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斐波纳契数列。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1)+F(n-2)(n≥2,n∈N*)。
2=1+1。
3=1+2。
5=2+3。
8=3+5。
13=5+8。
a(n+1)=a(n-1)+a(n)。
扩展资料:
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偶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多1,每个奇数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少1。
如:第二项 1 的平方比它的前一项 1 和它的后一项 2 的积 2 少 1,第三项 2 的平方比它的前一项 1 和它的后一项 3 的积 3 多 1。
(注:奇数项和偶数项是指项数的奇偶,而并不是指数列的数字本身的奇偶,比如从数列第二项 1 开始数,第 4 项 5 是奇数,但它是偶数项,如果认为 5 是奇数项,那就误解题意,怎么都说不通)
是斐波纳契数列。
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1)+F(n-2)(n≥2,n∈N*)。
2=1+1。
3=1+2。
5=2+3。
8=3+5。
13=5+8。
a(n+1)=a(n-1)+a(n)。
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者
是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50年,籍贯是比萨。他被人称作“比萨的莱昂纳多”。1202年,他撰写了《算盘全书》(Liber Abacci)一书。
他是第一个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他的父亲被比萨的一家商业团体聘任为外交领事,派驻地点于阿尔及利亚地区,莱昂纳多因此得以在一个阿拉伯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他还曾在埃及、叙利亚、希腊、西西里和普罗旺斯等地研究数学。另外斐波纳契还在计算机C语言程序题中应用广泛。
2=1+1
3=1+2
5=2+3
8=3+5
13=5+8
a(n+1)=a(n-1)+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