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是怎样一个城市?其经济发展主要靠什么?
展开全部
基本概况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557.5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数民族38个,约有6.73万人。市境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55318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49亩。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26个乡、镇、办事处,6516个村委会。2001年末,全市企业单位1219个,事业单位1481个,机关单位1010个,全部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325020人。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栏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地热资源尚待开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的4大编组站之一。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聊城信息港”是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的一部分,它与国外信息网相连,实现了与世界资源共享。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聊城经济发展迅速、百业俱兴。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9.4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1.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8.66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9.5∶43.5∶2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312元。 工农业总产值573.47亿元。 实有耕地面积55318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84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01亿元,粮食产量423.87万吨,棉花产量8.47万吨,油料产量27.70万吨,水果产量34.99万吨,蔬菜产量743.66万吨,肉类总产量39.20万吨,禽蛋产量30.10万吨,大生畜年末存栏150.55万头,水产品产量39.0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2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453.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3.40亿元。全市工业企业130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102个(国有工业企业53个),小型企业260个。国有工业企业87个、总产值965123万元,集体工业企业57个、总产值299471万元,股份合作工业企业12个、总产值114154万元,股份制工业企业84个、总产值1026504万元。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16个、总产值130033万元,中央工业企业1个、总产值9577万元,省属工业企业2个、总产值52438万元。 出口总额126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1%,进口总额4527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实际利用外资额36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公路客运量1779万人,公路货运量881万吨,电信业务总量12686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5218万元。
聊城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科学教育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城市环境整洁清新,是山东省卫生城市;接待条件日渐完善,拥有一批高档宾馆、酒店;陆路口岸、海关、商检等涉外机构健全。随着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市区集中供暖、供气、以及东昌湖和古运河、徒骇河等工程项目的相继建成,聊城的城市建设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随着4×60万千瓦山东中华聊城发电厂一期工程的完工,全部投产后,聊城将成为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江北水城”将以她独特的风韵,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编辑本段神话传说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对此,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城。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境内地形较为平缓,除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0座剥蚀的残山外,皆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莘县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高唐县的东北部最低,海拔27.5米。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聊城改道泛滥,形成了高坡、洼地相间的微地形起伏地貌。
构造
