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女性服装在结构方式上产生哪些变化

 我来答
jessiejxh
高能答主

2015-06-21 ·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49.9万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5.1亿
展开全部
20世纪60年代“年轻风潮”当时西方社会极度不安,强制性地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从而也扭转了20世纪后半叶服装流行的方向。青年人纷纷效仿嬉皮士、摇滚歌手们怪诞的着装现象,引起了设计师的兴趣,从中得到设计的灵感。设计出更加青春的时装,抛弃了50年代的优雅和女性化,短而宽松,剪裁的非常平滑,色彩鲜艳,经常印有几何图案,大部分使用合成织物。这些中性化的服装掩盖了女性的曲线,露出部分小腿,使得成年妇女看起来像个小女孩。服装不再是一种舒适或保暖的需求,不再是一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丧失了精品的特征,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符号,一种情感表达的符号。
20世纪70年代,服装的样式变幻莫测,具有东方民族风韵的时装风格受到了西方的青睐,借此机会,巴黎这个时装之都毅然将森英惠、高田贤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几位来自日本的设计师推向了世界时装的大舞台。这些设计师打破西方服装传统格局,在时装中加入本民族的服饰因素,让东方民族风韵服饰更好的得以表现。充分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叉价值。从而使古老的欧洲国家继20世纪初期以来再一次刮起了强劲的东方文化之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