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闻的书法怎样有收藏价值吗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0-05-28
展开全部
黄太闻书法艺术漫谈(网文转载)
十年前,黄太闻便有了“岭南传奇艺术大师”这个称号,当然,同时也有许多其他美誉,这些美誉绝大多数都与黄太闻的传奇有关。而什么是黄太闻的传奇呢?有些朋友说这和黄太闻的读书、成长经历有关,比如黄太闻跳级考大学;从小学到大学当班干部;小学就开始撰卖对联等,这些经历都具有“英雄出少年”的传奇色彩。有些朋友说这传奇和黄太闻创新“新中国唱法”有关,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古为今用”的新唱法命名为“新中国唱法”,并付诸实践和推广,这是何等“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为天下先的传奇。有些朋友说黄太闻的传奇与黄太闻对诗词的研究和创新有关,作为70后,小小年纪,寄情于诗,寓教于诗,古体诗作品迄今达到上千首的人不多,况且黄太闻的诗大多一扫前人的“悲情苦恋”、“弃甲归田”风格,充满大善、大爱、大和、大美的真知灼见,具有积极的“劝世为善”是教育意义。更有朋友说,这“传奇”也许和黄太闻2009年创作40余首毛泽东诗词声乐作品,并到处巡演有关。在同学、亲人、朋友、同事当中,黄太闻不仅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且是一个有绝对传奇故事的人。以上朋友所说的“传奇”还远不是黄太闻当年被誉为艺术大师的“传奇”。笔者认为,黄太闻当年被大家誉为“岭南传奇艺术大师”当然与黄太闻以上的经历和成绩有关,但是真正震撼媒体、观众和朋友们的是黄太闻在书法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别创造”和“特殊气质”。
黄太闻在书法上面起步很早,“投入的时间并不亚于音乐”(黄太闻的话),自学成才,主要师法古人、前人,2000年后开始做“悬纸飞字”和“左写书法”的创新探索和实践,2007年将“悬纸飞字”书法表演搬上舞台,记得大概是2009年夏天,黄太闻在小洲村的河上悬纸飞字表演,还上了南方都市报和广州日报等媒体。2010、2011年创作的《中国龙图》500幅,并举办全国巡展,真正让黄太闻的“传奇”饮誉大江南北,名声不胫而走。毕竟,一个“龙”字500种不同的写法,前无古人,更不用说黄太闻的《龙图》,几乎每一幅都比门还要大,这种尺寸的大字,每一字如一图,古人和今人,几个写过呢?何以一个“传奇”了得呢?如果创作《龙图》500幅还不够格“传奇艺术大师”的话,请看“大屏幕”:
1、敢于给书协主席“上课”的人才配称“传奇艺术大师”。小小年纪在各地举办书法巡展,凭什么?30多岁被誉为“大师”,是什么来头?有什么背书?“来龙不如坐地狗”,在很多地方举办书法展压力山大,主要压力通常就是来自当地的书协和所谓的“权威”。曾记得,有一次黄太闻《龙图》全国巡展在某市隆重举行,有关部门领导和当地文联、书法家协会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书协主席某某就自由发言,带头公开对黄太闻“左写书法”(从左往右写)的作品进行批评和否定,还装作很虚心地向黄太闻请教样子。其他与会书法家大有群起而攻之的来头,当众“点评”黄太闻书法,还拿“岭南传奇艺术大师”这个节目单上的称呼“说事”。黄太闻便在开幕式上为当地书协主席和书法家们上了一堂中国书法5000年的书法历史和艺术品鉴课。首先,黄太闻请教书协主席和在座的书法家们“为什么古人从右往左写?”其次,黄太闻问所有书法家们,平时多少人用砚台研磨墨写字?多少人看的书还是从右往左编的?再次,黄太闻请教大家“书协是个什么东西?古代多少书法家是书协主席?”黄太闻以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题词,回答了所有人中国书法5000年艺术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并让在场的观众频频鼓掌喝彩,让现场气氛从火药味到香槟味转变。这需要才学、胆识,更需要扭转乾坤的语言艺术。
