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是否就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我来答
caideaa
2008-10-30 · TA获得超过11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38万
展开全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前,称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期,是按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标志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的探索,结果是失败了。之后,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标志,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加私有制作为经济基础,却获得成功。所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至于为什么?请看下文。

特色理论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提出的。我对特色理论的探索如下:

一、特色理论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不久,在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就开始了以俄为师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一化三改。1956年以消灭私有制为标志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宣布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随即开始了大跃进,出现了大饥荒。在进行经济恢复后不久,又搞了十几年的文化大革命,使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把中国搞成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1978年,人均GDP仅有148美元,远低于当时从殖民地走出来的巴基斯坦的260美元和印度的248美元,与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以上相比,更是相去甚远。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从总结历史经验中,痛定思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重新进行了探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改造,废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农村,废除了大锅饭,推行了农民创造的包产到户的经验,发展个体小商品经济。在城市,发展个体经济,扶持私有经济,引进外资,开设特区,进而建立了市场经济机制。使中国人民脚踏实地的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2006年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位居世界中游,远高于印度2007年的830美元,巴基斯坦的790美元。非公有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百分之几,发展到2006年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2007年的5%以上,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的比重由不足1%上升到8%左右。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力明显增强。但国内却出现了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腐败现象严重,社会道德缺失等,使国内形势趋向紧张。如何看待这些成绩和问题,如何继续前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大问题。

二、消灭私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标志

消灭私有制是马克思定义的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因而消灭私有制,被认为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标志。但马克思讲的消灭私有制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可以消灭私有制。恩格斯指出:“只能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因而马克思定义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列宁修正了这个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在生产力落后地区也可以建设社会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成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就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消灭了私有制,还搞了无产阶级专政,这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员,苏联从1917年成立,到1991年的消失。变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从私有制的消灭,到私有制的恢复。中国从1953年到1978年的探索社会主义实践,也是从消灭私有制到恢复私有制。苏联的解体和中国以俄为师实践的失败,都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在生产力落后的地区,超前消灭私有制,没有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民共同的富裕。恰恰相反,而是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共同贫困。这说明马克思是对的。列宁是错的。消灭私有制,只能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
苏联的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样板,它背离了马克思所说的消灭私有制的前提条件,实际上是先天不足的社会主义早产儿。在生产力落后地区搞社会改革,消灭私有制,不代表进步;不灭私有制,也不代表不可以搞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就是要在不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中国人自己定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创不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把乌托邦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主义理想,落实到在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上,并把实现这一任务的责任,落实到被认为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的肩上。按照马克斯的推断,当生产力发展到可以消灭私有制的水平时,即即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下时,无产阶级就会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人类就可以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普遍享有自由、平等、博爱和富裕的社会生活。
现今世界上自称为社会主义的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原苏联的社会主义:其模式是;在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调节+无产阶级专政。这种社会制度在表面上消灭了剥削与压迫,实现了经济平等,但实际上,剥削与压迫仍然存在,经济平等是大家都受穷。这种模式,已经和正在被历史所淘汰。
二是北欧的社会主义模式,其模式是:在生产力发达条件下,生产资料私有制加社会所有制+市场调节加计划调节+民主与法治。这种模式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长起来的,它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在实现全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和共同富裕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如瑞典2007年人均GDP达到48950美元,普通人民的生活从摇篮到坟墓都有社会保障,这种条件,恐怕已超出马克思当年预期。而且他们还在继续前进。
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是一种新模式,可概括为:在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加私有制+计划调节加市场调节+民主与法治(这个模式尚在形成中)。经中国人民三十年的实践,框架基本形成,并已初步取得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改造而来的。生产资料从公有制改造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加私有制,经济调节机制由计划调节改造为计划调节加市场调节。这两种改造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由无产阶级专改造成民主与法治的政治体制,还只是开了个头,难度很大,不仅有认识问题,而且有群体的利益问题。现实的中国,目前尚处于转型的过渡期,前进的道路,也处于探索之中,如何走,既要创新,又要走稳,既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又要保持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从落后生产力起步的社会主义

