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是什么
展开全部
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也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使其获得美感的基本源泉。人生活在自然中,宇宙万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处处蕴含着美的韵律。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自然美,就要了解自然美,了解它的基本特征,提高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自然美是中举脊皮小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自然美的意义
自然美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自然美对提高中小学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自然美自然是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但虽人人有目共睹,却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有的人置身于枫林晚照、长空落日、画眉清音的景色之中,他却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这种身在美中不识美的情况,说明要认识“自然”这部“最伟大的书”,领会“自然美宫”中的美,首先要对自然抱有一种欣赏态度,要有一双会欣赏的眼睛,去感知自然美。这是获得自然美的首要条件。我们可以将自然形象美归结为雄、秀、奇3种基本类型。欣赏自然美,应从分析形象特征入手。
①自然美的雄伟。雄伟的因素是高大刚劲,气势磅礴等,它总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震动。如泰山雄伟,耸立于辽阔坦荡的华北平原,以其高大磅礴的气势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拔地参天,给人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之感。在自然界中,这种景物的例子是比比皆是的。
②自然美的秀丽。秀美的因素是小巧玲珑,线条柔和,神态妩媚等,人们比喻为“杏花春雨江南”之美。如正差花、草、垂柳、小鸟等的美。就风景而言,多是浓荫绿树,花草繁茂,伴有一定水面,造成山青水秀之美。我国南方雨量充沛,植物茂盛,不少地区具有秀丽景色。这个秀丽如果与其他形式配合,就形成各种秀来。例如,峨嵋雄秀,雄是指峨嵋山体高大,海拔3099米,“云鬟凝翠”,其下诸山多为云雾所弥漫。说它秀是指它植被丰富,色彩翠黛雅丽,终年常青,其中一些植被又是其他名山所少有的。特别是满山的杜鹃,春夏之际,不同品种依次自下开到山顶,极为瑰丽,所以峨嵋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可见,植被对于自然景观的秀美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峨嵋正是以其主峰的险峻高耸,曲折如眉,色彩葱绿,而博得“雄秀西南”的美称。
西湖秀媚,媚就媚在山不高,湖不大,山峦叠翠,山水交融,妩媚丰满,登山瞰湖,则湖山焕发,水穷际而山绵延,若在晨雾暮霭中,则湖山如水墨淡彩更有四季草木葱茏,植被繁茂,落英缤纷,这些自然景物的巧妙融合,构成了西湖似天生丽质的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媚秀之美。
富春江的锦绣之美。锦有鲜艳华美之意。同学们读过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正是诗人用来描绘富春江锦绣之美的佳句。这一江碧水曲折多姿,流经层次分明、绵延起伏的青山脚下,穿过时开时合的平原、盆地,江上舟筏往来,白帆点点,渔歌唱晚,江中沙洲浮绿,使远近上下景色变化多端。而富有特色的村落、小镇,黑瓦白墙,高低错落,镶于山水田园之间,构成其典型的江南山水田园的锦绣风光。尤其在春天,两岸青山滴翠,桃李花开遍野,金黄的油菜花和嫩绿的麦苗展现于阡陌田畴,白帆渔网撒于碧波清流之上,春意盎然,这也许就是“富春”江名的来由。
③自然美的奇特。所谓奇特是说它不普遍,出人意料,与众不同。这类事物不是以雄伟、秀丽吸引人,而是以奇制胜。同学读过的《桂林山水》,其中描绘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意态万千,是以奇为人们所少见,给人美感。正是“平地涌千峰”,“群山倒影山浮水”,构成如唐代诗人韩愈描绘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景色。自然景物的奇,不仅体现于“奇峰”上,也体现在“异洞”中。由于我国特有的溶岩地貌,造成了众多的景色殊异的溶洞景观,如桂林的七星岩、芦苗岩,南宁的伊岭岩,还有金华双龙洞,宜兴善卷洞等,这些由水“雕刻”而成的石笋、石幔、石花等,形态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如雄狮,如大象,如黄龙,如盛开的荷花,如莲藕,如丝瓜,如葫芦,如香蕉,酷似一座水晶宫。这些造型奇特、美妙迷人的景象,使人不胜惊叹。
