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故乡亲人,月是故乡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故乡的人最亲,故乡的月亮最明亮。指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让人难以忘怀。此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引申而来,原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话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2、作品鉴赏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夜忆舍弟
还是觉得故乡的人更亲近,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这句话改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翻译过来也就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扩展资料
《月夜忆舍弟》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一个人出门在外,努力打拼。累了,苦了,没一个知心人安慰自己。这时终于想到,还是故乡的亲人好,至少可以说句话。一个人走在冷清的路上,呼吸着空气中的孤寂,抬头一看,月光浩洁,如果在家里,就会有更明亮的月亮了。躺在床上,看月亮就更美丽了。
参考资料: 乡土情结,思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