全市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Ⅰ)的一部分,聊考断裂带又将全市分为2个二级构造单元,其西部为辽冀台向斜(Ⅱ1),东部为鲁西台背斜(Ⅱ2)。辽冀台向斜中有2个三级构造单元,即临清坳断区(Ⅲ1)和内黄隆断区(Ⅲ2);鲁西台背斜中有1个三级构造单元,即茌平坳断区(Ⅲ3)。其次,自西向东又分7个四级构造单元:馆陶凸起区(Ⅳ1)、临清凹陷区(Ⅳ2)、新集凸起区(Ⅳ3)、莘县凹陷区(Ⅳ4)、桑阿凸起区(Ⅳ5)、阳谷凸起区(Ⅳ6)、东阿凹陷区(Ⅳ7)。区内分布许多断裂,其走向一般呈北东向。较大的断裂为聊考大断裂,其次有冠广断裂、冠县断裂、堂邑断裂、聊城断裂、茌平断裂、东阿断裂、馆陶断裂、马陵断裂,另外还有许多小断裂。聊考断裂,北自茌平,南至河南兰考,全长270公里,市内长度110公里,是市内辽冀台向斜与鲁西台背斜的分界线,同时控制着市内第三系的发育及构造形态的发展。冠广断裂,西自冠县,穿过聊考大断裂,东至广饶,全长290公里,市内长度约100公里。该断裂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冠县断裂,北自临清石槽,南至冠县梁堂,与冠广断裂相交,全长约60公里,其北端是临清凹陷与新集凸起的分界线,南端是临清凹陷与桑阿凸起的分界线。堂邑断裂,自莘县董杜庄向西北延伸,经过堂邑,至博平与聊考大断裂相交,全长约73公里,其南盘为下降盘。聊城断裂,其东北在聊城交于聊考大断裂,西南在莘县河店交于堂邑断裂,全长约40公里,是北盘为下降盘的断裂。茌平断裂,为东盘下降的断裂。其北自茌平王老,南至阳谷七级,全市约55公里。东阿断裂,位于市内最东部,是西盘下降的断裂。其北自东阿高集,南至阳谷张秋,全长约50公里。馆陶断裂,位于市内最西部,该断裂将北馆陶构造一分为二,使断裂带两侧孔店组地层与奥陶纪灰岩接触。马陵断裂呈北西走向,全长约15公里,北东为下降盘。该断裂带是临清凹陷与河南内黄隆起的分界线。
地层
自晚第三纪以来普遍接受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积,主要为黄河泛滥冲击物和洪积物,除东阿沿黄河一带不足50米高的10座孤山有古生界奥陶系灰岩出露处,其余均为新生界第四系所覆盖。第四系厚度一般为30~270米,以临清、莘县、高唐一带厚度较大。第四系包括全新统和更新统,更新统又分上、中、下更新统。全新统主要为冲积物和洪积物,沉积厚度7~25米,广泛分布于全市;更新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厚30~260米。第四系以下有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冠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奥陶系、寒武系,还有古生界变质岩等。
聊城“江北水城”是长江以北一座独具魅力的北方水城。聊城城市建成区43平方公里,湖河水域面积多达13平方公里,占整个城市建成区的1/3。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聊城市境内蜿蜒130多公里;马颊河、徒骇河、渭河、赵王河等市内主要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水系。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面总面积近5平方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穿越而过,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被誉为“江北水城”。
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0--2741.8小时之间,全市平均气温12.8--13.4℃,全年降水量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56--68%,无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风和偏南风。
土地资源
据1985年土壤普查统计,全市总面积为1297.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53.94万亩,占总面积的73.69%,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高于全省和全国。
土地利用
市内土地可利用面积大,开发利用率高。据1985年土壤普查统计,全市总面积1297.03万亩,利用土地面积1251.16万亩,占总面积的96.5%。其中,耕地953.94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76.2%;园林18.02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1.4%;林地27.7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2.1%;居民、工厂、机关用地153.6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11.9%;交通用地35.43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2.7%;水域42.44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4.8%。未利用土地45.87万亩,占总面积的3.5%,主要是沙荒和盐碱荒地。
土地生产力
据1985年土壤普查,按全国土地生产力分级标准,市内没有一级地;二级地有253.3万亩,占可利用土地总面积的24.2%;三级地478.2万亩,占45.5%四级地234.5l万亩,占22.3%;五级地84.19万亩,占8%。各县市之间有较大差异。二级地面积最多的是茌平78.65万亩,占全县面积的57.4%:三级地面积最多的是冠县102.22万亩,占总面积的69.3%,四级地面积最多的是阳谷59.47万亩,占总面积的37.8%;五级地面积最多的是阳谷29.76万亩,占总面积的18.99%;东阿县划出六级地0.88万亩,占全县面积的0.99%。
水资源
市内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东部和东南部沿黄河一带较多,西部和西北部高亢地区匮乏。
地表水资源
据全市14个代表雨量站1956~1996年实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6.7毫米,产水总量为48.7亿立方米。其中形成地表径流3.69亿立方米,通过各级河沟泄入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或被截留在河渠闸前,入渗补给地下水9.81亿立方米,其余大部分转化为土壤水,为自然蒸发所消耗。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黄河、金堤河、卫运河诸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66.22亿立方米,其中黄河349.58亿立方米,占沿境河道径流量的95.45%。其它入境水资源很少,徒骇河、马颊河多年平均径流量0.32亿立方米,仅在汛期入境。
