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的历史?
2013-11-12
展开全部
漯河历史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勤劳朴实的漯河人民,为这块土地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古迹名胜。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漯河定居生息。南北朝时,北魏在此筑奇雒城,设南颍川郡。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螺湾河镇;嘉靖二十一年,改"螺"为"漯";嘉靖三十三年,曾名"螺湾店",是郾城县11个集镇之一,为重要津渡。清咸丰二年(1852年)修源汇寨。民国初年改称"漯河镇",俗名"河上街"。1948年置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1992年被省定为内陆特区,1994年确定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
史载,南宋绍兴十年,宋抗金于郾城,即著名的"郾城大战"。1904年,平汉铁路部分通车,漯河车站投入运营。1927年,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唐生智部与奉系军阀在漯河、郾城、临颍激战,奉军伤亡万余,溃走许昌。1944年5月5日,漯河被日军侵占。1945年9月20日,日军中将鹰森孝在漯向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签投降书。1947年12月19日,由陈庚兵团四纵队解放。1948年1月,建立市人民民主政府。1975年8月,境内连降暴雨,沙、澧河决堤,造成重大洪水灾害,乌兰夫率中央慰问团来漯视察。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漯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居弱图强,励精图治,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八五”时期,漯河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30个城市之一;“九五”时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2.1%;2002年,在全国26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按综合实力排序,漯河位居第71位;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85亿元,增长14%。产业特色日益明显。漯河是河南省唯一的食品工业基地市、全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全市有6000余家食品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培育出了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双汇”、“南街村”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漯河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改革开放比较超前。大多数公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各项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有双汇发展和银鸽投资两支股票上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持续增长。现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漯河,美国杜邦公司、日本火腿株式会社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漯河;鲜冻猪肉出口占河南省总量的85%,农产品出口占全省总量的20%。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受到中组部肯定,创办文明学校得到中宣部肯定。漯河荣获了全省“双拥”模范城、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市等称号。
2003年7月,漯河有批跨入“中原城市群”行列。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审时度势,确立了“在中原城市群众加快经济隆起、建设开放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前5年实现全面小康”三大目标。2004年12月,漯河市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在漯河发展史上又掀起了崭新的一页。漯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高树新目标,实施新创业,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开放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勃勃生机。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漯河定居生息。南北朝时,北魏在此筑奇雒城,设南颍川郡。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螺湾河镇;嘉靖二十一年,改"螺"为"漯";嘉靖三十三年,曾名"螺湾店",是郾城县11个集镇之一,为重要津渡。清咸丰二年(1852年)修源汇寨。民国初年改称"漯河镇",俗名"河上街"。1948年置县级市,1986年升格为省辖市,1992年被省定为内陆特区,1994年确定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
史载,南宋绍兴十年,宋抗金于郾城,即著名的"郾城大战"。1904年,平汉铁路部分通车,漯河车站投入运营。1927年,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唐生智部与奉系军阀在漯河、郾城、临颍激战,奉军伤亡万余,溃走许昌。1944年5月5日,漯河被日军侵占。1945年9月20日,日军中将鹰森孝在漯向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签投降书。1947年12月19日,由陈庚兵团四纵队解放。1948年1月,建立市人民民主政府。1975年8月,境内连降暴雨,沙、澧河决堤,造成重大洪水灾害,乌兰夫率中央慰问团来漯视察。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漯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居弱图强,励精图治,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八五”时期,漯河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30个城市之一;“九五”时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2.1%;2002年,在全国26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按综合实力排序,漯河位居第71位;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85亿元,增长14%。产业特色日益明显。漯河是河南省唯一的食品工业基地市、全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全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全市有6000余家食品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培育出了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双汇”、“南街村”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漯河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改革开放比较超前。大多数公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各项配套改革全面推进,有双汇发展和银鸽投资两支股票上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和出口创汇持续增长。现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漯河,美国杜邦公司、日本火腿株式会社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漯河;鲜冻猪肉出口占河南省总量的85%,农产品出口占全省总量的20%。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受到中组部肯定,创办文明学校得到中宣部肯定。漯河荣获了全省“双拥”模范城、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市等称号。
2003年7月,漯河有批跨入“中原城市群”行列。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审时度势,确立了“在中原城市群众加快经济隆起、建设开放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前5年实现全面小康”三大目标。2004年12月,漯河市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面完成,在漯河发展史上又掀起了崭新的一页。漯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高树新目标,实施新创业,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开放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