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中复习计划

11月6日就要期中考试咯。有点期待,有点紧张。期中考后还要综合知识竞赛呢。我想要个比较有用的复习计划。离期中就2,3星期了。着重告诉我物理,地理,生物,数学怎样复习。都是... 11月6日就要期中考试咯。有点期待,有点紧张。

期中考后还要综合知识竞赛呢。

我想要个比较有用的复习计划。离期中就2,3星期了。

着重告诉我物理,地理,生物,数学怎样复习。都是我的弱项。

别把在网上查的都给我。我都看过了。
展开
 我来答
曲终_
2008-10-26 · TA获得超过1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万
展开全部
给你生物的复习提纲,都是我们老师整理的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1、动物的分类方式(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

2、鱼能在水中生活的两个重要的特点
3、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它有什么结构特点?
4、水是如何入鱼鳃,从什么地方流出?
5、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鱼在游泳时靠什么产生前进的动力?靠什么保持方向?
6、模拟实验的概念
7、鱼类的主要特征 P7
8、其他水生动物的特征及代表生物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有什么特点?
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特征?
(5个)
3、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5、蚯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6、兔子适应陆地环境的特征
7、兔子前后肢、牙齿、消化道的特点
8、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1、空中飞行的动物包括哪三类动物?
2、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种类外。P20
3、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是什么?
(包括体型、翼的特点、肌肉、骨骼、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4、双重呼吸的概念及气囊的作用
5、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P24
6、认识书本上几种昆虫的翅。 P24
7、昆虫的翅及鸟翼适于飞行的共同点(3点)
8、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
9、昆虫的外部特征(以蝗虫为例3点)
10、两栖动物的概念 P25
11、节肢动物的共同点及常见的节肢动物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3、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部分
4、关节的结构及其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5、人体的主要关节:肩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等
6、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7、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8、骨、关节和肌肉位置关系
9、骨骼肌(是器官)的结构及特性
10、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几组?为什么?
11、掌握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
12、运动时各系统的协调作用
13、用一句话来说,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P32
2、两者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
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5、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 P37
2、群体中等级的划分依据(以狒狒群体为例)
“首领”的特权及职责
3、通讯概念及主要方式 P39
4、群体生活的意义
5、通讯的意义及应用

地理的是课件,要复制太难,需要的话给我你的邮箱,我发给你

数学的多做题就好
物理就课本看熟熟,也是要多做题
猪猪603442
2008-10-19 · TA获得超过129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物理:只有多做题了,把重点的题都看一看 我没记错的话 应该是声学和光学吧!声学要会做声学的一些题 光学要会画光的反射折射图
地理、生物:那就得背了,每天有详细的计划
数学:和物理一样只有多做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ongzhouxi2008
2008-10-23 · TA获得超过1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多做题吧!
作弊(不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08-10-24 · TA获得超过116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2万
展开全部
语文把所有要求背的全背熟,文言文的会默写。数学对已学内容作总结,经典题型不看答案再做一遍。外语复习单词时,recite主要文断,并复习资料书语法点。