被誉为“天下奇”的黄山,则奇就奇在构成黄山地理环境的基本因素峰奇、石奇、松奇和云奇上。黄山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称。山峰高峻奇险,石峰纤细挺野肢拔,巨细对比,景观生动而富变化。石浑厚简洁,松苍劲洒脱,石峰如“笔”,古松似“花”。松石相得,构成寓意深刻的奇景“梦笔生花”。松长峭壁,为千峰披绿点翠,凌云表,有云更显意境之妙。云起处,汪洋恣肆的云层时而猛涌,宛如千层白浪卷层巅,万丈急涛泛山岩;时而轻流,宛如柔绢弥四塞,摩崖填壑,上下相连。刹那间云开雾散,日光下射,有如流银泻地,丹崖贴金。黄山云海漂渺,景观瞬息万变,或隐或显,忽浓忽淡,时实时虚,似真似幻,使人联想无限。天下奇观很多,各有特色,桂林之奇是峰、石、洞、水,融为一体;雁荡山之奇则是峰、嶂、洞、瀑交浑;而黄山之奇在于峰、石、松、云巧妙有机结合,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审美价值,实为罕见的自然奇观。
有些动物的美,也是以奇取胜的,如长颈鹿身体构造特殊,它伸长脖子抬起头有6米多高;河马的鼻孔、眼睛、耳朵几乎都长在一个平面上,体积大,口大,牙像两把铲子向前探出,张开大嘴时,一个人若跳进去,都填不满它的巨口。大象也是因为有长长的鼻子,小小的眼睛,葵扇一样的耳朵,笨拙的形态,形体特殊。这些都使人产生美感。就是人们常玩的“缩龙成寸”的“一寸三弯”的盆景艺术在造型上也是以奇制胜。当然并非所有的奇都是美,奇之所以美可能与人类长期创造活动有联系,在创造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的东西,往往引起人的美感。自然中的奇特景象,仿佛是经过鬼斧神工开辟出的,它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联想。
自然景物的基本类型,除雄、秀、奇为其主要类型外,还有险、幽、旷的特点。华山之险,在其险峻难登,所谓“自古华山一条路”,给人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感。青城之幽,幽在丛山深谷,古木蔽天,造成幽深、清新、恬静的意境。至于“八百里洞庭”、“五百里滇池”、“天苍苍,野茫茫”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壮阔辽远,使人心胸宽广,则是旷美了。
根据上面所述可以总结出欣赏自然美应该注意如下3点:
①提高审美的感知力。美感是从人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早晨,那澄碧如洗的天空,灿烂的云霞,辉煌的朝日,欢飞的鸟雀,晶莹的露珠,无不是通过能感受形式美的审美感官这个“窗口”的感知向美感过渡的。正如我国美学家王朝闻所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审美感知变得丰富、深刻和健全呢?
首要一点,是要有充分的审美准备,要时刻以一种审美态度对待生活。如果你根本不想去感知美,你的审美感知对美就会闭锁着。那么你的美感就无从发生。例如,春游时,许多同学首先注意的不是审美准备,而过多关注的是物质准备,带上许多好吃的东西,穿上鲜艳的衣服,准备的是吃一顿、玩一阵。于是到了春游的地点,尽管树枝的嫩绿已在透露春意,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已在表达着春的信息……但一些同学对春毫无感知。所以要丰富和深化我们的审美感知,第一点就是要以审美态度对待生活。
其二,要以情带动审美感知。多情是善感的一条重要的审美感知规律。审美始终是伴随强烈的情感活动的。无论是在仲夏之夜繁星闪烁的天空,还是破晓之际冲破云雾、跳出海面的日出,无不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感知。情感与认识不同,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它是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对象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就产生肯定的情感:满意,愉悦,喜欢和热爱。反之则产生厌恶、烦闷的情感。审美感知是在情感推动下进行活动的。
其三,审美感知有选择和整合作用。美的事物是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又有不同的特征,但人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各个形象,而是有选择地把各部分整合在一起,成为统一整体去欣赏,这就是审美感知的整合作用。以白居易的《暮江吟》为例,诗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的景物是不计其数的,而作者在众多的景物中只把夕阳、碧水、露珠、弓月等,优先选择出来,凸现在前面,成为审美感知的对象,而其他部分,如蓝天、晚霞、夜空、绿草等则好像退到“后面”,作这审美感知的背景,使选择出来的东西,被感知得更充分,更深刻,更清晰。这就是审美感知的选择作用。在这首诗里,作者并不是把优先选择出来的景物或特征,去孤立地分别感知它的形象,而是把它们有机地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去欣赏暮江的光色斑斓、露珠弯月的静谧、夜色的幽美,通过整合把握暮江的自然美。所以,提高审美感知的选择和整合能力,在欣赏自然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②欣赏自然美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前面说过,自然物有多方面属性和社会生活相联系。