地下水资源
市内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除淡水广泛分布外,还有微咸水与淡水相间分布,构成水化学垂直分带的咸——淡、淡——咸——淡及全淡型结构,淡水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3.1%。其中,适宜开发利用的浅层淡水占总面积的81.9%。中层和深层地下水亦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据全市1990年评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21.98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为219.74亿立方米,中深和深层地下水为2.24亿立方米,分别占98.9%和1.1%。在浅层地下水资源中,因补给困难,更新缓慢,不得轻易开采的净储量为206,40亿立方米,参与大自然循环,逐年更新综合补给量为13.34亿立方米。
水资源可利用量
根据市内水利工程设施、调蓄能力及地下水补给条件,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2.97亿立方米,其中当地水资源为7.72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0.26亿立方米,地下水7.46亿立方米),沿境河道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5.25亿立方米(国家每年分配引黄水量13.65亿立方米,金堤河、卫运河仅1.6亿立方米左右),其它徒骇河、马颊河等入境水,因以拦蓄力低,可利用量很少。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石灰石、饮用矿泉水和温泉水等。
煤 炭
阳谷——茌平煤田 沿黄河北呈西南东北展向,分布在莘县南端、阳谷大部、聊城东部、东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34’~116°30’,北纬35°54’~36°40’,面积2297.6平方公里,预测储量(E+F级)217亿吨。该矿田—1000米以浅煤层分布范围广,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煤质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被评为全国一般矿种重大突破项目之一。
聊城煤矿区 位于聊城市东部和茌平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31’57”~116。12125”,北纬36。5’38”~36·31`57”。该矿区为典型的华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矿区可采煤层8层,稳定可采煤层4层,大部可采煤层4层,局部可采煤层3层。按—1100米以浅煤层计算储量,C级3.44亿吨,D级9.42亿吨。
旦镇煤矿区 位于东阿县境北部高集乡旦镇一带。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该矿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太阳组,表土层厚度300米,总见煤厚度约一500米。共含煤14层,平均厚度6.85米。煤质为气煤、肥煤、天然焦、无烟煤等。探明此矿储量1.39亿吨。
冠县——堂邑煤炭预测区 该区沿马颊河呈西南东北向条带展布,位于冠县与莘县、聊城与冠县、临清与高唐交界区域,长92公里,宽5~16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含煤矿体为石炭二迭系沉积物,含煤7层,总厚度8.7米,见煤深度—1600~—2600米,预测储量14亿吨。
石油和天然气
据勘察,油、气储集地段分布在莘县、高唐大部,聊城、临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县东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区 该区位于东濮凹陷北沿,分布在莘县西南部古云、大张两乡,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约390平方公里,生油岩体厚度约700~800米。探明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厂设于此区,有生产油井330眼、天然气井2眼,年产原油100万吨左右,伴生气1亿立方米。
莘县凹陷生油区 位于徒骇河与马颊河之间,分布在莘县北部、聊城中部、茌平西部和高唐大部,呈带状展向,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生油岩体约4333亿立方米,顶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岩体厚度1389~1771米以上。
冠县凹陷生油区 位于马颊河以西,呈带状分布在冠县大部、临清中部和聊城市北端,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顶板埋深1688米,生油岩体厚度2000米左右,体积2117亿立方米。1989年胜利油田钻井队还在聊城市梁水镇梁闸村附近打出贾2号探井,在此井—2400米处发现7米厚油气层,在—2674~—2689米处发现15米厚的质地良好的油气层。
聊城市地处经济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557.5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0人。其中,少数民族38个,约有6.73万人。市境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55318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49亩。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26个乡、镇、办事处,6516个村委会。2001年末,全市企业单位1219个,事业单位1481个,机关单位1010个,全部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325020人。