2、能给书法博士生导师“上课”的人才配称“传奇艺术大师”。早些年,黄太闻还是30出头,40未满的小伙子,对大家尊称的“大师”之名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但总在一些场合遭到“质疑”和嘲笑,因为黄太闻毕竟不是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的,也不是某个书法协会的专家,特别容易招惹所谓“业内专家”和“学术权威”。有一次黄太闻和某大学一书法博士生导师应邀担任书法比赛的评委,在点评现场,这位博士生导师主张淘汰某一参选作品,并指着这幅作品说“这写得像毛(此处省略两个字)的字一样,江湖味太重,毛的书法就缺乏临摹基础,都是胆大妄为之作,没有章法,无法无天。。。。。。”轮到黄太闻点评的时候,黄太闻却建议把那幅作品作为入选作品,并准备说出入选理由。然而黄太闻还没开始说,马上却遭到这位博士生导师的反对,他认为他是评委会主席,对大赛负责,吃饭时间已超过了,那边还有领导在等,建议黄太闻不要以自己的风格来选自己的风格。组委会成员连忙向哪位博士生导师介绍黄太闻是“传奇艺术大师”云云。听了介绍,这位博士生导师更来劲儿了,马上又把话头对准黄太闻,直接问黄太闻什么是“大师”。黄太闻不慌不忙地回答,仿佛给大家上了一堂课,黄太闻说,以前对“大师”称谓有各种定义,今天而言,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什么是“大师”,我的理解就是“比一般意义的老师还要有德行;比博士后的研究成果还要大;比教授还教授;比博士生导师还导师,这样的人才配称为大师,毛主席是大师之上的大师。他的书法不是没有临摹基础,用笔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没有章法,无法无天,而相反,研究过毛主席的书法艺术的人都知道,毛主席的书法非常有临摹基础,而且章法严谨有度,毛主席曾经创作过的作品当中,有若干前后两次创作,除了改动某字,其他笔迹和结构完全相同的作品,比如:《七律 长征》、《娄山关》等,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毛主席起码对自己的前一幅作品能做精准的临摹,那为什么毛主席一定要这样表达同一幅作品呢?是因为,从章法上来看,毛主席有熟稔于心的“兵法”。刚才的那幅参赛作品,优点就在于敢在历代书法家(包括毛主席)的基础上敢于创造,自由发挥,潇洒自如,而不作“像谁谁”、“某体”的字奴和抄书匠,贵在以古人为师做自己,,,,。
3、愿意用艺术来彰显国家和民族自信,关怀人类命运的人才配称“传奇艺术大师”。黄太闻把新中国时期形成的一种新唱法命名为“新中国唱法”,而不是“黄太闻唱法”。黄太闻在声乐教学中不反对学生演唱外国作品,但是他强调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唱好自己的母语作品,否则,唱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意思的作品,必定是自欺欺人,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欺骗观众。黄太闻为什么吃力不讨好地为中国古诗词(包括《诗经》)谱曲呢?为什么要创造性地创作《中国龙图》500幅呢?为什么创作了《中华百福图》,研究《中华福学》,又发起“全球传福计划”,这一切与黄太闻浓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博大的人类慈爱情怀有密切关系。读一首2016年黄太闻的《元旦抒怀》:
日月经天换新颜,驱虎骑龙舞翩跹。
祥国二百行盛典,善果三千硕华田。
万花续将从头艳,一代终已自此鲜。
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住世讲开篇。
再读一首2016年在家乡遂溪《百福分享会》时写的诗:
少小立志往四方,大成妙证爱无疆。
北岳倾潮今继往,南天纳气志蒸汤。
福生红土世同享,善举遂溪国共襄。
来人称我桑梓地,醒狮世界龙家乡。
据说,黄太闻创作《龙图》是响应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创作《中华百福图》是响应联合国将每年3月20日定为“全球幸福日”的号召;发起“全球传福计划”是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伟大倡议,这样的艺术家怎么不传奇呢?