欣赏自然美总是使人想起美好的生活,而每种属性又总有与生活中某些事物相似之处,或在时间与空间上接近,这就唤起欣赏者的多种联想和想象,进入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因此,欣赏自然美不仅要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力,还要充分发挥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想象力。正是由于人们各自审美经验不同,审美联想和想象力强弱的差异,面对同一景象,获得美感体验会有所不同。例如月亮的美,使人浮想联翩。以李白赏月来看,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相似联想,待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把明月和故乡联想在一起了,当他说:“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的诗句时,已是用来抒发自己辞亲远游追求理想的情感,对月的欣赏已进入想象境界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赋予月亮以生命,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可见,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能进入自然美的真正欣赏阶段,也无法领悟自然美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③欣赏自然美要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欣赏自然美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达到情景交融,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修养,否则是难以体验出深刻高尚的审美意境的。读过《爱莲说》后,当你再欣赏莲时,就会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婷婷净植”的品格。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许多画家画荷。又如,你知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若你身临其境,就会深感其中的诗情画意和生机盎然的趣味。
④欣赏自然美,还要提高思想素质。思想境界的高尚,是和自然美的境界相契合的,你的思想达不到一定的境界,就体会不到自然美的更深层次。正如写《爱莲说》,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是写不出《爱莲说》的,因为他没有这种高尚的品德,就体会不到莲花的这一品德。又如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还虚心’,正因为诗人有谦虚劲节的美德,才和竹子产生了共鸣。正因如此,我们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欣赏自然美的态度,只有这样方才可能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把正确欣赏自然界的方法与态度教给学生。例如,某学校老师在课余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风景区野游,在游玩的同时向学生们介绍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的目的。
总之,欣赏自然美,不仅应当注意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的修养,更要重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达到欣赏自然美的深层次。
1.自然美的意义
自然美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自然美对提高中小学的审美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自然美自然是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但虽人人有目共睹,却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有的人置身于枫林晚照、长空落日、画眉清音的景色之中,他却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这种身在美中不识美的情况,说明要认识“自然”这部“最伟大的书”,领会“自然美宫”中的美,首先要对自然抱有一种欣赏态度,要有一双会欣赏的眼睛,去感知自然美。这是获得自然美的首要条件。我们可以将自然形象美归结为雄、秀、奇3种基本类型。欣赏自然美,应从分析形象特征入手。
①自然美的雄伟。雄伟的因素是高大刚劲,气势磅礴等,它总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震动。如泰山雄伟,耸立于辽阔坦荡的华北平原,以其高大磅礴的气势凌驾于齐鲁丘陵之上,拔地参天,给人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之感。在自然界中,这种景物的例子是比比皆是的。
