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杀人犯法吗?

如果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患者,因收到外人刺激使其精神病复发,后将那人打伤或致死,因付什么刑式责任,本人有游离人格,一个温柔,一个暴力,我怕迟早有一天会被刺激出那个暴力的人格.... 如果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患者,因收到外人刺激使其精神病复发,后将那人打伤或致死,因付什么刑式责任,本人有游离人格,一个温柔,一个暴力,我怕迟早有一天会被刺激出那个暴力的人格...请大家简单回答,并解释。 展开
 我来答
国晖律师事务所
2019-10-12 · 百度认证: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官方账号
国晖律师事务所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是全国知名律所,2004年12月经广东省司法厅批准成立,是一家大型的合伙型律师事务所,国晖所现有执业律师422名,目前,国晖深圳总所下设北京分所、上海分所等17家分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帝国づ月长石9bc4a9
2018-07-01 · TA获得超过7.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6180万
展开全部
精神疾病患者有对他人造成伤害的,需要做司法鉴定,确认事发时属于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还是完全行为能力
如果确定事发时完全行为能力,那么和普通人一样处理
如果是限制行为能力,同样会触犯刑法,但应当减轻处罚
如果确系无行为能力,那么嫌疑人不受刑事处罚,但应当由其财产及其监护人来予以赔偿受害人及其家属民事损失
还有一点,精神病人发作时攻击他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被攻击人和其他群众可以予以制止,属于正当防卫,如果精神病人的攻击可能造成人员死亡,被害人反击造成精神病人伤亡的,构成正当防卫,不负法律责任。也就是说,精神病人发作伤人时,也构成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8
展开全部
杀人犯法是必然的,只是由于精神病患者,没有行为能力所以无法追究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如果是在发病状态下杀人,是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的。但这需要得到医学上的鉴定。但这一般很有困难,所以你要小心。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张勇律师
高粉答主

2009-12-29 · 律师
张勇律师
采纳数:23959 获赞数:8387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
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 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找法网
2021-08-19 ·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
找法网
找法网(china.findlaw.cn),创立于2003年6月,中国知名的法律信息咨询网站,致力于为法律需求者提供免费多样的法律咨询服务。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精神病患者杀人构成犯罪,但不一定会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要视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结果而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1403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广州萤火虫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南昌湖上倒影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郑州都市传说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8967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