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市境发现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可见,古济水西岸是当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4次来聊,乾隆帝9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聊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旅游业成为新兴产业。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栏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地热资源尚待开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的4大编组站之一。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 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聊城信息港”是中国公众多媒体信息网的一部分,它与国外信息网相连,实现了与世界资源共享。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特别是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聊城经济发展迅速、百业俱兴。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39.4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1.9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8.66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9.5∶43.5∶2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312元。 工农业总产值573.47亿元。 实有耕地面积55318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84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01亿元,粮食产量423.87万吨,棉花产量8.47万吨,油料产量27.70万吨,水果产量34.99万吨,蔬菜产量743.66万吨,肉类总产量39.20万吨,禽蛋产量30.10万吨,大生畜年末存栏150.55万头,水产品产量39.0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53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2元。 全部工业总产值453.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3.40亿元。全市工业企业130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102个(国有工业企业53个),小型企业260个。国有工业企业87个、总产值965123万元,集体工业企业57个、总产值299471万元,股份合作工业企业12个、总产值114154万元,股份制工业企业84个、总产值1026504万元。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16个、总产值130033万元,中央工业企业1个、总产值9577万元,省属工业企业2个、总产值52438万元。 出口总额126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1%,进口总额4527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实际利用外资额36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公路客运量1779万人,公路货运量881万吨,电信业务总量12686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5218万元。
聊城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科学教育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城市环境整洁清新,是山东省卫生城市;接待条件日渐完善,拥有一批高档宾馆、酒店;陆路口岸、海关、商检等涉外机构健全。随着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市区集中供暖、供气、以及东昌湖和古运河、徒骇河等工程项目的相继建成,聊城的城市建设已经有了质的飞跃。随着4×60万千瓦山东中华聊城发电厂一期工程的完工,全部投产后,聊城将成为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江北水城”将以她独特的风韵,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编辑本段神话传说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对此,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聊城一带原是一片梧桐林,住着一对凤凰,统率着林中百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年发大水,东海一条恶龙来到此地,驱走了凤凰,使这一带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担。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他们自告奋勇,愿意承建。原来这两人就是被恶龙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建成了。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在建城中的功绩,便将该城起名为凤凰城。后来,东海恶龙又兴风作浪,企图摧毁新城。此时,王东、王昌即力战恶龙。恶龙逃往东海,扒出一条水道,引海水来灌城。为救凤凰城的百姓,王东、王昌兄弟二人钻入水下,用身子堵住了水道。人们为感谢两兄弟献身保城救众的高尚品德,便将凤凰城又改名叫东昌城。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境内地形较为平缓,除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10座剥蚀的残山外,皆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莘县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高唐县的东北部最低,海拔27.5米。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聊城改道泛滥,形成了高坡、洼地相间的微地形起伏地貌。
