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代表,委员应该怎样破解发展难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代表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 罗伟其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 马国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 郭传杰
今年两会召开前,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吕静锋给记者打电话。吕静锋列举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些现实难题。他希望记者能够把这些难题带到两会上,与代表委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代表委员,请他们回应吕静锋的担忧。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子在哪里
吕静锋:这些年在办学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目前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缺乏吸引力。好学生不愿上职校,家长不愿让孩子上职校,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有很深的偏见。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子在哪里?
罗伟其:政府要像抓经济一样抓职教
去年7月,深圳宝安职校不到30岁的年轻教师卓良福,申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并获得认定。深圳市政府将在5年内向他提供100万元的住房补贴。将如此高规格待遇给了一个年轻职校教师,在全国实属少见。此举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目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虽是事实,但却是可以改变的,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只是口头上重视,一到投入时就退缩。如果地方政府能拿出抓经济发展的劲头来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没有搞不好的道理。
郭传杰:应当加大职业教育师资建设
缺乏吸引力、得不到社会应有尊重的事业,是难有生命力的,更谈不上持续发展。我认为,政府部门除了在硬件投入上加大力度,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外,还应当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提供的数字显示,近5年来,我国中职学生激增64%,但教师只增加20%,有些学校的生师比高达33∶1。职教教师数量缺口大,水平不齐,适合职校要求、熟悉专业、长于实践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我建议,相应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职业教育。
马国湘: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依存度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子在于,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叫好不叫座”的状态。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依赖程度,加大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力。这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学校要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的症结何在
吕静锋:现在,职校校长与企业谈合作时,面对的常常是企业的冷淡。由于校企双方没有最佳的利益结合点,企业没有参与职业院校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的动力,校企深度合作困难重重。
罗伟其:政府政策支持,学校也要主动
应从两个方面看这个问题,一是职业学校要正确认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一味要求企业无偿支持职业教育不太现实。要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须靠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两年,深圳市宝安区政府支持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建“企业校区”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宝安区政府规定,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建“企业校区”,区财政按平均每生1万元的标准向企业核拨补偿经费。这一政策出来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企业老板主动找职校校长,要求共建“企业校区”。
二是职业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让企业感到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是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在这方面,东莞长安职校探索的“车间进校”做法就体现了这种思想。2007年,长安职校签约引进两家企业车间进入校园。企业车间进学校后,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进校车间的师资和设备情况,直接向企业下达教学任务,进校车间作为学校的一个教学单位,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做法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马国湘:应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
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开展的症结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行业协会。1998年,中央和地方调整政府部门所属中职学校管理体制,将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职能划转地方,大量职业学校因此与行业脱钩,多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撤并了原有的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因此被削弱。因此,我建议,在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强化行业组织的作用,成立全国性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机构。该机构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
职业学校应选择何种人才培养模式
吕静锋:现在,企业界有人对职业教育提出疑问:职业学校学生学历的完成应该在学校还是在企业?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不需要该怎么办?这个疑问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当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我想知道代表委员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罗伟其:鼓励职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应当鼓励职业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但前提是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的思想。2009年11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建立生产性实训校区,可以说是一种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与火炬职院一路之隔的中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的一个园区,企业入驻率骤降。学院与工业开发总公司协商共同成立了火炬职院生产性实训校区,由学院主导引进11家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有了这个实训校区后,学院的人才和技术资源直接参与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
马国湘: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要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列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和效果纳入职业院校评估指标体系,将创业带动的就业数字计入就业率考核或单独考核。要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可以“找饭碗”,而且可以“造饭碗”,不仅可以胜任技术岗位,还可以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和岗位转换的长远需要。同时,还应当合理确定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应根据国家的产业变化,建立动态的专业预警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 罗伟其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教社副理事长 马国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 郭传杰
今年两会召开前,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吕静锋给记者打电话。吕静锋列举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些现实难题。他希望记者能够把这些难题带到两会上,与代表委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代表委员,请他们回应吕静锋的担忧。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子在哪里
吕静锋:这些年在办学过程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目前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缺乏吸引力。好学生不愿上职校,家长不愿让孩子上职校,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有很深的偏见。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子在哪里?
罗伟其:政府要像抓经济一样抓职教
去年7月,深圳宝安职校不到30岁的年轻教师卓良福,申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并获得认定。深圳市政府将在5年内向他提供100万元的住房补贴。将如此高规格待遇给了一个年轻职校教师,在全国实属少见。此举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目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虽是事实,但却是可以改变的,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不能只是口头上重视,一到投入时就退缩。如果地方政府能拿出抓经济发展的劲头来办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没有搞不好的道理。
郭传杰:应当加大职业教育师资建设
缺乏吸引力、得不到社会应有尊重的事业,是难有生命力的,更谈不上持续发展。我认为,政府部门除了在硬件投入上加大力度,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外,还应当加强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提供的数字显示,近5年来,我国中职学生激增64%,但教师只增加20%,有些学校的生师比高达33∶1。职教教师数量缺口大,水平不齐,适合职校要求、熟悉专业、长于实践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我建议,相应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职业教育。
马国湘: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依存度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子在于,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叫好不叫座”的状态。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依赖程度,加大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力。这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学校要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的症结何在
吕静锋:现在,职校校长与企业谈合作时,面对的常常是企业的冷淡。由于校企双方没有最佳的利益结合点,企业没有参与职业院校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的动力,校企深度合作困难重重。
罗伟其:政府政策支持,学校也要主动
应从两个方面看这个问题,一是职业学校要正确认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一味要求企业无偿支持职业教育不太现实。要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必须靠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两年,深圳市宝安区政府支持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建“企业校区”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宝安区政府规定,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建“企业校区”,区财政按平均每生1万元的标准向企业核拨补偿经费。这一政策出来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企业老板主动找职校校长,要求共建“企业校区”。
二是职业学校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让企业感到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是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在这方面,东莞长安职校探索的“车间进校”做法就体现了这种思想。2007年,长安职校签约引进两家企业车间进入校园。企业车间进学校后,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进校车间的师资和设备情况,直接向企业下达教学任务,进校车间作为学校的一个教学单位,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做法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
马国湘:应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
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开展的症结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行业协会。1998年,中央和地方调整政府部门所属中职学校管理体制,将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职能划转地方,大量职业学校因此与行业脱钩,多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撤并了原有的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因此被削弱。因此,我建议,在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强化行业组织的作用,成立全国性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机构。该机构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
职业学校应选择何种人才培养模式
吕静锋:现在,企业界有人对职业教育提出疑问:职业学校学生学历的完成应该在学校还是在企业?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不需要该怎么办?这个疑问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当采用何种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我想知道代表委员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罗伟其:鼓励职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应当鼓励职业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但前提是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的思想。2009年11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建立生产性实训校区,可以说是一种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与火炬职院一路之隔的中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的一个园区,企业入驻率骤降。学院与工业开发总公司协商共同成立了火炬职院生产性实训校区,由学院主导引进11家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有了这个实训校区后,学院的人才和技术资源直接参与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
马国湘: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要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列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和效果纳入职业院校评估指标体系,将创业带动的就业数字计入就业率考核或单独考核。要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可以“找饭碗”,而且可以“造饭碗”,不仅可以胜任技术岗位,还可以适应产业升级换代和岗位转换的长远需要。同时,还应当合理确定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应根据国家的产业变化,建立动态的专业预警机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9450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贵阳山水情深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福州梦中仙子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呼和浩特草原之歌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