的时候便会想起自己的失败。
04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毕业后,很少人会和同学保持联系?
各奔东西,各赴“刑场”
想要拆散一对好朋友,只需要一次高考,或者是一次大学毕业就够了。当你们各奔东西,即使如今的通讯再发达,感情也会变淡,然后便是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
维系一段友谊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刚走出社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恨不得24小时都是白天,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睡觉。
于是,友情被暂时排除在了生活之外。
再想起时,每个人的圈子不同了
为什么不同圈子的人很难进入别人的圈子?因为身份认同感。
Z先生有一群很好的高中同学,除了Z先生高考的时候考砸了,上了大专,其他都是本科毕业。
大学毕业之后,大家的起点不同,人生轨迹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那些本科毕业的同学大多数都去了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再差点也是国企、银行之类的。只有Z先生在私企做着销售。
Z先生很想融入他们的圈子,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们压根就不带他玩。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只要有活动他都忙前忙后,最后才进入他们的圈子。
即便是这样,Z先生能够融入他们的圈子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身份的认同,而是因为他脸皮厚。对于那些脸皮薄的,被冷待几次自然也就离开了。
每个圈子都会有一个“验证码”你只有输对了验证码,你才能够进入那个圈子,这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
05
毕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每个人的方向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走着走着就散了。
有的人选择了安逸,有的人选择了挑战,还有的人选择了继续躲在象牙塔里。不管你选择了哪一条路,能够遇见的,能够彼此理解的,只有那些跟你同路的人。
有位朋友的回答特别戳心,他说“毕业几年,大家都低头忙碌着,当你抬起头来想看看身边的人的时候,他们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
手机号码换了,微信也联系不上了,从此这个人便跟你断了联系。到最后,还能够保持联系的同学也就那么一两个。
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有6个人,毕业之后还能够经常联系的只剩下一个。而那一个不是当时跟你最要好的,而是离你最近的。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其实很现实,当你离得远了,便没有联系的必要了。
刚毕业的时候,我们会在群里聊工作、聊心事。我们约好半年相聚一次,但是还没有到半年,大家就走散了。
有的人回了老家,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活。有的人去了北上深,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再过几年,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那些没有结婚生子的,忙着在职场拼杀,这个群彻底寂静了。
即便还有一个跟你离得很近的同学,可是你会发现你们已经一年没见面了。
拉开两个人的不是距离,而是来因为你们两个人已经属于不同的圈子了。
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她叫思。我上了大学,而她高中毕业就出门打工了。每年放寒暑假回来我都回去找她,可真的见到了,你会发现两个人的相处再也回不到从前那样轻松愉快了。
你不懂她的生活,她也不懂你的圈子,于是彼此都在小心谨慎地照顾着对方的情绪。
大学毕业之后,在广州工作了几年,我回到家乡。我再次主动去找她,想要再续曾经的友谊。可我又一次失败了,当她说出“像你这样的大学生怎么会知道我们的难处呢?”我就知道她早已经把我排除在她的世界之外了。
果不其然,只要我不找她,她从来不会主动找我,而我找到的时候,通常也是聊不到几句就没下文了。
我决定放过彼此,不在纠结于这段让彼此都不适的友谊。在我心里,她依然是我最重要的朋友,只是我不会再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了。
毕业之后,“圈子”和“阶层”决定了你们的友谊能够走多远。
就像一个穷人无论如何也无法跟一个富人成为朋友,尤其是那些内心认为自己贫穷的人。
在思的心里我和她之间始终有一条分界线,我上了大学,而她没有。她认为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我无法理解她的悲苦。
在我看来,她的悲苦更多的是来源于她的自卑和好强,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过得不尽人意,更害怕别人用施舍的眼光看待她的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不同阶层的人无法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无法和比自己强大的人做朋友,因为你看到对方的成功的时候便会想起自己的失败。
04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毕业后,很少人会和同学保持联系?
各奔东西,各赴“刑场”
想要拆散一对好朋友,只需要一次高考,或者是一次大学毕业就够了。当你们各奔东西,即使如今的通讯再发达,感情也会变淡,然后便是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
维系一段友谊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刚走出社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恨不得24小时都是白天,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睡觉。
于是,友情被暂时排除在了生活之外。
再想起时,每个人的圈子不同了
为什么不同圈子的人很难进入别人的圈子?因为身份认同感。
Z先生有一群很好的高中同学,除了Z先生高考的时候考砸了,上了大专,其他都是本科毕业。
大学毕业之后,大家的起点不同,人生轨迹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那些本科毕业的同学大多数都去了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再差点也是国企、银行之类的。只有Z先生在私企做着销售。
Z先生很想融入他们的圈子,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们压根就不带他玩。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只要有活动他都忙前忙后,最后才进入他们的圈子。
即便是这样,Z先生能够融入他们的圈子更多的时候不是因为身份的认同,而是因为他脸皮厚。对于那些脸皮薄的,被冷待几次自然也就离开了。
每个圈子都会有一个“验证码”你只有输对了验证码,你才能够进入那个圈子,这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
05
毕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每个人的方向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走着走着就散了。
有的人选择了安逸,有的人选择了挑战,还有的人选择了继续躲在象牙塔里。不管你选择了哪一条路,能够遇见的,能够彼此理解的,只有那些跟你同路的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