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结构的特征
如上所述,中国城市地域是由众多单位地域构成的,而单位既包括有提供工作场所的工业、商业等用地,又都附带有居住用地,因此,居住用地广泛分布且与其它城市用地相互混合是中国城市地域的一大特色。
中国城市中的居住区,自市中心区向外大致可分为旧居住区、单位居住区和新居住区3类。
旧居住区是以旧城区为主的市中心区居住地区。主要由行政机关、商业和服务业设施、一些街道工厂及其家属区组成。1949年以前建设的低层住房多,房屋配套设施差,建筑密度大,各种用地混合严重,居住环境差,并且人口密度大,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多,职、住接近上班方便,利用市中心区各种设施便利等为旧居住区的特点。一般说来,这里的居民对迁往郊区有抵触情绪。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旧城改建,旧居住区的景观和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居住用地的缩小和与之对应的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增加;其次是建筑的高层化和利用上的多功能化,即改建、新建后的中、高层建筑有的全部用于住宅,有的则为住宅和商业、服务业共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研究表明,旧居住区的人口密度在下降。但也有一些中等城市,旧城改造不是起了分散人口的作用,而是加速了人口向市中心区集聚。因此,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城市的旧居住区,经旧城改造后表现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居住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单位居住区是指1949年以后的30年间围绕旧城区、以单位的形式建设而成的居住地区。其特点是4~6层的中层住房多,配套设施较全,居住环境质量较旧居住区为好,绝大部分住房是工厂、行政机关、科研教育单位的住宅,就近上班者多。人口密度普遍较大。中层住宅区每平方公里2~3万人,高层住宅楼集中地区每平方公里高达5~6万人。
新居住区是80年代以后在建成区周围开发、建设的郊区居住地区,其最大特点是职、住分离性。中、高层住宅多,配套设施全,生活环境好,核心家庭多。其居住者有两种类型:①自己购房的高收入阶层,趋向于高级住宅及花园式住宅;②单位组织搬迁者,多住中、高层楼群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近年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解决中、低收入阶层和住房困难户的住宅为目的的康居工程加速了新居住区的发展。这些以小区成片改造、开发为主的住宅建设,增加了城市居住类型的多样性,促进着城市居住地域的分化,形成着独特的中国城市居住地域结构。 关于中国城市中心区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随近年许多城市要建设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呼声的提高,出现了关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西安市等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实证研究。这里以上海市的研究为基础,说明中国城市中心区的特征。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范围一般是指西藏中路以东至外滩、苏州河以南至金陵东路之间的区域,分属外滩、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和金陵东路4个街道辖区,总面积4.96平方公里。早在19世纪后期,上海中心商务区已初步成形。发展到本世纪30年代时,已经有以外滩为中心的金融为主的中心事务区和以今南京东路为中心的中心商业购物区。但是,从1937年到80年代初的40多年间。上海中心商务区处于发展停顿阶段,与国外大城市CBD的发展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进入80年代后,中心商务区又再次进入发展期。
根据严重敏等的研究,上海中心商务区的高层建筑比重不高,垂直利用有待调整和开发。中心商务区的主要3条街道de,外滩以六七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为主,南京路南北两侧以3层建筑为丰,而西藏路2层以下的建筑占一半(表101)。中心商务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基本上从建筑物的底层利用状况得到反映(表102)。也就是说,底层建筑的55%用于商业,而用于金融的只有2%,用于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占7%,用于旅馆业为5%,说明。七海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购物区的性格强,尚未形成金融业和办公业发达的中心事务区。这也是许多中国大城市中心区的共同特征。另外,建筑物的垂直利用特点是,低、中层以商业和居住为主,中、高层以办公和旅馆占优势。 中国城市中工业用地所占比例一般都较大,并且,许多城市里的工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工业用地有围绕市中心区向外扩展分布的特点。一般来说,中国城市地域中的工业区可划分为3个地带:①市中心区街坊工厂为主的旧工业地带;②包围旧城区由大、中型工业企、Ik构成的混合工业地带;③新兴的郊区工业地带。
旧工业地带中的街区工厂主要是服装和印刷业等典型的城市型工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用地紧张,运输困难。工厂和居住、行政等用地混杂在一起,工业对居民区的干扰大,环境污染严重。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退二进三”,部分工厂外迁或倒闭,工业用地大幅度下降,商业、服务业用地比例增大。广州市的研究表明,老城区及其周围的工业区的工厂数和职工人数比重呈负增长,城市工业由城区向边缘区和郊区扩散,工业郊区化趋势不仅加快,而且范围很大。因此,中国大城市中的旧城区工业地带正在逐渐消失。
混合工业地带指的是5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建设的、以国营大工厂单位群为主要形式的、包围旧城区的新建成区工业地带。尽管单位内都包括工厂以及住宅等设施,但由丁工厂占地大,工厂和住宅之间有一定距离,能明显看出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并且,在城市工业用地规划下,一般都有专门化分工不同的若干个工业区。例如,兰州市新建成区工业地带内分布有盐场堡医药、纺织和日用品生产工业区,西站石油机械、交通机械和纺织工业区,安宁电器、电子工业区,东岗机械、钢铁工业区,西固石油精炼、石油化工区等。另外,混合工业地带形成期及形成以后,其内部不断充填住宅楼,外部又建设新居住区,以致形成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包围和反包围的千层糕式空间结构。
郊区1:业地带是80年代以后新建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区。与前两个工业地带明显不同的特点是,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分离,其主要形式则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开发区。例如,有名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利用海淀区大学和科学院的高智力密集优势以及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促使科研成果产业化、产品化,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种成功的经验又很快辐射到中国的各大中城市,给城市工业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城市工业地带的扩展、更新和合理化。但是,多数郊区工业地带中没有统一的较为完善的生活居住条件和必要的商业、服务业及文化福利设施,职工生活主要依赖城区,导致了只有工业分散而没有人口分散、部分职工从城区向郊区通勤的现象。
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地结构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在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指导下,不重视发展商业、服务业以及设施网点的配置问题,导致城市商业用地比例极小,商业地域的形成及分化不明显。城市零售商业以国营百货店为主,主要布局在市中心部的传统商业区和各个区的中心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商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各种层次的商业中心逐步建立,形成着中国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地体系。
根据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研究,中国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地结构分为3级。
市级商业中心
第一级是市级商业中心。如北京市的王府井、前门和西单,上海市的南京路,广州市的中山五路等。市级商业中心一般都位于历史上形成的市中心部传统商业区内,其特点是商店数目多,经营商晶品种多,并且以高级、专门用品为主,特色店和名店多。这里行人流量大,比如上海市南京路平均每天的行人流量高达100万人次。这些市级商业中心经过旧城改建后,新建、扩建了一些超级购物中心,职能更加齐全化、高档化,加上交通便捷性的改善,吸引全市和大量域外的购买人口。 第三级是小区级商业中心。相当于邻里商业中心和一些大型单位内部的商业设施。主要职能是粮油、食品、果品、小百货、点心、医药、菜场、煤炭、烟酒、理发等,以及一些小修表店、服装店等,起着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购物的作用。其服务范围小,大致为一个居民小区,服务人口为5万人左右。
此外,在中国城市零售商业中不可忽视自由市场的存在。遍及全市域的各种类型的自由市场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蔬菜、果品等饮食类用品的重要购物去处。规模较大的集贸市场多设在小区级以及区级商业中心内,众多的小自由市场散布在居住区内及交通路口等处。
2023-07-25 广告