*当中考进入倒计时,学生们的心情也变得极为复杂,真可谓“数年寒窗苦,只待今朝试”,其紧张和压力也往往达到最高值.此时,每个考生都希望以最佳状态走入考场,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怎样才能保持临考前的最佳状态呢?
一、克服考前易出现的几种不良习惯
1.做难题
有些同学在考前觉得自己复习得很不充分,所以在考前仍然在做大量难题.他们一般有这样的心理:“如果我做会了这些难题,万一考试时出现了某道题,我不是捡了一个便宜吗?”事实上,考前做难题有害无益.因为:
第一,做难题会影响你的自信,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本来你正准备以正常的自信心态迎接考试,可复习中突然遇到了难题,你不由得变得心中无底了,你会自己吓唬自己,深信考试必出这种难题.实践证明,你所深信的“难题必考”的假定,十有八九是不准的.
第二,做难题会打乱你的整个思路.知识是成体系的,理解了才能得以运用.由于做难题使你无暇整理自己的思路,到了考场上头脑易发生混乱.
第三,做难题会耗费大量精力,使你得不到适当的休息.考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心态,适当休息,整理思路,如果做难题,势必会造成大脑过度兴奋,到了考试时则有可能使你感到疲劳,力不从心了.
2.开夜车
有些同学在考前拚命抓紧时间,可谓是分秒必争.常常是挑灯夜战,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这种提前兴奋是非常危险的,它很有可能使你陷入身心疲劳,还会使你思维不清晰.
此外,考前熬夜的人,在考试期间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现象.熬夜必迟起,而考试则是早晨8点,你勉强起床,毫无食欲,昏昏沉沉,怎么能答好题呢?
3.看弱点
有些同学在平时复习时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觉得自己还可以.但到考前几天,开始大量发现自己的弱点:这些单词怎么没印象,这个题还不会做,这个公式还没有背上……于是便重新开始复习.一旦进了考场必然大脑乱作一团,原来会的知识也记不起来了,一走出考场,什么都想起来了,可为时已晚.
所以,在考前无论发现了什么弱点,都不要过多地去想,要有一个平常心:反正已复习这么长时间,该掌握的大概都掌握了,没有掌握的着急也来不及了.不可能什么都会,只要正常发挥,就不会有大问题.现在是复习已掌握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是再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二、科学安排好考前一周的复习
考前的复习与平时的学习,其策略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考前的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一个短期复习计划
制定复习计划,首先要考虑到考试的顺序,即复习的顺序应同考试的顺序一致.有的同学制定复习计划的原则是后考的学科先复习,先考的学科后复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样安排无论对先考的学科还是对后考的学科都是不利的.那么,临考前一周的复习计划如何制定呢?假设考试顺序是:9日的考试科目是A、B科,10日的考试科目是C、D科,11日考试的科目是E、F科.那么,复习的安排应是:3日复习A、B科,4日复习C、D科,5日复习E、F科,6日再复习A、B科,7日再复习C、D科,8日再复习E、F科.
上述计划的另一特点是分散复习,因为集中复习易使大脑皮层疲劳,而分散复习可以转换皮层的兴奋区,复习的效果比较好.
2.确定考前复习的侧重点
在考前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把所学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地复习一遍,所以这时的复习应有侧重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内容;(2)考前老师看重和强调的内容;(3)针对自身的弱点,应注重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复习.
3.阅读以前的各科考试试卷
通过阅读以前的试卷,可以了解命题的规律,比如说上一年压轴题是二次函数、方程综合题,那么这种题型今年作为大题可能性不大.这样为自己的复习提供一定的线索.
另外,熟悉以往的考题也是了解题型的过程,对于一个考生来说,熟悉各类题型,可以防止考场上措手不及.
三、如何保持考前最佳的身心状态
考前的临考状态,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要想精神饱满地走进考场,必须身心两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
(一)保持良好的心态
1.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
就是要树立一个“信念”,即“我一定能考出最佳水平”,这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使人乐观、勇敢、有效地面对各种困难.
2.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考前对“能不能考上重点中学”,“考不上重点中学怎么办”这类问题不要想得太多,应把思想集中到复习及答题中去,使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走进考场.
3.不要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言行
另外,考试之前,如果你的情绪很紧张,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缓解.
(1)找朋友交流;
(2)写出自己的担忧;
(3)适当地听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动人的音乐,能使人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4)为考试做准备.与其紧张,不如想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例如检查考试的必备物品,考前一天去考场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场周围的环境.最后,不要忘记提前一些时间从家中出发,以防路上遇到意外情况而耽误了考试.
(二)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
考试期间保持最佳的生理状况,也是决定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考前如何调节生理状态呢?
1.保持原有的起居和规律
有的同学本来平时生活很有规律,可到临考前总希望自己睡的时间能更长一些,认为这样会使自己状态更加好一些,因此,他们常常比平时提前一些时间上床.然而由于生物钟的影响,上床后并不能马上入睡,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会感觉头昏昏的,反而会影响了考前的状态.
2.避免疲劳
临考前的一周一定要避免疲劳.如果考生考前仍拼命读书至深夜或其他原因而导致体力过度消耗,进入考场会感到精力不足.此外,如果是放松或娱乐,也要避免疲劳.总之,考前的学习、娱乐一定要适度,有一个原则,即不要从事过于兴奋和刺激强烈的活动,只有活动适当才有利于脑力和体力的恢复,否则会得不偿失.
3.防止考前暴饮暴食
一些家长在考前,对考生进行所谓的“大补” ,每天鱼、肉、蛋,还要外加一些补脑冲剂,结果导致考生胃肠出现问题,也会对考试带来不利影响.
考前可食用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西红柿、瘦肉、乳类、鱼类,少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睡前不要喝过多的咖啡和茶,以免影响休息
. 4.晚上散步
考前一周每天散步15分钟,散步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5.洗温水浴
考前的最后一天,可以洗个温水浴也将有利于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应预防考前失眠,这在上面“保持原有的起居和规律”中已经提及,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以上三个方面仅供各位考生参考,衷心祝愿各位考生能保持考前的最佳状态,从而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2345544321
2008-10-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快要考试了你们谁来帮帮我

参考资料: 扩大就;往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