构造
全市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Ⅰ)的一部分,聊考断裂带又将全市分为2个二级构造单元,其西部为辽冀台向斜(Ⅱ1),东部为鲁西台背斜(Ⅱ2)。辽冀台向斜中有2个三级构造单元,即临清坳断区(Ⅲ1)和内黄隆断区(Ⅲ2);鲁西台背斜中有1个三级构造单元,即茌平坳断区(Ⅲ3)。其次,自西向东又分7个四级构造单元:馆陶凸起区(Ⅳ1)、临清凹陷区(Ⅳ2)、新集凸起区(Ⅳ3)、莘县凹陷区(Ⅳ4)、桑阿凸起区(Ⅳ5)、阳谷凸起区(Ⅳ6)、东阿凹陷区(Ⅳ7)。区内分布许多断裂,其走向一般呈北东向。较大的断裂为聊考大断裂,其次有冠广断裂、冠县断裂、堂邑断裂、聊城断裂、茌平断裂、东阿断裂、馆陶断裂、马陵断裂,另外还有许多小断裂。聊考断裂,北自茌平,南至河南兰考,全长270公里,市内长度110公里,是市内辽冀台向斜与鲁西台背斜的分界线,同时控制着市内第三系的发育及构造形态的发展。冠广断裂,西自冠县,穿过聊考大断裂,东至广饶,全长290公里,市内长度约100公里。该断裂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冠县断裂,北自临清石槽,南至冠县梁堂,与冠广断裂相交,全长约60公里,其北端是临清凹陷与新集凸起的分界线,南端是临清凹陷与桑阿凸起的分界线。堂邑断裂,自莘县董杜庄向西北延伸,经过堂邑,至博平与聊考大断裂相交,全长约73公里,其南盘为下降盘。聊城断裂,其东北在聊城交于聊考大断裂,西南在莘县河店交于堂邑断裂,全长约40公里,是北盘为下降盘的断裂。茌平断裂,为东盘下降的断裂。其北自茌平王老,南至阳谷七级,全市约55公里。东阿断裂,位于市内最东部,是西盘下降的断裂。其北自东阿高集,南至阳谷张秋,全长约50公里。馆陶断裂,位于市内最西部,该断裂将北馆陶构造一分为二,使断裂带两侧孔店组地层与奥陶纪灰岩接触。马陵断裂呈北西走向,全长约15公里,北东为下降盘。该断裂带是临清凹陷与河南内黄隆起的分界线。
地层
自晚第三纪以来普遍接受了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积,主要为黄河泛滥冲击物和洪积物,除东阿沿黄河一带不足50米高的10座孤山有古生界奥陶系灰岩出露处,其余均为新生界第四系所覆盖。第四系厚度一般为30~270米,以临清、莘县、高唐一带厚度较大。第四系包括全新统和更新统,更新统又分上、中、下更新统。全新统主要为冲积物和洪积物,沉积厚度7~25米,广泛分布于全市;更新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厚30~260米。第四系以下有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冠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孔店组;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奥陶系、寒武系,还有古生界变质岩等。
聊城“江北水城”是长江以北一座独具魅力的北方水城。聊城城市建成区43平方公里,湖河水域面积多达13平方公里,占整个城市建成区的1/3。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聊城市境内蜿蜒130多公里;马颊河、徒骇河、渭河、赵王河等市内主要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水系。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面总面积近5平方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穿越而过,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被誉为“江北水城”。
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0--2741.8小时之间,全市平均气温12.8--13.4℃,全年降水量为567.7--637.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56--68%,无霜期200天左右,多南风和偏南风。
土地资源
据1985年土壤普查统计,全市总面积为1297.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53.94万亩,占总面积的73.69%,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高于全省和全国。
土地利用
市内土地可利用面积大,开发利用率高。据1985年土壤普查统计,全市总面积1297.03万亩,利用土地面积1251.16万亩,占总面积的96.5%。其中,耕地953.94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76.2%;园林18.02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1.4%;林地27.7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2.1%;居民、工厂、机关用地153.6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11.9%;交通用地35.43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2.7%;水域42.44万亩,占利用地面积的4.8%。未利用土地45.87万亩,占总面积的3.5%,主要是沙荒和盐碱荒地。
土地生产力
据1985年土壤普查,按全国土地生产力分级标准,市内没有一级地;二级地有253.3万亩,占可利用土地总面积的24.2%;三级地478.2万亩,占45.5%四级地234.5l万亩,占22.3%;五级地84.19万亩,占8%。各县市之间有较大差异。二级地面积最多的是茌平78.65万亩,占全县面积的57.4%:三级地面积最多的是冠县102.22万亩,占总面积的69.3%,四级地面积最多的是阳谷59.47万亩,占总面积的37.8%;五级地面积最多的是阳谷29.76万亩,占总面积的18.99%;东阿县划出六级地0.88万亩,占全县面积的0.99%。
水资源
市内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东部和东南部沿黄河一带较多,西部和西北部高亢地区匮乏。
地表水资源