②自然美的秀丽。秀美的因素是小巧玲珑,线条柔和,神态妩媚等,人们比喻为“杏花春雨江南”之美。如正差花、草、垂柳、小鸟等的美。就风景而言,多是浓荫绿树,花草繁茂,伴有一定水面,造成山青水秀之美。我国南方雨量充沛,植物茂盛,不少地区具有秀丽景色。这个秀丽如果与其他形式配合,就形成各种秀来。例如,峨嵋雄秀,雄是指峨嵋山体高大,海拔3099米,“云鬟凝翠”,其下诸山多为云雾所弥漫。说它秀是指它植被丰富,色彩翠黛雅丽,终年常青,其中一些植被又是其他名山所少有的。特别是满山的杜鹃,春夏之际,不同品种依次自下开到山顶,极为瑰丽,所以峨嵋素有“植物王国”之称。可见,植被对于自然景观的秀美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峨嵋正是以其主峰的险峻高耸,曲折如眉,色彩葱绿,而博得“雄秀西南”的美称。
西湖秀媚,媚就媚在山不高,湖不大,山峦叠翠,山水交融,妩媚丰满,登山瞰湖,则湖山焕发,水穷际而山绵延,若在晨雾暮霭中,则湖山如水墨淡彩更有四季草木葱茏,植被繁茂,落英缤纷,这些自然景物的巧妙融合,构成了西湖似天生丽质的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媚秀之美。
富春江的锦绣之美。锦有鲜艳华美之意。同学们读过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正是诗人用来描绘富春江锦绣之美的佳句。这一江碧水曲折多姿,流经层次分明、绵延起伏的青山脚下,穿过时开时合的平原、盆地,江上舟筏往来,白帆点点,渔歌唱晚,江中沙洲浮绿,使远近上下景色变化多端。而富有特色的村落、小镇,黑瓦白墙,高低错落,镶于山水田园之间,构成其典型的江南山水田园的锦绣风光。尤其在春天,两岸青山滴翠,桃李花开遍野,金黄的油菜花和嫩绿的麦苗展现于阡陌田畴,白帆渔网撒于碧波清流之上,春意盎然,这也许就是“富春”江名的来由。
③自然美的奇特。所谓奇特是说它不普遍,出人意料,与众不同。这类事物不是以雄伟、秀丽吸引人,而是以奇制胜。同学读过的《桂林山水》,其中描绘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意态万千,是以奇为人们所少见,给人美感。正是“平地涌千峰”,“群山倒影山浮水”,构成如唐代诗人韩愈描绘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景色。自然景物的奇,不仅体现于“奇峰”上,也体现在“异洞”中。由于我国特有的溶岩地貌,造成了众多的景色殊异的溶洞景观,如桂林的七星岩、芦苗岩,南宁的伊岭岩,还有金华双龙洞,宜兴善卷洞等,这些由水“雕刻”而成的石笋、石幔、石花等,形态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如雄狮,如大象,如黄龙,如盛开的荷花,如莲藕,如丝瓜,如葫芦,如香蕉,酷似一座水晶宫。这些造型奇特、美妙迷人的景象,使人不胜惊叹。
被誉为“天下奇”的黄山,则奇就奇在构成黄山地理环境的基本因素峰奇、石奇、松奇和云奇上。黄山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称。山峰高峻奇险,石峰纤细挺野肢拔,巨细对比,景观生动而富变化。石浑厚简洁,松苍劲洒脱,石峰如“笔”,古松似“花”。松石相得,构成寓意深刻的奇景“梦笔生花”。松长峭壁,为千峰披绿点翠,凌云表,有云更显意境之妙。云起处,汪洋恣肆的云层时而猛涌,宛如千层白浪卷层巅,万丈急涛泛山岩;时而轻流,宛如柔绢弥四塞,摩崖填壑,上下相连。刹那间云开雾散,日光下射,有如流银泻地,丹崖贴金。黄山云海漂渺,景观瞬息万变,或隐或显,忽浓忽淡,时实时虚,似真似幻,使人联想无限。天下奇观很多,各有特色,桂林之奇是峰、石、洞、水,融为一体;雁荡山之奇则是峰、嶂、洞、瀑交浑;而黄山之奇在于峰、石、松、云巧妙有机结合,给人以无穷无尽的审美价值,实为罕见的自然奇观。
有些动物的美,也是以奇取胜的,如长颈鹿身体构造特殊,它伸长脖子抬起头有6米多高;河马的鼻孔、眼睛、耳朵几乎都长在一个平面上,体积大,口大,牙像两把铲子向前探出,张开大嘴时,一个人若跳进去,都填不满它的巨口。大象也是因为有长长的鼻子,小小的眼睛,葵扇一样的耳朵,笨拙的形态,形体特殊。这些都使人产生美感。就是人们常玩的“缩龙成寸”的“一寸三弯”的盆景艺术在造型上也是以奇制胜。当然并非所有的奇都是美,奇之所以美可能与人类长期创造活动有联系,在创造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的东西,往往引起人的美感。自然中的奇特景象,仿佛是经过鬼斧神工开辟出的,它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联想。
自然景物的基本类型,除雄、秀、奇为其主要类型外,还有险、幽、旷的特点。华山之险,在其险峻难登,所谓“自古华山一条路”,给人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感。青城之幽,幽在丛山深谷,古木蔽天,造成幽深、清新、恬静的意境。至于“八百里洞庭”、“五百里滇池”、“天苍苍,野茫茫”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壮阔辽远,使人心胸宽广,则是旷美了。
根据上面所述可以总结出欣赏自然美应该注意如下3点:
①提高审美的感知力。美感是从人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早晨,那澄碧如洗的天空,灿烂的云霞,辉煌的朝日,欢飞的鸟雀,晶莹的露珠,无不是通过能感受形式美的审美感官这个“窗口”的感知向美感过渡的。正如我国美学家王朝闻所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审美感知变得丰富、深刻和健全呢?
