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教材解读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学材料是生活中见过的,都是学生能接受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的吸引力是激发探索热情的重要因素。�
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无论是表达周期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尊重学生的方法和个性特点。突出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
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 〔要领指导〕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难点 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要领指导〕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第二学段的前两册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曾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
〔要领指导〕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注意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来自于实际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对后继学习的作用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能够激活学生的潜能,便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独特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时设计 1、初步认识周期现象中的规律……………………………1课时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1课时
2006-2007学年固城中心小学五数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讨论稿 主备人:赵三多
教学内容 课 题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讨论记录
教学建议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领指导〕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
〔要领指导〕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也可以是配套的教学课件。
知识点
梳理分析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画图的策略、例举的策略、计算的策略、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规律。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独立思考形成初步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学习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2)例举的策略。(3)计算的策略。
3.比较方法。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 “试一试”第1题。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
(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四、提升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五、全课总结
六、欣赏简单周期现象排列规律的生活场景图。
2006-2007学年固城中心小学五数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讨论稿 主备人:赵三多
教学内容 课 题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讨论记录
教学建议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要领指导〕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领指导〕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1.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知识点
梳理分析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四、综合练习:练习十第4—7题。
不好的话也采纳我好么?
不然你就浪费了!
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学材料是生活中见过的,都是学生能接受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的吸引力是激发探索热情的重要因素。�
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无论是表达周期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尊重学生的方法和个性特点。突出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
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 〔要领指导〕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材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难点 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要领指导〕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规律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在第二学段的前两册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也曾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
〔要领指导〕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注意选择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来自于实际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对后继学习的作用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能够激活学生的潜能,便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独特的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时设计 1、初步认识周期现象中的规律……………………………1课时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1课时
2006-2007学年固城中心小学五数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讨论稿 主备人:赵三多
教学内容 课 题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讨论记录
教学建议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领指导〕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发现周期,并体会它的确定性是认识周期现象的关键。
〔要领指导〕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是现象的周期。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也可以是配套的教学课件。
知识点
梳理分析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画图的策略、例举的策略、计算的策略、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规律。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提出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独立思考形成初步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学习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2)例举的策略。(3)计算的策略。
3.比较方法。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 “试一试”第1题。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
(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四、提升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五、全课总结
六、欣赏简单周期现象排列规律的生活场景图。
2006-2007学年固城中心小学五数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讨论稿 主备人:赵三多
教学内容 课 题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讨论记录
教学建议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要领指导〕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领指导〕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1.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知识点
梳理分析 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四、综合练习:练习十第4—7题。
不好的话也采纳我好么?
不然你就浪费了!
展开全部
五年级数学半期测试题
(8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 填空(第3、4题第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0分)
1、0.65×7表示( ) 8.2×0.15表示( )
2、3.490490……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2.5时=( )时( ) 3小时15分=( )时
3.06吨=( )千克 20厘米=( )米
4、在下面的○里填上”>””<” ”=”符号
6.58×0.96○6.58 9.5×1.1○9.5
85.5÷0.8○85.5 82×0.25○82÷4
5、5.6里面有( )个0.1 ( )个0.01是1.5
6、同一个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0.5倍,积( )倍.
7、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42.5,乙数是40,甲数是( ).
8、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7.5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数是( ).
9、(1)1.3+8.2=9.5 (2)14.6-9.5=5.1 (3)12.75÷5.1=2.5
列出综合算式(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4分)
1、 0.60和0.6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相同 ( )
2、求8.4的一半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8.4÷2或8.4×0.5( )
3、2.0490490……的循环节是“049”( )
4、因为0.8×A>0.8,所以A>1 ( )
三、选择题(填番号,共4分)
1、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 )
(1)扩大100倍 ( 2)缩小100倍 (3)不变
2、7.5×10.1=( &nb
(8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 填空(第3、4题第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0分)
1、0.65×7表示( ) 8.2×0.15表示( )
2、3.490490……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2.5时=( )时( ) 3小时15分=( )时
3.06吨=( )千克 20厘米=( )米
4、在下面的○里填上”>””<” ”=”符号
6.58×0.96○6.58 9.5×1.1○9.5
85.5÷0.8○85.5 82×0.25○82÷4
5、5.6里面有( )个0.1 ( )个0.01是1.5
6、同一个算式里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0.5倍,积( )倍.
7、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42.5,乙数是40,甲数是( ).
8、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7.5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数是( ).
9、(1)1.3+8.2=9.5 (2)14.6-9.5=5.1 (3)12.75÷5.1=2.5
列出综合算式(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4分)
1、 0.60和0.6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相同 ( )
2、求8.4的一半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8.4÷2或8.4×0.5( )
3、2.0490490……的循环节是“049”( )
4、因为0.8×A>0.8,所以A>1 ( )
三、选择题(填番号,共4分)
1、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 )
(1)扩大100倍 ( 2)缩小100倍 (3)不变
2、7.5×10.1=( &nb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