要在生产力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土地上,建设马克思所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博爱和富裕生活的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就需要使生产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即把生产力提高到可以消灭私有制的水平,亦即把生产力提高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容纳不下的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把中国这样的大国的生产力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提高到消灭私有制所需要的水平,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可以是资本主义阶段。也可以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向马克思定义的社会主义社会过度的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基础。当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资本主义也可以发展生产力,也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基础,人民的生活,也可以不断改善。但主观条件不同,前者是自觉的,有理论指导,可以少走湾路,后者是自发的,只能摸索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人定义的社会主义,是指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社会形态,即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不断向自由、平等、博爱和富裕生活前进的社会形态。如果按照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表述,把消灭私有制作为评价标准的话,称其为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生产力欠发达地区向马克思定义的社会主义目标前进的道路,是我们中国人定义和开拓的。这就是从中国落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既能高速发展生产力,又能不断向自由、平等、博爱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前进的道路。是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要我们自己开拓的道路。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在不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自觉向社会主义目标前进道路。这和北欧一些国家搞的社会主义有某些类似之处,都是在不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分配渠道,提高全社会人民的权益,达到共同富裕。使全社会人民都享有自由、平等、博爱和富裕的幸福生活。但两者的基础不同,一个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一个生产力水平还相当落后。
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是先进还是落后。就看其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促进还是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产品不丰富的条件下,也就是在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的独立性的历史阶段,最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社会制度。这已被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也给了那些超前消灭私有制的国家以足够的教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恢复和发展私有制,适应了现实生产力水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民意,因而成为促进生产力高速发展主要推动力。人民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事实对比,足以说明在中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上,消灭私有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促进,而是促退。
我国恢复私有制之后,在取得发展经济成效的同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产生了,如两极分化加剧,贪腐问题严重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因素很多,要具体分析。主要问题在于,我们尚处于从苏联模式向中国模式转变的过渡期,生产力水平尚处于十分落后状态,相当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而所有制和经济调节机制的转变,虽框架已经形成,但还不完善。无产阶级专政向民主与法治转变,只是开了个头。专政虽已失去其存在的根据,(消灭了私有制,才需要专政)但在现实的政治体制中,仍占有主体位置。因此,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加速由专政向民主体制的转变。要运用人类社会已取得的一切先进科学成果,特别是要运用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如何改造其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验教训,来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使我国的上层建筑,尽快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其核心问题,就是在私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传统的说法与现实对不上号,如名人名言,把公有制定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私有制定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而我国现实的经济基础,却是公有制加私有制。这样的经济基础,按传统的说法,这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混合体,这对某些人来说,即对那些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实际上,这样的经济基础,在落后生产力的基础上,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历史阶段里,是正常状态。事实已经证明,这种结构既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又有利于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然,这需要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点,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即全社会的人,在高速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虽然提高的速度上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都在提高。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前进的过程,先圣先贤的认识,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名人名言,不一定都反映真理,因此不能用名人名言,作为根据,争论不休。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历史才是评阶理论的终审裁判员,只有实事求是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实践中不断探索事物的规律性,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参考资料: baidu caideaa

悠悠无我
2008-10-27 · TA获得超过13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8万
展开全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其基本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并存发展。 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同当代资本主义性质不同,但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到2050年我国将走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此新中国成立不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芽儿墨斋
2008-10-27 · TA获得超过127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6万
展开全部
不是。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家性质是属于民主主义国家。
我国从1953年开始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性质上的根本改变,才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说是由我国特有情况决定的,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当时,我国生产力相当的落后,百废待兴,即使到了今天,我国的生产力也依然落后。
中国近百年的革命经验和人们选择,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而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便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因此,说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cce926cb8
2008-10-28 · TA获得超过19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5万
展开全部
新中国成立后还没有,是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1956年)才叫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一结婚男人
2008-10-28 · TA获得超过4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否,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