4、“大师”是人民认可的,而不是哪个组织评选的,更不是自诩的。黄太闻从小就是一个非常令人有争议的人物,虽然黄太闻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当班干部,但是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有很多老师对黄太闻赞不绝口,同时也有部分老师对黄太闻“大有异词”,认为黄太闻不太守规矩。黄太闻在艺术上,当然也是因不太守规矩而让很多人持有异词,比如一直有些协会诚邀黄太闻填表申请加入,均被黄太闻婉言谢绝,以致迄今黄太闻还不是哪个艺术协会的会员,常让人诟病。有一次有人质问黄太闻:不是国协也不是省协的,怎么能称书法家和大师?黄太闻反过来问对方:王羲之、怀素、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王铎等属于哪个协会的呢?请问他们不加入哪个协会影响他们作为书法家存在吗?书法家和大师都不是协会或某个大学颁发评选的,而是人民群众认可。“历史是人民写的,”人民群众说你是啥就是啥?不要自诩。对黄太闻的成就持有微词的人,大多数对黄太闻的艺术成果和成长经历不了解,或者出于羡慕,妒忌,恨。但凡对黄太闻的诗词、音乐、书法(还有很多方面,但是不需要太多)有了解,知道黄太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均有深入研究和大量付出时,你肯定惊呼黄太闻的传奇大师之“传奇”所在。
今天我们谈黄太闻的书法艺术,当然除了聊黄太闻艺术的“传奇”,也要就“字”论字,就“书”论书,看看黄太闻书法有何“特别”,这也是黄太闻书法的价值所在,请看“大屏幕”:
黄太闻书法从作品的时间发展上来分析,已经经过了一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30岁前):人行我也行。这通常是成为书法家的“默认”评判标准。书法艺术水平在做纵向(与历史各个时期书法家)对比的同时,也要做横向(与同时代的书法家)比对,以“美”为核心和中心,以继承和创新为两翼,博取众家之长,成就自己之美(这里的“美”,不能换成“新”、“怪”)。黄太闻的书法都是一笔一划开始学的,都经历了大家要经历的手摩心追的阶段,像前面介绍过的“左写书法”,黄太闻除了“左写书法”,更能右写。你能桌上写,黄太闻能;你能地上写,黄太闻也能;你能墙上写,黄太闻也能。
第二个阶段(35岁前):人懂我更通。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书法鉴赏一定会,且一定要有比较。黄太闻书法不怕和同龄人比,也不怕和前辈们比。行内有句话说得好:书法功在书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书法不仅要笔法、章法,更要看书法家的个人修养和学识,懂书法不如懂书道,毕竟“法不如术,术不如道。”黄太闻书法的造诣在于黄太闻本人几乎是一位通才,琴、棋、诗、书、画不用说,而且在演、教、策划、公益等方面活跃有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造诣颇丰,还著述过《中华福学》,书如其人,刘熙载在《艺概 书概》曾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第三个阶段(40岁前):人无我还有。一个汉字“龙”有500种写法,毋庸置喙,这是破前人的一个记录,而且几乎每个字都与人同高,这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另外,黄太闻还以不同的字体创作一百种“福”图,把“福”的各种含义通过神形表现出来,尽管百福的篆体书法前人有过,但是,黄太闻的《福图》却融合了篆、楷、草、隶、行各种字体,并且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这可谓是黄太闻在“法”上面的突破和超越。而在术上,黄太闻探索并实践“悬纸飞字”,并把这种书法创作搬上舞台,现场表演,这更是一种技巧和形式上的突破。为了更容易理解黄太闻的书法创作,下面引用黄太闻的一首诗《冬日谈朱砂书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初一十五创福图,福友迎请随喜出。大象无极变简易,宏观有道行特殊。天生我才履圣命,物化奇术通灵枢。形下翰墨为书法,形上朱砂作法书。”
黄太闻书法因人传奇而传奇,早在20年前就已经广为社会各界收藏,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未来将越来越弥足珍贵。黄太闻书法目前还未被市场操盘手操控,只是为一些朋友和熟人所认识,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黄太闻的大多数诗词、音乐和书法作品还没正式发表;二是因为黄太闻主动谢绝了各种商业炒作;三主要是黄太闻在以往的作品上用了各种笔名落款,比如:红根、济公、山域村人、黄文、齐云和齐云居人,其中齐云居人较多。收藏在中国,方兴未艾,随着经济的转型,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助推力。而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人像马云说的一样,对于收藏,“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笔者认为,“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书法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谁的职位高,谁是学霸,谁是网红,而在于谁是“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代言,谁更有传奇的故事。
匿名用户
2015-10-05
展开全部
你好,
作为收藏品,它自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是承载历史、文化、艺术信息的商品,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以书画为例,齐白石的同一幅画,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现在,可达到30万元。至于古代的书画,经年累月,其涨幅就更大了。
  在现代社会,从事收藏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手段。相对较低的投入、和相对较高的产出,低风险、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在经济日渐繁荣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历史上靠收藏而成为巨富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明代中叶,因为江南经济的发达,涌现了一大批书画鉴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项元汴家族,王世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这些收藏家同时又是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收藏一方面推动着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收藏品不仅是财富、更是品位、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尤其是近年来众多企业参与收藏,充分展示现代企业的层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战中永远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
  收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果说,藏品之于内府,不过是众多国家财产中一部分而已;而对于私人收藏家来说,每一件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每一件藏品的各个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它的得与失、来与去、聚与散都与你息息相关。
  因此,说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的修养。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
(以上供你参考吧~希望能帮上点忙~~望你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uc藦兲鯩
2018-07-03 · 超过2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7万
展开全部
没有。他整天就知道吹牛逼,你就算收藏了未来他也不会成大师,也不会为他的作品带来更多附加价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