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是红尘俗世

最近查资料,发现中国对于凡尘一般都称之为红尘,而日本则刚好相反,成为黄尘.这是为什么??我想要点有用的答案,写论文用的.同志们,不要只看中文的红尘,重要的是那个日语中的黄... 最近查资料,发现中国对于凡尘一般都称之为红尘,而日本则刚好相反,成为黄尘.这是为什么??我想要点有用的答案,写论文用的.
同志们,不要只看中文的红尘,重要的是那个日语中的黄尘,如有能回答的,可多加分.
展开
 我来答
民生研究院
推荐于2016-03-19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3万
展开全部
是翻译的问题,当初佛教在6世纪由友好的朝鲜百济王王国(百済)作为一份礼物的形式由中国和朝鲜传到日本。

在传播的时候出现了差异

即:中国的红尘在于繁闹尘市,中国以红为喜,所以认为尘世即红尘,出家即要看破红尘

日本认为尘世即黄土,出家即远离尘世,但仍于尘世之中。所以日本和尚可以结婚。
泥颂s7
高粉答主

2008-10-3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亿
展开全部
红尘”一词,指人间俗世之意。
古代时的“红尘”一词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中:“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作“人世间”解释,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开篇阐述石头的来源时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红尘是由两个字组成:红与尘。红色是传统中国的最爱,新年佳节或是一般喜庆都少不了以红色挂彩。红色代表世间的种种诱惑,象征着生命的追求和世人的欲望;经过源远文化意识熏陶,红色已涵盖了世间的特色,红色即是世间。
说到“尘”,我们即想起尘埃污浊。 西方容许穿着鞋子进入宗教场所,如犹太基督教堂。反观在东方的传统风俗里,每个人在进入屋子庙宇都必须先把鞋脱掉,不把鞋底的尘埃带进;以佛教的教义则是不把自己的烦恼带入别人的家庭或是神圣的庙宇。
诚然,看破红尘的真正意义就是知道、明了、体悟世间的实相。佛教认为我们是不可能在世间满足自己的追求与欲望。裟婆世界的本质是不圆满,是苦的;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有情与无情终逃不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命运。当我们深入了解无常现象,我们亦然体悟“无我”乃是一切万物的实相。这有别于西方传统的知识与信仰认知,如犹太基督教认为我们的灵魂是永恒不变的。
佛教认为看破红尘是洞悉与体悟世间的实相,而要追求永恒的悦乐则应该要看破红尘;看破红尘不是冷漠无情,六亲不认,而是在知性上体悟世间的本质:苦dukkha、无常anicca、无我anatta;在情感上不因执着而生起烦恼。

全文请看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92262.htm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fjlsj_2008
2008-10-31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亿
展开全部
红尘”一词,指人间俗世之意。

古代时的“红尘”一词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中:“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作“人世间”解释,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开篇阐述石头的来源时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