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浅读杜甫诗《蜀相》 在杜甫的一生中,写过很多首关于三国时期诸葛诗篇孔明的诗篇,其中以《蜀相》最为感人肺腑,引起仁人志士的内心共鸣,成为不朽的名篇。本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唐王朝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年代,中原还沦陷在叛军手中。时值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诗人从华州弃官西走,辗转抵达成都。在好友严武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浣花溪处,构筑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的生活。同年,杜甫拜谒始建于晋代的武侯祠庙。面对年久失修,颓废破败的祠堂,诗人追念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和“联吴拒曹、三分天下”的赫赫功业,不由触景生情,热泪满襟,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以近乎口语化的设问设答方式,点明了武侯祠堂的位置和所处的环境。一个“寻”字,体现出诗人对这位“虽不同时、心灵相通”的先贤的内心景仰之情,为后面的赞颂和痛惜之辞,埋下了伏笔。“柏森森”三字,一为交代了祠堂所处环境的幽静,其二,又使武侯祠显得肃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以这三个字,引领第二联描写祠堂的荒僻景色。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描写走入祠堂后的所见景色:碧草幽寂,掩映着台阶,自呈春色;黄莺隔叶,婉转鸣啼,空有好音。“自”字和“空”字,用得极为精练传神。仇兆鳌说:“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却在言外。”(《杜诗详注》)试想,诗人看到春意盎然的景色,复见丞相祠庙中却如此寂寥,心中不免伤感,难道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将诸葛武侯遗忘了吗?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颈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以高度凝练、警策之笔,概括了诸葛孔明的一生。“频烦”,意思为多次的打扰,指刘备多次去隆中造访。“开济”,“开”,开创基业,指建立蜀汉王朝。“济”,匡济时危,指辅助刘禅继业。“三顾频烦天下计”,概括了孔明匡时济时的雄才大略,隐含了隆中决策、联吴抗曹、西取两川、三分天下的全部功绩。“两朝开济老臣心”,概括了孔明赤胆忠心,辅佐先主刘备开拓创业,后主刘禅济世守成的一片报国苦衷。这两句写既写得沉郁悲壮,又显得雄健有力,是老杜七律的风格。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慨叹诸葛孔明抗魏事业未能完成,因劳累过度而逝于军中,因而令千载以来,无数英雄都要热泪满襟。诗人联想到自己空负济世之才,报国之心,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不禁悲从中来。对于此联,明末王嗣奭在《杜臆》中说:“盖不止为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无命者,皆括于此,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为诸葛的旷世之才和不幸遭遇悲之,既而联想到自己,为自己的报国无门而哀,复又为自古以来赍志而殁的仁人之士扼腕痛惜,热泪沾襟。此联体现了杜甫仁物爱民的博爱胸襟,又将悼念蜀相的主题升华。 全诗从七律律法来看,起承转合,布局森严。首联问答起句,交代事由、引领下文;颔联写景,练字精练传神,写景中情景交融,引人深思。颈联笔锋回转,熔炼精警。尾联感慨抒怀,升华主题。后人言“工部七律,蕴藉最深,有余地,有余情,情中含景,景外含情,一咏三讽,味之不尽。”细读杜公七律诗,于我心有戚戚焉。
展开全部
杜甫号称"诗圣",乃诗国之圣人,恰似孔子、孟子,乃儒家之圣人.作为儒家薪火的传承者,杜甫用诗歌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刻而独特的诠释."仁"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贯穿于儒家思想体系的全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儒学就是仁学.由于孔子、孟子都没有对"仁"的具体内涵作明确界定,所以"仁"的内涵带有不确定性.本文认为,作为儒家"仁"思想的一位与众不同的传承者与发展者,杜甫正是用诗歌这种特殊形式诠释了"仁",从"治人之仁"、"为人之仁"、"待人之仁"这三个方面,对儒家思想核心--"仁"做出了生动而深刻的诠释,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诗化的"仁学"思想.在对"仁"进行诠释的过程中,杜甫所依据的诠释原则与孟子诠释《诗经》时所依据的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尽管杜甫对"仁"的诠释是一种带有时代和个体特征的选择性诠释与创造性诠释,已经不可能与孔子、孟子等儒家先贤对"仁"的诠释达成绝对的"视域融合",但杜甫的诠释在本质上仍是基于对孔、孟等儒家先贤人格与生平的深刻理解,是基于对儒家经典的创造性吸收和掌握,是基于崇高的"仁者"精神跨越了时空界限在灵魂层面上的共鸣与共勉,因此,经杜甫诠释的"仁"仍然深深地契合于儒家思想的本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