据全市14个代表雨量站1956~1996年实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6.7毫米,产水总量为48.7亿立方米。其中形成地表径流3.69亿立方米,通过各级河沟泄入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或被截留在河渠闸前,入渗补给地下水9.81亿立方米,其余大部分转化为土壤水,为自然蒸发所消耗。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黄河、金堤河、卫运河诸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66.22亿立方米,其中黄河349.58亿立方米,占沿境河道径流量的95.45%。其它入境水资源很少,徒骇河、马颊河多年平均径流量0.32亿立方米,仅在汛期入境。
地下水资源
市内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除淡水广泛分布外,还有微咸水与淡水相间分布,构成水化学垂直分带的咸——淡、淡——咸——淡及全淡型结构,淡水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3.1%。其中,适宜开发利用的浅层淡水占总面积的81.9%。中层和深层地下水亦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条件。据全市1990年评估,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21.98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为219.74亿立方米,中深和深层地下水为2.24亿立方米,分别占98.9%和1.1%。在浅层地下水资源中,因补给困难,更新缓慢,不得轻易开采的净储量为206,40亿立方米,参与大自然循环,逐年更新综合补给量为13.34亿立方米。
水资源可利用量
根据市内水利工程设施、调蓄能力及地下水补给条件,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2.97亿立方米,其中当地水资源为7.72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0.26亿立方米,地下水7.46亿立方米),沿境河道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5.25亿立方米(国家每年分配引黄水量13.65亿立方米,金堤河、卫运河仅1.6亿立方米左右),其它徒骇河、马颊河等入境水,因以拦蓄力低,可利用量很少。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膏、石灰石、饮用矿泉水和温泉水等。
煤 炭
阳谷——茌平煤田 沿黄河北呈西南东北展向,分布在莘县南端、阳谷大部、聊城东部、东阿西部及茌平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34’~116°30’,北纬35°54’~36°40’,面积2297.6平方公里,预测储量(E+F级)217亿吨。该矿田—1000米以浅煤层分布范围广,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煤质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被评为全国一般矿种重大突破项目之一。
聊城煤矿区 位于聊城市东部和茌平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5。31’57”~116。12125”,北纬36。5’38”~36·31`57”。该矿区为典型的华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矿区可采煤层8层,稳定可采煤层4层,大部可采煤层4层,局部可采煤层3层。按—1100米以浅煤层计算储量,C级3.44亿吨,D级9.42亿吨。
旦镇煤矿区 位于东阿县境北部高集乡旦镇一带。呈西南东北走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该矿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太阳组,表土层厚度300米,总见煤厚度约一500米。共含煤14层,平均厚度6.85米。煤质为气煤、肥煤、天然焦、无烟煤等。探明此矿储量1.39亿吨。
冠县——堂邑煤炭预测区 该区沿马颊河呈西南东北向条带展布,位于冠县与莘县、聊城与冠县、临清与高唐交界区域,长92公里,宽5~16公里,面积700平方公里。含煤矿体为石炭二迭系沉积物,含煤7层,总厚度8.7米,见煤深度—1600~—2600米,预测储量14亿吨。
石油和天然气
据勘察,油、气储集地段分布在莘县、高唐大部,聊城、临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县东部。
中原油田三部油区 该区位于东濮凹陷北沿,分布在莘县西南部古云、大张两乡,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约390平方公里,生油岩体厚度约700~800米。探明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厂设于此区,有生产油井330眼、天然气井2眼,年产原油100万吨左右,伴生气1亿立方米。
莘县凹陷生油区 位于徒骇河与马颊河之间,分布在莘县北部、聊城中部、茌平西部和高唐大部,呈带状展向,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生油岩体约4333亿立方米,顶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岩体厚度1389~1771米以上。
冠县凹陷生油区 位于马颊河以西,呈带状分布在冠县大部、临清中部和聊城市北端,南北长约7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顶板埋深1688米,生油岩体厚度2000米左右,体积2117亿立方米。1989年胜利油田钻井队还在聊城市梁水镇梁闸村附近打出贾2号探井,在此井—2400米处发现7米厚油气层,在—2674~—2689米处发现15米厚的质地良好的油气层。
展开全部
山东聊城是一个悠久地历史名城,其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制造(中通股份)运输(聊城交运)及八县市的地方经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聊城是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吧,大体上这样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主要靠比较落后的农业比如大棚和成不了大规模的小麦玉米种植和一直比较落后的工业,旅游业和别的地方比起来还真不值一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