首要一点,是要有充分的审美准备,要时刻以一种审美态度对待生活。如果你根本不想去感知美,你的审美感知对美就会闭锁着。那么你的美感就无从发生。例如,春游时,许多同学首先注意的不是审美准备,而过多关注的是物质准备,带上许多好吃的东西,穿上鲜艳的衣服,准备的是吃一顿、玩一阵。于是到了春游的地点,尽管树枝的嫩绿已在透露春意,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已在表达着春的信息……但一些同学对春毫无感知。所以要丰富和深化我们的审美感知,第一点就是要以审美态度对待生活。
其二,要以情带动审美感知。多情是善感的一条重要的审美感知规律。审美始终是伴随强烈的情感活动的。无论是在仲夏之夜繁星闪烁的天空,还是破晓之际冲破云雾、跳出海面的日出,无不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感知。情感与认识不同,它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它是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对象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就产生肯定的情感:满意,愉悦,喜欢和热爱。反之则产生厌恶、烦闷的情感。审美感知是在情感推动下进行活动的。
其三,审美感知有选择和整合作用。美的事物是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又有不同的特征,但人不是孤立地去感知各个形象,而是有选择地把各部分整合在一起,成为统一整体去欣赏,这就是审美感知的整合作用。以白居易的《暮江吟》为例,诗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的景物是不计其数的,而作者在众多的景物中只把夕阳、碧水、露珠、弓月等,优先选择出来,凸现在前面,成为审美感知的对象,而其他部分,如蓝天、晚霞、夜空、绿草等则好像退到“后面”,作这审美感知的背景,使选择出来的东西,被感知得更充分,更深刻,更清晰。这就是审美感知的选择作用。在这首诗里,作者并不是把优先选择出来的景物或特征,去孤立地分别感知它的形象,而是把它们有机地构成一个艺术的整体,去欣赏暮江的光色斑斓、露珠弯月的静谧、夜色的幽美,通过整合把握暮江的自然美。所以,提高审美感知的选择和整合能力,在欣赏自然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②欣赏自然美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前面说过,自然物有多方面属性和社会生活相联系。欣赏自然美总是使人想起美好的生活,而每种属性又总有与生活中某些事物相似之处,或在时间与空间上接近,这就唤起欣赏者的多种联想和想象,进入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因此,欣赏自然美不仅要有敏锐的审美感知力,还要充分发挥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想象力。正是由于人们各自审美经验不同,审美联想和想象力强弱的差异,面对同一景象,获得美感体验会有所不同。例如月亮的美,使人浮想联翩。以李白赏月来看,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相似联想,待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把明月和故乡联想在一起了,当他说:“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的诗句时,已是用来抒发自己辞亲远游追求理想的情感,对月的欣赏已进入想象境界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赋予月亮以生命,达到“物我两忘”的地步。可见,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能进入自然美的真正欣赏阶段,也无法领悟自然美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③欣赏自然美要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欣赏自然美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达到情景交融,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修养,否则是难以体验出深刻高尚的审美意境的。读过《爱莲说》后,当你再欣赏莲时,就会联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婷婷净植”的品格。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许多画家画荷。又如,你知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若你身临其境,就会深感其中的诗情画意和生机盎然的趣味。
④欣赏自然美,还要提高思想素质。思想境界的高尚,是和自然美的境界相契合的,你的思想达不到一定的境界,就体会不到自然美的更深层次。正如写《爱莲说》,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是写不出《爱莲说》的,因为他没有这种高尚的品德,就体会不到莲花的这一品德。又如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还虚心’,正因为诗人有谦虚劲节的美德,才和竹子产生了共鸣。正因如此,我们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欣赏自然美的态度,只有这样方才可能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把正确欣赏自然界的方法与态度教给学生。例如,某学校老师在课余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风景区野游,在游玩的同时向学生们介绍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的目的。
总之,欣赏自然美,不仅应当注意文学、艺术、历史等文化的修养,更要重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能达到欣赏自然美的深层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