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小学生苗苗与季羡林的交流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记叙了作者苗苗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就读书的话题展开的对话,从中我们知道了要多读好书,学习不能偏科,还要学好各科文化知识,表现了季老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和深深的关爱之情。
季羡林是语言学家,有着学界泰斗之称。他对专业的研究绝非常人能及,因此这个称号是受得起的。他在书里举的语言学例子多为佛教相关,我不懂佛教,但从他的表达来看,他的佛教掺杂着他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其实也无可厚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他是文学家,我个人认为还够不上。文笔较粗劣,只是把自己的看法想法说明白罢了。散文更似口语表达,写法无新意。但胜在立意,他对很多事都有些独到的理解,譬如起名字、洋文化等。一个前辈的经验和感悟值得后人学习,不过对于中医什么的(我不是中医黑也不是中医粉)太自信也不可取。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个老人,国宝级学术泰斗,谦虚谨慎、不卑不亢、忧国忧民。登讲台时,由于下雨担心学生来的少,自己“魅力”也不够,劝组织的同学换个小教室,结果教室没换,学生塞了满教室,老人一时感动流泪;对待外国文化,认为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更呼吁广大青年学国学,继承祖先的智慧,中外文化融会贯通;有人问他最想说的话题是什么,季老说是环境,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要学会敬畏自然(其实讲这段令人感觉他是道家信徒),但现在环境破坏严重,自然亦对人类反击,他最担忧的是人不知悔改,依旧认定“人定胜天”。站在一个可以发声的地位,为钟爱的国学振臂高挥,季老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知至,知至意诚,意诚心正,心正身修,身修家齐,家齐国治,国治天下平,季老把自己的理想国治理的很好,这个角度讲,他是人生赢家了吧。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